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自動手做家具在法國文學家中,中國讀者最熟悉的可能是雨果,他的《悲慘世界》、《巴黎圣母院》在中國幾乎是家喻戶曉。但是人們對他的藝術天才卻知之甚少。雨果故居向你展示了他的另一種才能,幫助你進一步了解這位大文豪。雨果故居位于孚日廣場6號。廣場建于16世紀,四周由紅磚墻面的樓房包圍,每排樓中間有一個拱門,是與外面聯(lián)系的通道。孚日廣場相對封閉,環(huán)境比較幽靜,曾是王公貴族們的住宅區(qū)。
1832年,雨果舉家遷入了孚日廣場,一直住了16年,《悲慘世界》一書的大部分章節(jié)是在這里寫作的。如今雨果故居成為對外開放的紀念館,除有專題展覽外,公眾可以免費參觀。當你徜徉于作家的手稿、作品插圖和家庭照片時,請留點時間到二樓參觀他的住房。雨果擅長繪畫,喜歡自制家具,對室內(nèi)裝飾也很內(nèi)行。從二樓陳列的展品及家具中你可以看到雨果的高超手藝。雨果和大仲馬、喬治·桑、梅里美交往很多,四人經(jīng)常在雨果家高談闊論、激揚文字。
為了便于交談,雨果設計制作了一張小桌子,現(xiàn)在陳列在故居的書房里。這張桌子很特別,面積不大,四個角上都挖了槽,里面嵌著四人的羽毛筆和墨水瓶等文具。四位作家交談時,經(jīng)常拿起筆來,寫幾句詩或畫一幅漫畫。雨果設計的家具很講究藝術性和實用性。他為自己設計了折疊式書桌,這張書桌收起來是掛在墻上的一幅木雕,很漂亮,拉開是一張書桌,雨果就在這上面寫作《悲慘世界》,這部作品從構思到出版花了40年時間。
孚日廣場巴黎最古老的廣場,跨第三區(qū)和第四區(qū)。最初稱為皇家廣場,由亨利四世興建于1605年到1612年。從查理六世開始,其建筑群被大加翻造,并辟為行宮,供歷代國王居住。孚日廣場是巴黎第一座經(jīng)過都市規(guī)劃的公共空間,三十六座樓內(nèi)僅有兩座與其他的略微不同。它們是廣場南北兩邊的中心樓宇,底基由三個圓拱組成,其中最中間的圓拱較兩邊的大,以方便馬車進出,這就是國王閣和王后閣!版谌諒V場”之名以法國東北部的孚日山脈為意,是政府為了表彰第一個向中央政府上稅的省份阿爾薩斯-洛林,取其省內(nèi)孚日山脈的名字而來,從1870年沿用至今。
相關閱讀: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