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城堡山比作布拉格的臉面,那么圣維特教堂自然就是臉上那尊高高翹起、最值得驕傲的鼻子。
該教堂也是一座由各種石質(zhì)的骨架券(Pointed Arch)和精巧而精密的幾何形飛扶壁(Flying Buttress)堆砌而成的法國式哥特建筑,與名垂世界建筑史上的那些著名哥特教堂如:俄羅斯圣母大教堂、意大利米蘭大教堂、德國科隆大教堂、英國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和法國巴黎圣母院,甚至維也納的史蒂芬大教堂相比規(guī)模都要小很多,但并不影響牽帶出一種崇高而哀怨、激蕩而悲涼的宗教情緒。
圣維特教堂(捷克語:Katedrála svatého Víta)全名為:圣維特、圣溫塞斯拉斯和圣阿達爾貝特主教座堂。
早期是一座羅馬式圓形建筑,始建于925年,由波希米亞公爵瓦茨拉夫一世建成。在1060年擴建為羅曼式教堂,1344年查理四世下令在原教堂的基礎上建造一座哥特式教堂,于20世紀初才修建完畢。
該教堂建筑本身還受到文藝復興風格和巴洛克風格的影響,可以說是捷克人的藝術結(jié)晶。教堂長約六十米、寬約十二米,哥德式雙尖塔高達九十七米。教堂結(jié)構(gòu)精巧,外表布滿花紋圖案,刻工繁復細膩。哥德式的飛扶壁、四座突出的拱門與圣壇拱頂?shù)榷际志馈?/p>
圣維特主教座堂對于后期哥特式風格在中歐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著名的實例包括維也納的史蒂芬大教堂、特拉斯堡主教座堂、薩格勒布的圣馬可教堂、以及捷克庫特納霍拉的圣巴巴拉教堂以及其他分部在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北部、奧地利、捷克共和國、波蘭和德國南部的哥特式建筑都受到圣維特教堂設計的強烈影響。
唯一遺憾的是教堂正前方被捷克總統(tǒng)宮的建筑和院落所占用,無法看到正面(西側(cè))的建筑全景。但卻“因近得高”,游人只有仰著頭才能望見往來的白云在教堂的塔尖上不厭其煩地玩著繞指柔。(善意勸告:頸椎病嚴重者勿視,棄了吧。)
實在感嘆這些精準繁復的幾何圖形是如何計算、拼接出來的。
順便了解一些哥特式建筑的知識。
哥特式建筑是11世紀下半葉起源于法國,13~15世紀流行于歐洲的一種建筑風格。主要見于天主教堂,也影響到世俗建筑。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術和藝術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6世紀意大利人提出這一名詞并得到廣泛承認。實際上,哥特式藝術與哥特人并無關系。16世紀意大利文藝復興的藝術思潮是崇尚古代希臘羅馬的藝術風格,而哥特式藝術與之回異其趣,并貶為半開化和野蠻的樣式,歐洲又把哥特人當做蠻族來看待,所以便把"哥特"強加給這種藝術了。實際上,哥特式藝術是中世紀最偉大的成就,從內(nèi)容到形式都具有顯著的價值,無論建筑工程技術或藝術手法都達到了驚人的高度。
哥特式建筑的特點是尖塔高聳、垂直的,據(jù)說有感于森林里參天大樹,人們認為那些高高的尖塔與上帝更接近。哥特式建筑與“尖拱技術”同步發(fā)展,使用兩圓心的尖券和尖拱大大加高了中廳內(nèi)部的高度。在設計中利用十字拱、飛券、修長的立柱,以及新的框架結(jié)構(gòu)以增加支撐頂部的力量,使整個建筑以直升線條、雄偉的外觀和教堂內(nèi)空闊空間,再結(jié)合鑲著彩色玻璃的長窗,使教堂內(nèi)產(chǎn)生一種濃厚的宗教氣氛。教堂的平面仍基本為拉丁十字形,但其西端門的兩側(cè)增加一對高塔。
哥特式教堂的結(jié)構(gòu)體系由石頭的骨架券和飛扶壁組成。其基本單元是在一個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做雙圓心骨架尖券,四邊和對角線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頂。采用這種方式,可以在不同跨度上作出矢高相同的券,拱頂重量輕,交線分明,減少了券腳的推力,簡化了施工。飛扶壁由側(cè)廳外面的柱墩發(fā)券,平衡中廳拱腳的側(cè)推力。為了增加穩(wěn)定性,常在柱墩上砌尖塔。由于采用了尖券、尖拱和飛扶壁,哥特式教堂的內(nèi)部空間高曠、單純、統(tǒng)一。裝飾細部如華蓋、壁龕等也都用尖券作主題,建筑風格與結(jié)構(gòu)手法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哥特式藝術的特點集中體現(xiàn)在教堂建筑上,它以尖形拱門代替了羅馬式的半圓形拱門,建筑物重量及引伸力集中于石柱及拱壁上,外部有許多高聳的尖塔,墻壁較簿,窗戶較大,飾有彩色玻璃的圖案。內(nèi)部圓柱較細,光線比較充足,門前飾有許多形象生動的浮雕和石刻。哥特式建筑符合教會的要求,高聳的尖塔把人的目光引向虛無飄渺的天空,使人忘卻今生,幻想來世。哥特式建筑物上的許多雕刻,生動自然,具有現(xiàn)實主義風格。哥特式的建筑遺構(gòu)現(xiàn)存的知名者不下200余處。
進入圣維特教堂參觀并不需要花錢買門票,但卻要排隊等候約半小時。還好吧,在忍受范圍內(nèi),趁機可以把教堂外部用相機仔細地“掃描”一遍。
圖文來源:北歐紅嘴白頭鷗的博客
布拉格是捷克共和國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是一座著名的旅游城市。市內(nèi)擁有為數(shù)眾多的各個歷史時期、各種風格的建筑,從羅馬式、哥特式建筑、文藝復興、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義、新藝術運動風格到立體派和超現(xiàn)代主..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