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張叔和王姨
職業(yè):退休職工
對于兩位年到花甲的老人而言,出國旅行最大的問題莫過于語言不通,王姨說,年輕時,學(xué)的都是俄文,到了文革時期英文基本還給老師了,幾十年沒有再接觸,英語成了他們一開始的障礙。
出了國人生地不熟、兩眼一摸黑,基本上是瞎子文盲、聾子啞巴,迷了路怎么辦?然而,這兩位英語不過關(guān)的花甲老人,在一次虎跳峽徒步的過程中,萌發(fā)了出國旅行的念頭。
張叔說,當時他們在虎跳峽徒步,夜宿當?shù)丶{西族的客棧里,那天晚上剛好遇上了店老板擺喜宴,于是來自不同國家的客人們各自圍成一桌聊天吃飯,很是熱鬧。特別的是,在花甲背包客的那一桌上,來了一位不會說中文的外國游客。飯桌上似乎沒有任何交流的阻礙,無法溝通時讓旁人幫忙翻譯,或者用肢體語言代替。
“不會說半句中文也能在如此偏僻的地方找到落腳處,為什么我們就不可以試試走出去呢?”旅途歸來回到家中,這個問題卻一直縈繞在張叔的心中。一年之后,花甲老人踏上了申根16國的自助旅行之路。
練習(xí)了一年,英語還是不行,出門在外時很多時候都要指手畫腳地說英文,一開始有些羞于表達,之后習(xí)慣了,也就變得更加自然了。采訪的過程中,王姨說,“語言不通是障礙,但不是不可逾越的障礙。只有走出自己內(nèi)心的恐懼,才能邁開出國自助游的步伐。”
只是為了讓自己有一個精彩的晚年生活,卻意外的踏上了背包旅行之路,張叔說,“歐洲回來后就想著環(huán)球旅行了,一開始計劃著70歲前完成,卻沒想到提前了!
環(huán)球旅行中的那些事
采訪花甲背包客時,他們才剛結(jié)束環(huán)球旅行,這一次的行走軌跡,從南美到澳洲,南極最終抵達非洲。雖說已經(jīng)走了180天,然而旅途中發(fā)生的很多事情依舊記憶猶新。
巴西街頭的好心人
提起南美,很多人或多或少都帶著“治安不好”的印象。然而張叔經(jīng)過世紀接觸后卻發(fā)現(xiàn),在最不安全的地方也能遇到好心人。
在結(jié)束潘塔納爾濕地行程時,花甲背包客計劃前往里約和圣保羅,在網(wǎng)友的推薦下,他們意外地來到了名叫“paraty”的世遺小鎮(zhèn)。
以葡萄牙語為官方語言的巴西,對于兩位英語生疏的花甲背包客而言是陌生的,正是因為如此,也讓他們經(jīng)歷了驚心動魄的30多個小時。張叔說,提前訂好的車票,在中間轉(zhuǎn)車時以為是同一個車站候車,之后才發(fā)現(xiàn)并非同一個。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wù)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