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大廚帶你‘逛’南極”
記得第一次采訪王寧,是去年的11月份,作為華西醫(yī)院的“老廚子”,他開通了個人的新浪微博。昨日在華西醫(yī)院中央食堂的三樓辦公室里再見王寧,便是在聽他講述“中年派奇幻之旅”——21天的南極游記。3月19日,做菜20多年的王寧在微博里分享了在中國南極長城站的合影,“暴露”了行蹤:一個月前,他跟隨一支考察隊,造訪南極。前往南極的美景是夢幻的,經(jīng)歷是傳奇的:穿越了“死亡走廊”德雷克海峽;親嘗了5000年歷史的古董冰;親密接觸成群的企鵝;偶遇藍鯨一家三口……
“跟做夢一樣!50歲的王寧說,如果不是那一張張記錄南極生活點滴的照片,他至今還會覺得這一切都只是夢境....。。
講述
·南極之旅
2月22日,王寧從成都出發(fā),前往重慶,飛抵多哈后,乘20多個小時飛機抵達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之后輾轉(zhuǎn)世界最南的城市烏斯懷亞,在那里等待破冰船,前往南極……
驚險 穿越魔鬼海峽 浪花騰起四層樓高
前往南極的途中,一切都很順利,天藍海藍,美得驚艷。但是,經(jīng)過德雷克海峽時,出現(xiàn)一些小波折。
德雷克海峽是前往南極的必經(jīng)之路,位于太平洋與大西洋交匯處,以其狂濤巨浪聞名于世,一年365天,風力都在八級以上,素有“風暴走廊”“魔鬼海峽”之稱,歷史上,無數(shù)艘探險船曾葬身于此,也因此被稱為“死亡走廊”。
王寧乘坐的破冰船接近萬噸,可當大浪涌起,船身仍像飄搖的落葉般,不自覺地震顫。“浪真的很大,有人開始暈船!蓖鯇幍姆块g在船的四樓,一天下午,正在窗邊喝茶的他看著遠處一個海浪涌起,然后漸漸抬高,立起一道巨幅水墻,浪花翻騰,最高處,海平面竟與四樓平齊。
震撼 冰川間航行 品嘗5000年古董冰
“看,冰川!”人們興奮的聲音傳來,掌聲、口哨聲、歡呼聲,連成一片,“南極,我們到了!”
大大小小的冰川,星羅棋布,如冰山廣場,有的龐大如球場,有的精細如雕塑;乘坐沖鋒艇行駛其間,仿佛在海上的銀河穿梭。
正值南極的夏季,冰雪融化,冰川倒塌,身邊不時傳來冰山斷裂的轟隆聲,“回頭一看,多大一塊冰就咔嚓一聲掉到海里!
在南極,浮冰就像衛(wèi)兵,守護著這片海域,與普通的冰塊不同,上面覆蓋著無數(shù)個規(guī)則的六邊形,晶瑩剔透。它們有的在這里靜靜躺了數(shù)千年,有的是剛從冰川上“卸職”,成為新兵。“科學家說,這種冰至少有5000年的歷史,是古董冰!比藗冮_始與這古董冰合影,或者是輕輕舔上一口,感受穿越了幾千年的風霜雨露。
奇妙 企鵝輕啄隊員腿 海獅翻著肚皮曬太陽
每次在電視上看到憨態(tài)可掬的企鵝,王寧總?cè)滩蛔《嗫瓷蠋籽,當企鵝真切出現(xiàn)在他面前時,他還是被這可愛的小生物萌翻了。
南極的夏季,是企鵝們換毛的季節(jié),等羽毛長好,它們才會重新下水。當看到數(shù)百只企鵝站在巖石上,腆著肚子,張開兩只像翅膀一樣的鰭狀前肢,微張著眼睛曬太陽。這些企鵝一點都不怕人,隊員們工作,它們就在周圍大搖大擺地走來走去,不時還用尖尖的嘴巴,啄一啄隊員的腿,一副主人翁姿態(tài)。當一只企鵝被凹凸不平的巖石卡到腳,扇著前肢,發(fā)出“嗷嗷”的叫聲,它的伙伴就站在它頭上的巖石上,也著急地叫著,“一唱一和,太逗愛了!
而在對面的一座浮冰上,剛飽餐了一頓的海獅,懶洋洋地躺在上面,翻著肚皮,愜意地曬著太陽。
講述
·南極工作
在南極做川菜,感覺很不同
此次南極之行,“王大廚”可不是玩的,“我負責船上的川菜料理!弊霾20多年,可謂廚藝界老江湖,但在南極做菜,對大廚而言,是徹頭徹尾的第一次。
出于廚師的天性,無論走到哪里,王寧總不忘參觀對方的廚房,即使造訪長城站,也不忘去它的廚房瞧上一眼。
不同于陸地做飯,船上沒有天然氣,只能用電烹飪,所有的食材都放在冷凍庫里進行冷藏,“每天要用哪樣食材,必須提前一天給倉庫管理員打好招呼,他們提前拿出來解凍。”
在大海里航行,廚房也難免顛簸,因此,船內(nèi)廚房的用具,都是用鐵架進行固定,“為了保持平衡,我們在船上走路,必須走之字形的!
感動鏡頭>>>
鏡頭一
邂逅藍鯨一家三口
“在前方9點鐘的方向發(fā)現(xiàn)有藍鯨。”一天下午,船上的廣播突然傳來聲音,人們興奮地奔向夾板,只見海上3個巨大的身影起起伏伏,在海內(nèi)翻滾,時而露出巨大的腦袋,隨著一聲巨響,幾米高的水柱猛地噴出,在空出形成一團水霧。引來人們尖叫聲一片。人們紛紛猜測,這一定是藍鯨的一家三口在海域里嬉戲。
隨同的一位來自北京的海洋學家興奮地說,藍鯨是已知的地球上生存過的體積最大的動物,南極考察,他幾乎每年都會來一次,但親眼目睹藍鯨,卻是第一次,“能見到它們,真的幸運!
鏡頭二
世界最南端的明信片
除了照片,王寧還從南極帶回來了幾張珍貴的明信片。
“那是兩棟用紅黑兩種顏色的鐵皮建在巖石上的平房,里面就住了一對夫妻,提供明信片服務(wù)。”王寧回憶說,那里曾經(jīng)是英國的一個工作站,自從廢棄之后,便成為了一個類似郵政所的地方,“他們像是那個地方的守望者。”
船來船往,考察隊員一批又一批,他們總?cè)滩蛔≡谶@里駐足停留,買上一兩張明信片,王寧說,他不清楚這里來過了多少人,這對夫妻在這里多久,也不知道他們是否終年都駐守在這個地方,他唯一能肯定的是,他們一定非常熱愛南極……
南極感悟>>>
除了腳印,什么都別留下
除了回憶,什么都別帶走
“登島或者上岸前,我們都要進行衣物鞋子的清洗和消毒!蓖鯇幷J真地說,考察隊員要盡量減少對南極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和破壞,除了不帶來任何有影響的動植物,也不帶走這里的任何物品,“哪怕一顆小石子!
為了減少對島上環(huán)境的影響,登島人數(shù)也要做出限制,“一般都是分批上去!蓖鯇巹忧榈卣f,用眼睛記錄美景,用雙腳丈量土地,不過分打擾,便是對南極最大的熱愛與尊重。
天府早報記者毛逸(本版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wù)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