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穴里所有的骨頭都沒有標注死者姓名,石壁上只是草草地刻了幾行文字,說明這“一堆”死者的年份。在一些“骨墻”邊,有用希臘文、拉丁文和法文撰寫的石碑,其中不乏拉辛、荷馬、維吉爾、賀拉斯、盧梭和《圣經(jīng)》里的名言。例如,這里就有《奧德賽》的名句:“辱沒亡靈,天誅地滅!”,以及賀拉斯的警言:“切記,每一天都是你的末日!
據(jù)統(tǒng)計,在巴黎地下墓穴的尸骨超過了600萬——幾乎是現(xiàn)在巴黎市人口的三倍。那么他們是在什么時候怎么被放進去的呢?
瘟疫導致公墓“尸滿為患”
修建城市,墓地搬遷至墓穴
公元1418年,巴黎天花肆虐,病死者無數(shù)。當時,位于巴黎中央市場旁的“平民公共墓地”埋葬了數(shù)萬具普通百姓的尸骨。到了1786年,另一場瘟疫再度橫掃巴黎,此時公共墓地早已尸骨遍地,高出了街面2米多,無法容納新的尸體。于是,國王路易十六頒旨,將平民公墓內(nèi)的尸骸悉數(shù)遷往新址——選址權則交給了當時的巴黎采石場勘察大臣。最后,大臣挑中了巴黎市中心以南的蒙蘇里平地下的幾個采石場。
經(jīng)過修繕和加固,采石場連成一個巨大的地下墓穴,在牧師行完祭祀大禮后的1786年4月7日,墓穴正式啟用。大量的尸體開始在夜晚或黃昏時分被運進地下墓穴。這項艱巨的工程夜以繼日,直到1788年初,“平民公墓”的遺體轉(zhuǎn)移工作才得以完成。
此后幾十年里,巴黎其他墓場里的尸骨也源源不斷地被遷移至此。1859年,由于巴黎開始了規(guī)?涨暗氖姓母(如開始著手興建舉世聞名的林蔭大道),更多的墳地不得不另遷新址,移到地下墓穴安葬。據(jù)統(tǒng)計,從1842 年至1860年,共有800多車尸、數(shù)十萬具尸骨運被入地下墓穴。
起初在安放尸骨時,人們只是把骨頭隨意地扔進洞穴。直到 19世紀后期,為了節(jié)約空間,人們才決定將人骨進行拼接、有序排列。然而出人意料的是,由于尸骨堆放得太過雜亂——有的找不到頭顱,有的找不到腿骨,完全拼接根本不可能。一番周折后,人們不再試圖找齊整個人的骨頭,而是將骨頭根據(jù)類別堆放,只簡單地標注出某堆骨頭是哪一年,從哪個公墓轉(zhuǎn)移而來,并零星地設立了幾塊石碑來標記。
巴黎(Paris),法國的首都,也是這個國家的心臟。法國人有兩種,一種是“巴黎人”,另一種是“住在巴黎以外的人”。法國的公路里程從巴黎圣母院開始,一塊小小的石碑標志著這個國家的中心。一百..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