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旅游> 出境 > 正文
Top 7:最多人征服過的死亡地帶——羅布泊
羅布泊曾有過許多名稱,有的因它的特點而命名,如坳澤、鹽澤、涸海等,有的因它的位置而得名,如蒲昌海、牢蘭海、孔雀海等。元代以后,稱羅布淖爾。漢代,羅布泊“廣袤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減”,它的豐盈,使人猜測它“潛行地下,南也積石為中國河也”。這種誤認羅布泊為黃河上源的觀點,由先秦至清末,流傳了2000多年。到公元四世紀,曾經(jīng)是“水大波深必汛”的羅布泊西之樓蘭,到了要用法令限制用水的拮據(jù)境地。清代末葉,羅布泊水漲時,僅有“東西長八九十里,南北寬二三里或一二里不等”,成了區(qū)區(qū)一小湖。1921年,塔里木河改道東流,經(jīng)注羅布泊,至五十年代,湖的面積又達2000多平方公里。60年代因塔里木河下游斷流,使羅布泊漸漸干涸,1972年底,徹底干涸。
羅布泊,三個字給人的感覺更多的是神秘,而不是單單的地域名稱。有一段文字對她的描繪非常貼切:“羅布泊其實是匯入多水湖之意,為內(nèi)陸最大的移動咸水湖。大自然曾造就了5400平方公里湖面的羅布泊,在最近的百年間,湖水已干涸見底,如今,展現(xiàn)給我們的是一片荒蕪的景象:湖泊干涸、河水斷流、古堡滄桑,生命仿佛在這里嘎然停止。這難道就是當年唐玄奘西去取經(jīng)的大道嗎?這難道就是馬可.波羅從威尼斯至古老東方經(jīng)過的地方嗎?當年絲綢路上的駝鈴、樓蘭古城的歌舞一切都已消失,只留下那不解之謎,讓探險者冒生命之險去挖掘、去破解……”
十一月七日,海峽兩岸歷史性的臺北會談圓滿結(jié)束,隨著海協(xié)會、;鶗捻梾f(xié)議的簽署,兩岸大三通正式實現(xiàn),赴臺旅游的成本將會... |
肯尼亞人不僅為奧巴馬的肯尼亞血統(tǒng)感到驕傲,也希望他的當選能夠為這個東非國家?guī)硪恍⿲崒嵲谠诘睦。肯尼亞副總統(tǒng)穆西約卡認為... |
|||
薩爾茨堡建在峽谷之間,狹窄而峭拔。一千年政教和一的歷史給城市蒙上濃郁的宗教氣息,神靈的精神籠罩這小小山城。大主教歷史的森嚴... |
追求長壽是人類永恒的主題。而巴馬長壽老人所占的人口比例高居世界五大長壽之鄉(xiāng)之首,且繼續(xù)保持高增的趨勢,是人間遺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