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城皇城參見牛魔王公司出版的《蒲甘王朝的毀滅和瓦城皇宮》一文,鑒于該文對皇城和皇宮實在是不夠詳實,廣大讀者因此對牛魔王的考察有很多微詞,認為牛魔王信誓旦旦說會刻苦耐勞從事小乘佛教的考察活動只不過是說說而已,是糊弄牛魔王公司鐵扇公主董事長云云。牛魔王痛定思痛,決定化悲痛為力量,用事實說話,好好向大家匯報見證了小乘佛教緬甸最后的王朝覆滅的宮殿。
詩云:“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边@回牛魔王就帶領大家好好看看這承載了緬甸亡國恨的瓦城皇城。進入皇城第一個感覺:荒草萋萋,故國家園,有誰知道這一草一木見證過怎樣的歡樂與憂傷,愛恨情仇,一切都gone with the wind――隨風而去
瓦城是貢榜王朝的首都,1753年緬甸王壅籍牙統(tǒng)一全緬甸,1766年緬甸王壅籍牙的次子孟駁把首都從瑞冒遷至瓦城,1857年敏同王開始修建瓦城皇城,請大唐彩云之南騰沖和順鄉(xiāng)的伊容為緬甸的新皇城做設計師,1859年竣工。伊容參照騰沖城設計,也有說是根據北平的故宮設計的,其實都一樣,都是依照大唐的城市設計的;食浅收叫,邊長2英里。四周是護城河,護城河寬60米,深一般有3米。河水引自伊洛瓦底江,通過閘門控制進水量,水是流動的,非常干凈,以前沒有自來水的年代附近的居民都是喝皇城護城河的河水;食亲o城河之內當然是四面城墻,城墻全部使用紅磚,城墻高8米,城墻寬3米,有一般大唐城墻上常見的守城的墻垛,每個墻垛有一個射擊孔,每兩個墻垛之間有一點點間隔方便攻擊。每面城墻正中央有一道主門,主門上面有城樓便于守衛(wèi),另外有兩道邊門,城墻的轉角有角樓稍微高一些便于守衛(wèi)瞭望;食撬拿娴闹鏖T之前設計上有橋跨過護城河與外城連接。以前使用吊橋,現在使用普通木橋,但是西面的橋已經沒有了,原因是緬甸最后的緬甸王帝波王夫妻在英緬戰(zhàn)爭戰(zhàn)敗后,被英國人押去印度流亡就是走皇城的西橋,皇城的西橋成為了緬甸的不堪回首的亡國之路,以此原因緬甸人再也沒有人走上那座橋,以此橋壞了也沒有必要修復,成為緬甸人紀念那段亡國傷痛的見證。
皇城最重要的就是皇宮,皇宮在皇城里面只占一部分地方,還有一些寺廟和普通人家,走在皇城里面里面未走近皇宮時候,感覺就是走在山野之間,樹木郁郁蔥蔥,零零散散的木結構建筑普普通通,偶爾有寺廟,還有一些地方現在是不能夠去的,這是緬甸軍人的所在地,就和大唐政府霸占故宮和中南海用來辦公一樣,緬甸軍政府和軍人也霸占緬甸王的皇城自己使用,很多官員家就住在里面,牛魔王認識一個軍人的小孩,去過外人諱莫如深的這些普通人不能夠涉足的地方,其實也就普普通通,屬于哪種比較好一點的緬甸傳統(tǒng)木結構房子,獨立的一家一棟房子,不過這些地方守衛(wèi)森嚴,要經過很多荷槍實彈的守衛(wèi)。
皇宮里面都是宮殿,據說有100多座宮殿,牛魔王有對皇宮進行錄像,并且拍了大量絕美的清晰數碼圖片歡迎聯系牛魔王公司鐵扇公主董事長購買。
瓦城皇宮毀于二戰(zhàn)日本人的炮火,1989年才修復重建,基本皇宮回復了昔日的輝煌,但是耐不住細看,昔日的皇宮全部使用緬甸上等的紅木,修復后就大打折扣,有很多屋頂甚至使用現代化工業(yè)的波紋鍍鋅鐵皮瓦,水泥柱子也有見到,修舊不能夠如舊,處處可以看見現代化工業(yè)文明的痕跡,讓牛魔王非常嘆息。
曼德勒皇宮位于古城內正中央,原為緬甸最后一個王朝貢榜王朝的皇宮,二次世界大戰(zhàn)時被火毀,現在原址重建。1989年,緬甸政府開始依據歷史圖片和資料重建,恢復了89個主要大殿,1996年9月竣工并對公眾開放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