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旅游> 戶外 > 正文
關(guān)于蛇的一些錯誤認識:
對于毒蛇的防治知識,大家的來源不外乎“生存手冊”之類的教材,還有一個重要的途徑就是民間的“土說法”、“土辦法”。這些中有一些含糊謬誤之處
一:小蛇不毒????錯
雖然一般情況下被大蛇咬傷癥狀更嚴重,但是在很多情況下,剛孵化出不久的小蛇完全有可能比它那茶杯粗的蛇媽媽毒性大。比如大蛇捕食頻繁,咬人時注毒量較少。反之,小蛇尤其是剛剛孵化的小蛇較少捕食,因此咬人時注毒量相對較多,而且小蛇大多初生牛犢不怕虎,對人兇狠。許多養(yǎng)蛇專業(yè)戶甚至蛇類專家都吃過這個教訓。
另外蛇的種類不同,毒性強弱也不同,如銀環(huán)蛇的個頭通常很小,但是它的蛇毒的毒性卻極強。所以,哪怕遇到小蛇,也不能掉以輕心。
錯誤認識二:被蛇咬過,但是幾十分鐘內(nèi)沒有不適感,那一定是無毒蛇了
實際上,有些毒蛇咬傷后的癥狀要經(jīng)過1到4小時才能顯現(xiàn)出來。比如97年福建附一醫(yī)院就收治了一個8歲大的小孩,他被銀環(huán)蛇咬傷后4小時才出現(xiàn)癥狀,耽誤了最寶貴的搶救時間,后來經(jīng)各方全力搶救,仍然昏迷了一個多星期才蘇醒。
錯誤認識三:被蛇咬了,吾命休矣
事實上,野外無毒蛇占多數(shù),被無毒蛇咬傷的人,因為精神過度緊張,也可能因驚恐而出現(xiàn)傷口劇痛紅腫甚至昏倒的現(xiàn)象。這是心理暗示的結(jié)果。即便是有毒蛇咬傷,也會有“僥幸”存在:毒蛇咬人時不一定放出毒液或把足夠量的毒液注入人體,被毒蛇咬傷的人只有小部分中毒癥狀比較嚴重,個別人有生命危險。如果治療及時,甚至可以使100%的人救活(可惜的是,很多人因為沒有及時治療而使這個100%只是理想數(shù)字)。
錯誤認識四:三角腦袋的才是毒蛇
不一定的,有的毒蛇就不是三角腦袋。
民間說法:蛇往往咬第二個人?
一隊人行進的時候,第一個人起了“打草驚蛇”的作用,然后這個人走過去了,第二個人跟上來,正好被蛇“看”到,當了倒霉蛋。這種民間說法有一定道理。
預防:
1、在蛇區(qū)行走時,扎好褲腳(更不能穿短褲),穿好鞋襪(莫穿涼鞋)。
2、在草叢中行走時,手持一棍棒,邊走邊打草,起到打草驚蛇的作用。
3、夜行應持手電筒照明
4、野外露營時應將附近之長草,泥洞,石穴清除,以防蛇類躲藏。
5、關(guān)好帳篷門。
6、常備蛇藥,以防萬一!
7、遇見毒蛇,應遠道繞行,若被蛇追逐時,應向山坡跑,或忽左忽右地轉(zhuǎn)彎跑,切勿直跑或直向下坡跑。
地震過后,成都到九寨溝的空中航線一直保持暢通。目前,成都-九寨溝每天兩航班,航空公司表示,會根據(jù)客流量大小及時調(diào)整航班。 |
7月29日,北京圓明園遺址公園核心區(qū)域九州景區(qū),在關(guān)閉300年后首次迎接游人。大批免費游客來到14組園林景區(qū)觀光 |
|||
海口做為海南的大型城市和商業(yè)中心,匯聚了全島各地的特色。主要特產(chǎn)分為海鮮類、熱帶水果類、飲品以及紀念品 |
羊城近日酷熱連連,市民感覺猶如身處火山之中。不過,或許很多老廣都不知道,廣州鬧市中真的藏著一座古火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