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鈐陽湖景區(qū)http://tour.sina.com.cn 2008年08月27日19:01 新浪旅游
鈐陽湖景區(qū)位于舞龍湖上游,是一個典型的內(nèi)陸平湖,煙波浩淼,水天一色。它以人文勝跡見長,充分體現(xiàn)了仙女湖的“古色”。 1、洪陽洞: 洪陽洞位于鈐陽湖西北岸的袁嶺山腰,屬喀斯特溶巖地貌。相傳東晉著名道學家葛洪、婁陽二人 曾在這里煉丹,所以集合兩人之名,叫洪陽洞。又由于此洞距離介橋嚴家只有數(shù)里,明朝首輔(宰相)嚴嵩小時候曾有洞中讀書,所以又叫嚴嵩洞。到現(xiàn)在民間還流傳著“狐仙伴讀”,“吞食夜明珠”的神話故事,又稱之為狐仙洞。根據(jù)《分宜縣志》記載:此洞“有石室十七,石穴七十二”,綿延十余里,分為東西二部分。東部高大寬敞,西段幽暗深邃。洞內(nèi)怪石壁立,鐘乳嶙峋,琳瑯滿目,儀態(tài)萬千!過去有人進到第七十二間洞時,聽見洞外昌山渡傳來的篙聲。洞口迎面石壁上刻有“洪陽古洞天”五個古樸蒼勁的大字,兩邊刻有前人留下的游記詩文。洞口原來塑造了葛洪、婁陽二人的神像。東側(cè)向頂部傾斜的石榻上有一個凹陷如雞心的池子,旁邊橫躺著一塊象鍋灶的黑石,據(jù)說這就是葛洪、婁陽煉丹的丹池丹灶。如果將手伸到丹池丹灶的上面,還可以感覺到一股上沖、騰發(fā)的熱氣,相傳這就是當年煉丹后尚未散盡的余熱。 洪陽洞共有十二個自然段,有“嘯虎”、“蹲獅”、“擎天柱”、“通天竅”、“流云托月”、“壺里乾坤”、“云海懸鐘”、“翠屏迭嶂”、“南田北土”……等百余種自然景觀。歷代文人騷客紛紛慕名而來,賦文題記,吟詩作畫。南宋理學大師朱熹曾作詩說:“人道歸去未足夸,洪陽石乳更 ;連環(huán)入夢難紆軫,回首西風又日斜”。此外,洪陽洞還存有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1984年5月4日,這里被列為新余市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由此可見,洪陽洞不僅是清涼幽雅的觀光勝地,也是新余先民們最早的生息之所! 在袁嶺東面的山腰上,洪陽洞200米處,還有一個小洪陽洞。這兩洞已清挖連通。在洪陽洞洞頂80米處,最近又發(fā)現(xiàn)了一個小洞。這個小洞是否與大洞相通,還要經(jīng)過一番實地勘測,F(xiàn)在,洪陽洞內(nèi)道路井然,燈火通通明,游人如織,成為仙女湖一處不可多得的旅游勝地。
【發(fā)表評論 】
精彩旅游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