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常在好萊塢電影里,看到包著頭巾,戴著大黑超的美女,獨自駕駛著一輛敞篷車,馳騁在美國西部火紅的大漠里,鏡頭從美女的臉上慢慢推向空中,配上激昂的搖滾樂,別提多狂野!
而今年秋天,我趁著休假的機會,只身來到美國西海岸,與家住東海岸的好朋友貓貓,一同開啟了一次華麗的冒險:一匹野馬敞篷,兩個中國女孩,從拉斯維加斯開始,圍著西部的印第安部落,轉了個大圈。
怕什么!年輕,就是需要說走就走!
警察來了!別怕,不是來罰款的
貓貓雖然不是第一次來美國西部,但要說純粹的自駕,我倆都是第一次。對于美國公路的一些規(guī)矩,咱雖然事先有些了解,但實際上路,還是有些生疏。在Page小鎮(zhèn)一個路口,我們就碰上了警察。
那天我們剛從大峽谷游玩結束,要趕到Page鎮(zhèn)上去休整,在從高速下來進入小鎮(zhèn)的一個十字路口時,我們疑惑了:沒紅綠燈啊,這到底是走還是停呢?咱一看兩旁的車都停下來了,那咱們也跟著停車吧。停了半天也不見有車動,我說要不咱走吧!于是繼續(xù)往前,一會兒警車閃著大燈追上來了,咱一緊張,立馬停車了。警察叔叔倒是很客氣,敬了個禮就開始發(fā)問:剛才你們是不是在路口停車了?從哪兒來的?你們迷路啦?找得到酒店嗎?我倆哪兒見過這架勢,便一五一十地回答,最后警察叔叔才告訴我們,我們在剛才的路口不應該停車:“你們是主路直行車輛,你們一停車,輔路要轉進主路的車輛就不知道該怎么走了,下回要注意。 本煺f。
我倆連忙認錯,他一看倆小姑娘,也就“放過”我們了,還主動提出要給我們帶路去酒店。呃,叔叔的心意我們領了,還是不要這么大陣仗了吧!
咱也當一回大牌明星
我們的行程,是從拉斯維加斯的一輛敞篷車開始的。剛開始考慮租車的時候,貓貓跟我講,敞篷跑車的租金跟普通家轎的差不多,咱于是毫不猶豫地就下手了。嘿嘿,在中國沒機會沒條件,咱上美國怎么也要體驗一把當好萊塢明星的感覺呀!
于是,這輛3.7L V6的野馬軟頂敞篷車,就成了我倆8天自駕行程的座駕。肌肉感十足的線條,白銀車身配炭黑軟頂,哇噻,簡直就跟電影中的一模一樣!
車一到手,我倆就迫不及待地敞上篷了,在拉斯維加斯夜晚的霓虹燈里,吹著夜風,找著當大牌明星的感覺……!真冷!
不過,還別說,這大排量的車動力還真是夠勁,基本在2000轉就能達到高速行駛,下坡滑得還賊快,完全不用踩油門!8天里,這輛野馬走過平坦的高速公路,也穿越過紀念碑山谷里的坑洼地,完全無壓力呀!
印第安人都是活雷鋒
旅途中,有一件比較驚險的事兒:我們的車差點燒了!
——當然沒有這么夸張了,但我倆確實嚇得夠嗆。怎么回事兒呢?
要去紀念碑山谷看日落,就要走一段特別顛簸的紅土沙石路。在游客中心的指示牌上,我們看到,只要不是超低底盤的跑車,一般的轎車、SUV都能通行。那咱的野馬雖然是跑車,但卻是轎車底盤,問題不大嘛!于是我倆就吭哧吭哧地深入荒野了。
美滋滋地看罷日落,我們接著要趕夜路前往下一個落腳的小鎮(zhèn)Moab。我突然聞到一股燒焦的焦味兒,呀,難道是剛才走沙石路剎車過多剎車皮過熱了?抑或是輪胎的問題?我倆趕緊下車查看,味兒是還有,但卻看不出哪兒出毛病了。路上連個人影兒都沒有,無奈,只得繼續(xù)上路。
接下來的一段開得有點兒膽戰(zhàn)心驚,經(jīng)過一個小鎮(zhèn)路口時,一不留神差一點兒跟對面來車撞上,猛打反方向沖進了路邊的沙石堆里。我倆驚魂未定,幾個印第安人圍了過來。聽我們說了情況,一個大叔還拿著小手電趴到地上幫我們檢查車輛,又幫著開了一段試了試車。更讓人溫暖的是,一位印第安美女,還開著她的車送了我們好長一段路,確定我們的車輛沒問題了,才折返回去。
后來在路上,一對新墨西哥來的美國夫婦,看我們一直打著雙閃慢慢挪動,還特意跑過來問明情況,跟在我們身后一直把我們護送回到了酒店。
咳,最后回到酒店,我們找到人問才知道,原來是沙石路上的紅土燃點特別低,野馬的排氣管又特別粗,紅土飛進了排氣管被燒著才發(fā)出來的味兒!虛驚一場!不過,還真是到處都有活雷鋒!
