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旅游 > 日本 > 正文
八國集團首腦會議在日本北海道召開,其中有個重要的活動就是參觀日本的國寶———土偶。土偶對很多人來說并不熟悉,它其實是出土的距今久遠的夸張人像,類似于中國出土的土俑,它在日本還有不少好聽的名字。
日本的“維納斯”
土偶在日本十分名貴,被列為日本的“國寶”。它們雖然只是“土人”,但看上去憨態(tài)可掬,且女性特征突出,所以有“維納斯”的美名。日本人對土偶情有獨鐘,各地出土的土偶形象不一,各有特色,所以也有很多好聽的名字。除了“繩文維納斯”(此土偶被認為屬于繩文時代,即日本石器時代后期)之外,還有“假面女神”、“遮光器土偶”(戴護目鏡的土偶)、“心形土偶”等。人們從這些名字上就可以判斷出土的大致時間、地點和特征等。
遮光器土偶外觀很像古代日本東北地區(qū)的神的形象,眼睛所戴的護目鏡據(jù)說可以隨光線伸縮,嘴上有過濾器,耳朵還有接收器,腦后四方形的裝置很像天線,因此有不少人認為,土偶很有可能是到過日本的一種外星機器人,也有商家把想象的外星人玩偶做成土偶的形狀。
制造技術(shù)高于現(xiàn)在
據(jù)介紹,土偶模仿人形,主要是為了表現(xiàn)精靈或者神靈。土偶造型有點像現(xiàn)代藝術(shù)品,女性特征突出,人們由此推斷土偶是當時的人們祈禱豐收和多產(chǎn)后代的產(chǎn)物。但大多數(shù)出土的土偶都是缺胳膊少腿的,完整的極為少見。因此也有專家推論,這些土偶是作為人的替身被埋藏起來,意為讓土偶代替人類生病換取人自身的健康。還有一種說法認為,土偶多突出女性特征,所以又是生命誕生神秘性的體現(xiàn),也代表了人們通過新生命的誕生而渴求人類永存的愿望。為此,也有人將土偶稱為“生命的造型”。
日本的科學(xué)家研究發(fā)現(xiàn),土偶的制造是在八九百度的高溫下連燒幾十個小時燒成的,其硬度非常高,這種制作工藝甚至比現(xiàn)在某些技術(shù)還要高明。
建筑中的裝飾品
在日本,一些建筑中有土偶的形象。青森縣的一個電車站就用一具巨大的土偶作為裝飾,讓人一見難忘。因為這個車站的附近是土偶出土的地方,所以為了紀念這個歷史遺跡,車站便采用了土偶作為裝飾,并以此突出車站的特色。土偶作為日本人最古老的信仰象征,也讓很多日本人為之著迷,很多人喜歡開展探訪土偶之旅,也有人愛把土偶的觀感寫在網(wǎng)絡(luò)上。土偶誕生在遠古時代,也成了現(xiàn)代日本人尋找祖先蹤影的一個寄托。
日本土偶將在八國峰會主會場上亮相展出。日本媒體說,土偶是日本人與自然共生時代的產(chǎn)物,又與本次峰會所提倡的保護環(huán)境相符合。
在土偶展出的會場,有專人把守,而且從安全上考慮,運送土偶的途徑屬于特別國家機密。為此,《朝日新聞》稱小小的土偶享受的是世界上的“超級待遇”,比來自各國的首腦還要風光。
(孫秀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