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二世的改革措施極大地促進了俄羅斯社會飛速發(fā)展,極大地增強了國力,但同時也出現(xiàn)了負面效應。農(nóng)奴制改革觸動了俄羅斯廣大地主貴族的利益,遭到了激烈反對。同時被解放的農(nóng)民由于土地減少、支付贖金,以及由改革帶來的混亂破壞了以前的那種安定感,農(nóng)民的反抗斗爭也更加激烈了。致使地下革命組織的恐怖活動不斷增多。
1874年之后,革命者中的恐怖主義勢力抬頭,屢次試圖刺殺沙皇。公元1881年3月13日,亞歷山大二世乘著馬車準備去簽署法令,宣布改組國家委員會,啟動俄羅斯君主立憲的政改進程。當他的馬車經(jīng)過格里博耶多夫運河河堤時,遭遇“民意黨”極端分子的暗殺。
亞歷山大二世是俄羅斯歷史上與彼得大帝、葉卡捷琳娜二世齊名的皇帝。他在任期間,對俄羅斯的社會發(fā)展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他的遇刺,打斷了此前的改革進程。此后的亞歷山大三世和尼古拉二世未能繼續(xù)實行有效的改革措施,俄羅斯的各種隱患不斷發(fā)展,最終導致了革命爆發(fā),羅曼諾夫王朝被推翻。在亞歷山大二世遇刺身亡37年之后,俄羅斯帝國滅亡了。
1883年,沙皇亞歷山大三世為了紀念父皇,欲在其父遇刺地點修建教堂,并希望教堂能充分體現(xiàn)17世紀俄羅斯風格。建筑師帕爾蘭德以莫斯科紅場上的圣瓦西里大教堂為藍本,特意將教堂設計成具有中世紀俄羅斯風格的教堂,它獨樹一幟的形象完全迥異于圣彼得堡巴洛克和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其他建筑。1883年9月14日舉行了奠基典禮。歷經(jīng)24年的興建工程,直到1907年8月19日正式完工,并由尼古拉二世舉行隆重的開幕儀式,國家政要及皇親國戚均應邀觀禮。
圣彼得堡是俄羅斯最大的港口、第二大城市,位于波羅的海芬蘭灣東岸,涅瓦河口。面積為607平方公里,其南北長44公里,東西長25公里,城市總?cè)丝跒?40多萬人左右。該市由300多座橋梁相連,它的河流、島嶼與橋梁的數(shù)量..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