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下人與青竹
與人比鄰而居的生靈
嶺下村生態(tài)環(huán)境好,常有刺猬、野豬、野山羊、野山雞等出沒。嶺下住人,山上則是野生動物的家園。
78歲的蔣福金年輕時是嶺下好獵手。在積雪的冬天,他帶著狗上山捕野山羊,一個冬季能收獲20多張山羊皮。他回憶過去捕獵的情景時,流露出對昔日時光的留戀。那時候,他與獵狗踏著積雪上山。獵狗在山腰間常常停下,抬頭迎風嗅狀,然后徑直撲向目標。等到距離野山羊兩三米遠時,獵狗后腿一蹬,縱身躍起咬住野山羊的屁股,控制目標后迅速緊咬野山羊的咽喉,待獵人上前收獲。如今野山羊沒有過去多了,但村民還是常常能看到它們的身影。這些年來,嶺下人家的獵槍被警方收繳,野生動物又多起來。春筍破土而出之際,嶺下人總是起早帶晚到各自的承包山林巡邏,發(fā)現(xiàn)野豬蹤影即扯開嗓子喊叫,以此退敵。在嶺下人眼里,野豬并非十惡不赦。人們在勞作之際偶爾與野豬照面,場景也是令人愉悅的。
80歲只能算“小老兒”
72歲的蔣順榮每天扎20把竹掃帚,他是竹制品加工的好把式,26歲就開始扎掃帚了。78歲的陸其青常年在村里收購筍殼,家里的子女都得力了,可他始終閑不住。將上百斤重的筍殼裝車運出時,他在后生面前從不示弱。在嶺下,年逾古稀的他們算不得高齡老人。目前,兩千多人口的嶺下村有80歲以上的健康老人兩百五十多名,這個自然村成了遠近聞名的長壽村。村里年齡最大的超過了百歲,所以,80歲的老人在這里只能算“小老兒”。
老年人是嶺下村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嶺下,老人們是《村規(guī)民約》的忠實捍衛(wèi)者,一旦村里發(fā)生鄰里糾紛,年長的“老娘舅”們鐵面無私,參與調(diào)解不留情面。村部的老年活動室是全村老人最愛去的地方,活動內(nèi)容豐富多彩,誰家老人外出了,到這里準能找著。
嶺下人長壽似乎沒有秘訣可言。曾擔任過村黨支部書記的蔣鳳林老人常年在自留地里種蔬菜,他家蔬菜自給自足。在嶺下村,高齡老人堅持勞動生產(chǎn)的不在少數(shù)。與其他村莊不同,嶺下農(nóng)戶家家鋪設(shè)了飲用水管道,但水龍頭里放出來的都是泉水而非自來水。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wù)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