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紅泥人”
眼前的辛巴婦女就像一個個帶有色彩的符號在我們身邊閃現(xiàn):她們渾身上下被凝上了一層棕紅色,那棕紅泛著光,流著脂,醇厚得連周圍的空氣都微微染上了棕紅色,甚至讓我的眼睛也變成了棕紅色。辛巴族人祖祖輩輩就用牛油、赭石和草料混合在一起,涂抹到皮膚上,從不倦怠。她們深信:皮膚由此會變得光滑、紅潤,還可以抵御強烈陽光的直射。而且在她們看來,這是時尚,是屬于她們的獨特的美。這些用遠古的紅泥巴塑成的原始塑像,被我們親切地稱為“紅泥人”。
離我們最近的一位是一個已婚婦女,長得肥碩健美,渾身堆滿了沉甸甸的棕紅。她的長發(fā)先是被梳成手指粗的辮子,然后均勻地裹上了一層紅泥,有序地排列在身后,前面的頭發(fā)扎了一個發(fā)髻,戴上軟牛皮做成的頭飾,將棕紅的美置于頭頂。她赤裸著上身,粗獷厚重的金屬飾物就是她的上衣:脖子上盤繞著十余個精巧的銅項圈,由內(nèi)至外依次鋪開,像一個奢華端莊的衣領(lǐng);由大貝殼做成的飾品掛在胸前,其下由鴕鳥蛋殼穿成的珠鏈下垂直至腹部;身后掛了一個有金屬釘裝飾的皮片,以平衡胸前的繁冗;腰間是一個寬寬的皮腰帶,上面綴滿了銅質(zhì)的細密花紋,有力地承載上身金屬的重量;腰帶下是一條精心縫制的羊皮百褶短裙,前面的褶密,后面的褶稀。腳踝上還戴著層層的銅環(huán),將醇厚的棕紅色牢牢地鎖定在了這金屬剛硬的圈套中,與脖子上的項圈相呼應(yīng)。
這時,遠處的一位少女正生怯地望著我們,她頭前部的辮子沒有扎起來,而是披在了身后。她沒戴頭飾,瘦弱身軀上的裝飾簡練而輕巧。和前一位婦女相比,省掉了一大半的飾品,釋放出一大半心靈的空間,細細地經(jīng)營她那青澀的青春。
我們的目光開始轉(zhuǎn)向辛巴男子,他們沒有渾身抹紅泥,皮膚是非洲黑人的黝黑。雖然少了幾分獨特,但卻深藏著一份低調(diào)的剛毅。已婚男子戴著頭巾和用鴕鳥蛋殼穿成的粗大的項圈,身著更為寬大的百褶短裙,在我們的鏡頭前他們總是露出淳樸的笑。
辛巴孩子們則光頭光腳光身子在院子里嬉戲。其中一個10歲左右的男孩,其奇異的發(fā)式特別引人注目。頭發(fā)從中間分開,分別向前梳成兩個小辮,搭在稚嫩的臉龐上,像盤踞在臉上的兩只小蛇,狂野不羈,卓爾不群,又像是這原始部族的圖騰。頭頂兩只“小蛇”的男孩兒顯然比其他稍小的孩子承擔了更多生活的擔子,對著鏡頭,他總是緊鎖雙眉,抿著厚厚的嘴唇,顯得心事重重。他的手里還無奈地握著一截吃了一半的牛骨,骨頭上還帶著隱隱的血絲。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wù)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