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在洗菜
“鍋底洼”承載豐厚人文底蘊
從黃塔頂上俯瞰嶺下村,村落恰似“鍋底洼”。因為地形特殊,這個村至今只有一條“出路”。解放前,因為嶺下村地理位置特殊,許多革命力量集結(jié)于此,村子成為宜興南部山區(qū)的革命根據(jù)地,并被譽為山坳里的“小莫斯科”。截至目前,嶺下村仍有6位于解放前加入黨組織的老黨員健在。前不久,當?shù)卣贫碎_發(fā)嶺下村紅色旅游景點的規(guī)劃,村里的老黨員、老革命對此滿懷憧憬。
盧姓是嶺下村的大姓。明末將領、兵部尚書盧象升的故里就在嶺下村,他幼時在張渚讀書,他家的祖墳就在嶺下村里的前團山上。上世紀末,村里的盧仲郇老人憑著淵博的學識,在嶺下村及其周圍山區(qū)調(diào)查、取證、挖掘,先后發(fā)現(xiàn)了近五十塊碑刻、十多部名人姓氏家譜。其中,被南京博物院收藏的有盧象升墓志銘及進士印、周處家譜、瞿秋白家譜以及徐閣老、堵允錫、董其昌等人的古跡遺物,有的文物研究價值高,在國內(nèi)文物考古界引起過震動。
在嶺下村后山腰,有處常年不干涸的石坑叫作“潛泉水塘”,上山勞作的嶺下人常在此歇息。宜興《張渚鎮(zhèn)志》記載,這與兩漢末年亡命天涯的漢皇子劉秀有關。
嶺下村有個地名叫官地村,位于嶺下廟山腳下。古時常州、湖州兩地官員為貢茶生產(chǎn)每年要進行接洽,并對進貢的茶葉進行評比,評茶地點就在嶺下村的官地房舍內(nèi)。
(來自:北漂的博客)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