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韓航空公司安全記錄http://tour.sina.com.cn 2008年09月03日18:07 新浪旅游
曾經(jīng)備受爭議的安全記錄 1990年代,大韓航空的飛行安全紀錄倍受矚目。1999年在倫敦斯坦斯泰德機場(Stansted Airport)嚴重墜機事故發(fā)生后,大韓航空被指責為“航空界安全記錄最差的航空公司之一”。頻繁的飛行事故,導致1990年代末期加拿大航空(Air Canada)、法國航空(Air France)、達美航空(Delta Airlines)中止與大韓航空實行“代碼共享計劃”。美國國防部也多次將大韓航空公司列入黑名單,并力勸部門工作人員盡可能避免乘坐大韓航空的班機。輿論批評的矛頭多指向大韓航空高層管理人員的非專業(yè)化,人事提拔多靠人際關系而非嚴格的考核制度。大韓航空的始創(chuàng)人之一趙亮鎬(Cho Yangho)面臨強大的批評壓力之下。 導致大韓航空飛行安全問題的另一個因素是有著韓國傳統(tǒng)文化的駕駛艙等級制度。由于飛行員大多是由退役空軍機師擔任,因此,軍隊內(nèi)階級觀念制度也被帶到航空公司內(nèi)。年輕的飛行員不允許對資深的飛行員的決定提出任何異議,即使是犯錯也不可提出指正。1991年6月13日的迫降事件便是由這一制度所引致。事后調(diào)查顯示,副機長曾經(jīng)拒絕切斷機艙內(nèi)的警報器,然而機長卻強制命令他執(zhí)行。澳洲民用航空調(diào)查委員會主席米克托勒把這種等級制度描繪成“具有亞洲(基本上是指韓國)特色的權威等級”,在飛機上,沒有任何人敢和機長進行辯論。
【發(fā)表評論 】
更多關于 韓國 大韓航空 的新聞
精彩旅游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