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美國《星島日報》報道,美國國會山一帶是旅游勝地,游人很多。華人、從中國大陸去的游客也不少,他們在這里盡情游覽,百態(tài)神情讓人看到了中國人的面貌。
日前,一個華人家庭來到華盛頓市區(qū)旅游。夫妻兩人帶著一位不滿十歲的男孩兒。在國會山附近,他們擔心孩子走丟,用一根繩子把母親和孩子拴在一起。不論是游覽還是過街,母子倆人“形影不離”,確保了安全。這個男孩兒很聰明,神情舉止都很可愛。
那個用繩子把母子拴在一塊的家庭,沿途有說有笑。父母用中文告訴兒子,這里是國會參議院,那里是美國印第安人博物館。孩子聽得很入神,但是那根繩子始終沒有解開。步行穿過第三街的時候,兒子看著紅綠燈,提醒父母快走。
一隊中國高中學生走了過來。他們都對華盛頓市區(qū)到處都有樹木感到驚訝,對國會山前的草坪和綠樹贊不絕口。他們都在說“太好了”。其中一位女生看到一棵自己都抱不住的大樹,興奮地叫住前面的男同學,給她拍照。她說,這里還有這么大的樹,一個人都抱不過來,環(huán)境太好了。在國會山附近出現(xiàn)的這批中國高中旅游學生,是旅游旺季較早到來的“小客人”。
還有一批來自中國的旅游者顯然缺乏經(jīng)驗,男女成員都正式著裝。女的還穿著高跟鞋,走在酷熱的街道上。其中的男士說,來參觀國會,總是要認真一點兒吧。所以穿西裝并不過分?墒牵俏淮└吒呐繀s有些受不了。她說,真想脫下鞋來,赤腳走路。
還有一些從外地去的華人,他們坐在國會山的草坪上,小聲地談論著問題。
一位從事導游專業(yè)的人士說,近兩年來,到華盛頓市區(qū)旅游的中國人很多。一個明顯的現(xiàn)象是,大家的文明程度有了進步。亂扔煙頭的人少了,說話的聲音也小了。參觀游覽時也變得專注了。
當天,多個批次的中國旅游團、華人旅游團來到國會山,游覽這里的美景。中國人、華人在旅游者的群體中比例較高。他們游覽的熱情也很突出。
這些旅游團體的共同特點是在靠步行走遍主要的游覽區(qū),如國家大草坪兩側的博物館。大家保持著一種傳統(tǒng),旅游必須“親歷”,不能走馬觀花。因此,在這一帶服務的人力三輪車基本上沒有華裔客人。(田邊)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