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灘邊逐浪嬉戲
又見金門
當我時隔三年再度跨入“中華民國”境內的金門,手拿著印有青天白日“國旗”的入出境許可證在黃線外等待通關,工作人員微笑地給我蓋了個藍色的入境戳記——中華民國,金門,2008年6月26日,入境。依然記得那年,當我以為能夠把這做為金門之旅的紀念品時,在出境的關口卻被收了回去,一位“漏網之魚”的團友讓大家羨慕不已。有了第一次經驗,出關后在大廳等候集合的時間里,我不但用相機拍攝了下來,而且讓咨詢臺的小姐復印了一份,讓人驚喜的竟然是彩色的,與原件一模一樣。尤取使我竊喜不已的居然是免費的耶(愛貪便宜的嘴臉暴露無遺)。
我們這次澎湖團,是泉州今年前往澎湖的第六個團,團友號稱“隨團(隋唐)十八條好漢”,領隊是旅行社的林先生(眾稱林隊)。團員成份資料顯示僅有東海鎮(zhèn)、水頭鎮(zhèn)的三個農民和我這個打工者是散客外,另外十四條好漢均是“公人”。這“公人”中間又分為兩拔,一派是豐澤區(qū)系統(tǒng)的,另一伙是石獅市直的。有了這么多的“公仆”隨行,我們四位“工農聯(lián)盟”的“主人翁”自然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般地“爽歪歪”。當然,具有中國大陸特色的“公仆”們,是免不了有自己的立場或者稱之為神圣的使命感,一踏入人家那“水深火熱”的“舊社會”,不由自主地就關心起了人家的社風民情。
晚上我們在澎湖街上的一家書局閑逛,一位來自外省籍的“公人”,甚至跟一位牽著孩子又身懷六甲的少婦,探討起了什么“計劃生育”、“社會福利”及是否有出售批判大陸書籍等問題,惹得男主人白眼相待,幸好有我這老匹夫用純正鄉(xiāng)音化解了尷尬。最后男主人氣怏怏地說了一句:真是“北共”!(注:此話非含有真正的政治色彩,與閩南人稱新時期的“南下干部”為“阿北仔”,同出一轍)
大家順利出關后,林隊領來了機票。金門飛往澎湖馬公的立榮航班是下午兩點四十分的,那么還有近六個鐘頭是金門購物的“自由”時間。金門“地陪少年”是個 “煙斗”(閩南話“英俊”、“帥”的意思)的小伙子,購物之余有人提出去當年“共軍”登陸的古寧頭參訪。
他靦腆地告訴大家——有關敏感的政治議題,如果要去你們可以單獨打車前往。其實現(xiàn)在看來那場戰(zhàn)爭是毫無意義的,大家都是同胞嘛。緊接著的“八·二三”炮戰(zhàn),更是害民傷財。這不!你們打過來的炮彈,如今不全變成了菜刀又被買了回去。當然,大家還可以去看看另一種戰(zhàn)爭的產物:翟山坑道,被整座淘空的金門的最高山太武山,以及金門的地標莒光樓。
經過大部分“公人”的一致意見,還是選擇去太武山。對于我,反正金門該去和不該去的地方,不管是不是敏感的古寧頭,“八·二三”戰(zhàn)役“勝利”紀念館,馬山哨所,乃至小金門的列嶼鄉(xiāng),或是無關政治的雙鯉湖濕地,太湖榕園(1986年評選的福建十大最美風景之一),一門三節(jié)坊,風獅爺,我都在三年前一一“丈量”過啦。說到爬山當然甚合吾意,我有這么個習慣——無論走到哪里,總是要去當?shù)嘏郎降歉叩。不為了別的,只為那傳說中的“一覽眾山小”的詩意。
2009年1月1日,由國家旅游局、海南省人民政府主辦的2009年中國生態(tài)旅游年啟動儀式在海南三亞舉行... |
春天來了,陽光變得溫暖和嫵媚,塵封了許久的大地萬物,慢慢地復蘇!山青了,水綠了!你還等什么呢... |
|||
無數(shù)好地方已經在貨幣地圖上隨著匯率跌宕起伏,托人民幣的福,聰明人的旅游大抄底時代,已經到來... |
應武漢市人民政府請求,中國民用航空中南地區(qū)管理局決定自14日24時起,暫停東星航空有限公司航線航班經營許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