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旅游 > 正文
土耳其的珍珠項鏈 博斯普魯斯
剛到伊斯坦布爾不久的一個夏天的晚上,我應邀出席了一個在博斯普魯斯海峽游船上舉行的慶典。當我們站在船頭,迎著著微微的海風,欣賞著海峽兩岸的美麗夜景時,我不由得贊嘆起來。我身旁的土耳其朋友就微笑著問我:“你知道我們土耳其人把博斯普魯斯海峽叫作什么嗎?”他呷了一口杯中的紅葡萄酒,用吟詩般的語調(diào),帶著美酒的回味,意味深長地說:“叫土耳其的珍珠項鏈!”立刻,我感到一股美酒般的甘醇流入了心田。他不再多說,任由我自己去遐想。
是啊,在土耳其人心目中,美麗的祖國就像一位風姿綽約的美女。而博斯普魯斯海峽,就是為他們的祖國錦上添花的一件亮麗、高貴、典雅的裝飾。
博斯普魯斯海峽從某種意義上可說是世界上最為有趣最有魅力的海峽。它北連黑海南接馬爾馬拉海,橫穿過伊斯坦布爾,把伊斯坦布爾劃分為歐亞兩部分。我在那里曾經(jīng)有一個家,它位于博斯普魯斯海峽北端,在歐洲一岸的一個美麗的小海灣的南岸。我家的大門和窗戶正好對著海峽通往黑海的?凇T谀抢,我曾盡情地領略了博斯普魯斯海峽的風采。不論白天黑夜,不論清晨傍晚,不論春夏秋冬,不論陰晴雨雪,不論濃妝淡抹,博斯普魯斯海峽的美,讓我在三年中,永遠也沒有看夠。伴隨著城市化發(fā)展對自然環(huán)境的破壞,它依然保持著無比的魅力。
川流不息的船只
清晨,從我的窗口向左看,初升的太陽照在歐洲一岸房舍的玻璃上,傍晚,從我的窗口向右看,落日余輝映在亞洲一岸房舍的玻璃上,反射出耀眼的閃爍不定的星形光芒,像灑落了滿山的鉆石。入夜,水面上顫動著萬家燈火,像灑滿了五彩的碎玻璃。
春天,海峽兩岸的草叢中,開滿了各種無名的野花。海里,有時能看到涌動的海豚的脊背。夏天,海峽兩岸綠樹茵茵,掩映著紅瓦白墻。海里有成群的大大小小的魚兒,還有螃蟹、海螺。岸邊是一個挨一個的垂釣者;秋天,海里悠悠地漂著白色的水母;冬天,成群的海鷗就來啦。大群的海鷗在岸邊靜靜地曬太陽,被什么驚動時,呼啦啦一齊振翅,飛舞在低空。當有人把面包屑拋向空中時,海鷗們便鳴叫著靈巧地沖向飛翔的面包屑,準確地把面包屑啄入口中。這潔白的精靈,讓博斯普魯斯海峽的美更加生動。
博斯普魯斯海峽雖然在土耳其境內(nèi),但由于它極其重要的地理位置,1936年的《蒙特洛協(xié)議》把它規(guī)定為由土耳其政府管轄的一條國際海上航線。這也是一條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航線。一年四季日日夜夜永遠不變又永遠在變的,是南來北往川流不息的各種船只。
把我一生其余的所有年頭看到的船加在一起,也遠遠不會有這三年看到的多。最多的是不同國籍的五顏六色的貨輪、油輪。也常常有游覽海峽的白色的大船,船上總是大聲播放著熱鬧的土耳其音樂,聽起來好像船上的男女老少各個都在手舞足蹈。有時有小游艇劃破藍色的水面,留下一道白色的浪花。在風平浪靜的周末,海灣里就出現(xiàn)了點點帆影。夏末和秋季,海灣里則是一片繁忙的漁船。常有人站在岸上,看漁船怎樣撒網(wǎng)、收網(wǎng),怎樣把打上來的魚裝上大船。也有的人等著直接從船上買了剛打上來的新鮮魚帶回家。
當我們隨著游船的漂游,走近一個接一個的名勝古跡時,我明白了,土耳其人把海峽稱作祖國的珍珠項鏈,更主要的還不是因為海峽的自然風光,而是因為海峽兩岸匯聚著伊斯坦布爾乃至土耳其歷史文化遺產(chǎn)的精華。伊斯坦布爾作為羅馬、拜占庭、奧斯曼三大帝國的首都,留下了輝煌的歷史遺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