最美的風景都在路上
自駕游的樂趣,就在于路上的風景。在美國西部自駕的這8天里,我覺得,一路上錯落的印第安部落、一望無際的火紅大地、層層疊疊的丹霞地貌、干枯的沙漠河床,甚至是天邊變化萬千的火燒云,都能讓我感動不已。
所以,最美的風景都在路上,它不存在照片里,只在記憶里,只在那朵云里。
美國:車輪上的國家
以前在中學課文中曾看到,美國被稱為是“車輪上的國家”,汽車文化源遠流長,這次我走在美國的大街小巷,還真是發(fā)覺美式的汽車文化無處不在。
公交、地鐵?這可不是美國style
美國地廣人稀,除了紐約、舊金山等幾個大城市公共交通比較發(fā)達之外,很多城市和地區(qū),不開車簡直寸步難行。比如在洛杉磯,出租車可不是像咱中國這樣隨叫隨停,而是需要提前預訂,不僅價格高,而且還要給司機支付小費,費用十分高昂。至于公共交通,嗯,人家是有地鐵、公交車啦,可基本都是每半小時一趟,要是乘公共交通出行,那可得等到花兒都謝了。
當然,美國人愛車也確實有條件:地廣人稀,不論是洲際公路,還是雙向單車道的鄉(xiāng)村路,都沒太多車輛,路況極好;此外,美國的高速公路多數(shù)都不收費,反正我們此次開了2500公里,都沒交過一分錢過路費。還有,在美國買車也相當便宜呀,就拿這次我們租的這輛野馬來說,在美國也就2.5萬美元左右,合人民幣還不到20萬元,但在中國,一輛進口野馬的售價最便宜的款都接近60萬元!
不過,也不是每個地方的美國人都有私家車。像紐約、舊金山這種繁華大都市,在城市里生活的人,就鮮有買車的。這主要是中心城區(qū)的停車費太貴,平均一個月停車費就要花到300~350美元,“一年下來都夠買一輛豪華車了!”在舊金山旅游大篷車上的導游如是說。
愛車是一種文化
汽車在美國除了是一種交通工具之外,也是很多人的一種愛好,因此在街頭隨處都可見汽車的文化。例如在舊金山,汽車冰淇淋店、汽車收銀臺、各種汽車卡通、汽車裝飾,都讓我感受到了濃濃的汽車文化氛圍。10月底時值美國的“鬼節(jié)”——萬圣節(jié),看,街頭也出現(xiàn)了奇形怪狀的“鬼車”。嘿,還真酷!
此外,美國人也非常鐘愛老爺車。不論是城市還是鄉(xiāng)村,到處都能看到各個年代的老爺車,保養(yǎng)得就跟新車一樣。對了,可不是只有老頭子才喜歡老爺車哦,我可是看到不少帥哥靚女開的都是老爺車!
不過,像中國一樣裝修得跟五星級酒店一樣的豪華4S店我倒真沒見到,倒是在舊金山市區(qū)見到了好幾個汽車博物館,有的展覽的全都是老爺車,有的展出的全都是超級跑車,不知道這些車賣不賣呢?
日本車是交通工具,
美國車才是?崂
至于美國人喜歡什么牌子的車?我隨機采訪了幾個美國人,一般人家里至少都有一輛日本車——在美國人眼里,日本車就是交通工具,便宜好使,還省心。
但要論及設計,據(jù)說一個教工業(yè)設計的老教授在批評美國汽車設計的時候就說:“必須有個性!難道都要設計得像日本車一樣嗎?!”說實話,我覺得在美國街頭看到的不少美國本土車型,都還真是蠻有個性的,跟引進中國的版本完全不是一回事兒。對了,例如在中國就是個“怪咖”的克萊斯勒PT漫步者,就深受美國人的喜愛。
對了,美國人還超愛大家伙,道奇Ram、福特F-150這些大皮卡也是男人們的最愛,既能裝貨,造型又夠威猛,跟渾身肌肉的美國壯漢很搭哦!
美國人也超愛房車旅游,通常房車頭頂上掛著一排大大小小的自行車,尾巴上還拖著一輛家轎。嘿,這種出行方式在美國很是流行!
至于德國車,似乎只有那幾個豪華品牌還能入美國人的眼——反正我除了看到了甲殼蟲之外,再也沒看到過大眾的車標。
行程參考
行駛里程:2500km
實測油耗:8.9L/100km
路況:80%高速公路,20%城市道路
主要路線:Las Vegas-Page-Kayenta-Moab-Richfield-Las Vegas
主要景點:大峽谷、羚羊谷、紀念碑山谷公園、拱門國家公園
費用參考
租車: 400美元/8天,含保險(合人民幣約2500元)
油費: 230美元/223L(合人民幣約1400元)
過路費:0元
景點門票:一般10~25美元就能在國家公園里待上7天。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