新浪旅游 > 正文
觀鳥活動起源于19世紀(jì)的歐洲,其實也沒有什么特別,就是一種專門針對鳥類的自然觀察活動,強調(diào)在不驚擾鳥類活動的情況下,對鳥類進(jìn)行觀察欣賞,觀鳥活動專業(yè)一些的接近于鳥類研究。
自打有了觀鳥的愛好,出外旅游又多帶了一樣?xùn)|西——望遠(yuǎn)鏡,走走停停通過小小的鏡頭去尋找和欣賞鳥兒們纖巧靈活的身影。
此次進(jìn)藏自然也不例外,觀鳥也是計劃好的一項活動。拉薩海拔3700多米,每到秋季,濕潤的河谷便吸引來數(shù)萬只候鳥在此越冬。黑頸鶴、赤麻鴨、斑頭雁是這里的常客,雅江中、水庫里,布滿它們的身影。
拉薩附近能觀鳥的地方甚多,我選擇了在貢嘎機場到拉薩的雅江路段。我一直很喜歡這段雅江的風(fēng)景,來來往往十幾次,幾乎都沒有在江邊停過,這次算是比較近距離的接觸了,這段雅江的風(fēng)景真的很不錯,很多地方很美,如果有大相機值得認(rèn)真的拍上一天,肯定可以拍出很不錯的照片。
早上,體委的達(dá)娃次仁開車接我,一路開到機場隧道路段,然后往回慢慢開,看到鳥兒聚集的地方我就下車,次仁把車開到前面等我,就這樣一路走走停停,邊走邊拍邊觀鳥,折騰了幾個小時,中午回到拉薩,一共記錄了十多種鳥類,主要是過冬的水鳥?上疫@個觀鳥的入門級人員,沒有帶圖冊,這么多的水鳥,也只認(rèn)得斑頭雁等幾種。紛飛的群鳥或安靜地匍匐在沙洲,或撲騰著集體起飛,盤旋在河面。當(dāng)大批鳥兒從水面騰飛時,它們踩水加速的聲音遙遙傳來,頗有一番氣勢。
西藏觀鳥有一個好處,因藏族大多信奉佛教,不殺生,所以這里的鳥類不大怕人,觀鳥者便可以大膽接近,近距離地觀察。
后來獲悉,今年冬天有幾千只黑頸鶴在拉薩東面的林周過冬,而林周離拉薩只有幾十公里,可惜我錯過了這番盛景。黑頸鶴是一種高原鳥類,被藏族人民稱為“神鳥”。它們70%生活在青藏高原,少部分冬天會到貴州的草海、云南的大山包、香格里拉等地方過冬。如果你一次能看到上千只,那在觀鳥界是值得驕傲的事情,可我就錯過了這么一次近在眼前的機會。
冬游拉薩觀鳥指南:
觀鳥地點:
第一、拉薩市區(qū)至機場的路上。
沿雅江一路都能看到大量在水中覓食的赤麻鴨和班頭雁。此線路整個白天都能觀賞,下午3點后的光線最適合拍攝。
第二、林周縣至虎頭山水庫25公里路上、林周縣往拉薩方向沿路30的路邊。
這條觀賞線路上要注意時間,它們基本都是晚上到虎頭山水庫分群過夜,早上9點左右陸續(xù)離開水庫,飛往林周縣附近的活動。天亮前到水庫邊的公路耐心等候的話,能看到它們整群起飛壯觀場景,和欣賞到它們早晨的大合唱。按這個冬天的觀測估算,水庫居住有黑頸鶴約800只、斑頭雁約1000只、赤麻鴨約500只。
林周線路最佳觀賞拍攝時間都在上午,下午兩點后,它們大多都到離開公路更遠(yuǎn)的地方去覓食。
最簡單的觀鳥地方是太陽島的快艇碼頭。要去很方便,但鳥的數(shù)量較少,下午2點后拍攝光線不理想 。
第三、拉魯濕地自然保護(hù)區(qū)
最好時分:每年12月至次年3月最佳,每天清晨6時至8時,下午4時至6時為最佳。
觀鳥姿態(tài):不要過分親近鳥;不要為滿足好奇心而對小鳥窮追不舍;如果見到鳥類筑巢、育雛,要盡快離去,以免鳥兒受驚棄巢而去。
拍攝技巧:先在較遠(yuǎn)處觀察,再一點點接近;當(dāng)鳥突然動或不動時,要停下來或后撤。
獨特鳥種:高原特有物種赤麻鴨、黑頸鶴、斑頭雁、鶴鷸、雪雀等眾多鳥類。
尋鳥秘訣:鶴鷸喜歡在路邊開紫花的草地上停留,可在10米開外駐足欣賞。
辯識要點:體形的大小與形狀,羽色及其所形成的模樣和停棲姿態(tài)、尾羽擺動方式、停飛方式等行為與習(xí)性。可隨身帶鳥類圖冊對比辨識。
安全事項:請著素色衣物和防滑鞋,注意保暖、保濕,隨身攜帶簡便醫(yī)療用品。
文/夢回西藏 圖/劉永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