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照寺早期叫“金花廟”,供奉的是鎣華祖師,是由一座家族棄祠改建而成的貧窮小廟,“無食以養(yǎng)僧,無房以妥神”。就是這樣一個小小的窮廟子,卻在乾隆三十年以后,突然大興土木,廣置田產(chǎn),到道光二十九年前后,經(jīng)百余年間的連續(xù)擴建,普照寺一躍成為川西四大叢林之一,遠近聞名。據(jù)估算,這段時間普照寺修建費用在萬兩金銀以上,而普照寺碑文載:未受捐施,不假募助。那么,這巨大的耗資從何而來呢?這便是令后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普照寺突然興旺之謎。
成都民間曾經(jīng)流傳過一首民謠:“石牛對石鼓,銀子萬萬五!边@首民謠隱藏著一個巨大的歷史之謎。傳說明末張獻忠起義,推翻了明朝在四川的統(tǒng)治,建立了自己的農(nóng)民政權“大西國”。后來清兵入關,四川境內(nèi)發(fā)生連年混戰(zhàn),張獻忠不得不退出成都,“大西國”被吳三桂滅亡。民謠就是說的張獻忠兵敗退出成都時,把“大西國”的金銀財寶秘藏起來,為了將來能找到所藏之寶,不至于因年代久遠而迷失,便設計了石牛和石鼓作藏寶記號,誰發(fā)現(xiàn)了石牛石鼓,就有可能找到“大西國”的神秘寶藏。
因此,圍繞藏寶之謎,就有許多傳說和猜想。有說財寶埋在錦江河底的,也有說寶藏隨船沉入岷江的,也有認為張獻忠的財寶埋在青城山的,等等。直到20世紀90年代初,成都還掀起過尋寶熱,甚至有人還拿出了藏寶圖,一時間許多人躍躍欲試,要成立尋寶機構。其實尋找張獻忠寶藏已非一日之事,也話自大西國滅亡以后,民間就有人開始尋寶,在抗日戰(zhàn)爭期間,成都就成立過錦江淘銀公司,在九眼橋下大張旗鼓地淘銀,經(jīng)過一年多努力,果然在河底淘出一只石牛,一只石鼓,著實讓人們興奮不已,證明民謠傳說不假。但繼續(xù)淘下去,卻見不到寶藏影子。淘銀行動不了了之。
要弄清張獻忠藏寶的秘密,首先要知道張獻忠究竟有沒有可藏之寶。傳說大西國成立之初,張獻忠把他在戰(zhàn)爭中獲得的奇珍異寶,特別是明成都皇室成員寶庫中的金銀財寶,在皇城舉辦斗寶大會,24間房子擺滿奇珍異寶、金器銀錠。其目的一方面為了展示皇親國戚、富紳劣商的奢靡;另一方面炫耀他的富有。但這卻引起了世人的關注,待到大西國滅亡,誰都想得到這筆財寶。據(jù)傳大西軍兵敗成都時,十余艘大船從新津出發(fā),沿岷江順流而下,在彭山境內(nèi)就被清軍預先埋設的鐵鏈攔住。大西國押運船只的兵將眼看敵不住清軍的圍攻,于是鑿沉船只,棄船登岸逃走。清軍早就知道張獻忠有大量金銀想要從成都運走,以為截獲了運寶船隊,欣喜若狂地登上還未完全沉沒的一些大船,才發(fā)現(xiàn)船中裝載著石塊。
自從張獻忠的寶藏隨著大西國的滅亡消失以后,寶藏之謎就困擾著一代又一代關注這件事的每一個人。特別是成都和新津都先后發(fā)現(xiàn)數(shù)量不小的大西國“大順通寶”錢幣和銀錠,更使尋寶人相信張獻忠那24間大屋展示過的財寶就藏在成都或成都周邊,其中關于青城山藏寶之事,更有許多奇聞和謎案。
寧靜的林蔭道上,偶遇溫文儒雅的教授,碰撞風采飛揚的青春,恍若與世隔絕... |
酒店是很多電影的重要場景,通常男女主角在里面發(fā)生最浪漫的故事,或者成為兇殺懸疑電影的重要證據(jù)場所... |
|||
墨爾本,是個奇妙的地方:一邊依偎著蔚藍的大海,一邊枕靠著滄桑的巖石;懸崖峭壁之間可以開辟出世界上最美麗的公路... |
空姐,很多人認為是一份即輕松又令人羨慕的職業(yè)。其實空姐的工作卻是非常辛苦的。例如,遇到挑剔的乘客時,也必須要保持微笑等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