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依木和他的馬。
氣勢恢宏的雪山
艱難的登山之路
經(jīng)過一夜淅瀝小雨的清洗,清晨,高山上的天空顯得格外清澈。昨天和向?qū)Эㄒ滥旧塘亢茫航裨,我們最后再借用一下馬力,讓馬馱上9名隊員的背包,先爬上眼前這個高400米的陡坡,到達馬匹實在不能走的地方,再由人力來背包前進。從那時起,一切就完全要靠我們自己了。
太陽還沒照進山谷,匆匆收拾完行裝,我們就跟著向?qū)С霭l(fā)了。緩步爬上一個由冰川運動形成的巨大冰壩,猛然間我們被眼前氣勢恢宏的冰川世界所震撼——一座巨大的雪山像把利斧,將瓊臺蘭冰川分為東西兩段。順著雪山東側(cè)的山谷望去,發(fā)源于海拔6900米的臺蘭峰的東瓊蘭冰川氣勢磅礴,宛如一個巨大的瀑布從山谷中奔騰而下;而雪山西側(cè)的山谷中鑲嵌著一條崎嶇漫長的冰川——這就是通向天山山脈最高峰的西瓊臺蘭冰川,也是我們觸摸托木爾峰的必由之路。
告別了向?qū)Ш蜑槲覀冞\輸?shù)鸟R匹,我們一行9人下了冰壩踏上了西瓊臺蘭冰川。為了安全,我和協(xié)會的高山向?qū)г谇懊嫣铰贰!?/p>
西瓊臺蘭冰川長30余公里,平均寬度3公里,它和夏特古道上的木扎爾特冰川不同。我們來到近前才發(fā)現(xiàn),幾萬年來的冰川運動從山谷兩側(cè)的山體上切割下大量石塊,四處布滿冰裂縫、冰湖、冰洞、水潭,裂縫下暗河咆哮。在這種崎嶇的冰川上行軍,一小時我們只前進了不足一公里。盡管這樣,大家的情緒依然高漲。隨著我們的步伐前進,兩邊的高峰也一點點慢慢展現(xiàn)出來,馬上就能看到托木爾了!
隨著中午氣溫的升高,冰川開始融化,附在冰壁上的石塊不時地往下滾落,行軍時隊員們不但要盯著腳下的亂石和冰裂縫,還要時時注意來自冰川上方的危險。當(dāng)我們通過一個狹長的冰溝時,一塊巨石突然從冰塔上滑落下來,沉重地砸在溝底,距一名隊員只有半步之遙!
行軍3個小時后,我們已經(jīng)深陷冰溝和水潭的包圍之中,繼續(xù)沿著冰川前進幾乎變得不可能,為了探路,我和高山向?qū)郎狭艘粋很高的大石堆。
登高遠望,進入我們眼簾的是鱗次櫛比的冰塔和犬牙交錯的裂縫。不得已,我開始向東“橫切”冰川,試圖在山谷東側(cè)的山腰上找到前進的路。
冰川和山體的連接處是一個50多米深30多米寬的溝塹,要想從冰川上下到溝底非常困難,我嘗試了幾次,最終借助登山繩索下到了溝底。個別隊員也開始小心地順著幾乎陡直的碎石坡,四“足”著地,下到了冰川表面。
出乎意料,所謂的溝底并不是陸地,反而到處都是冰縫、冰河、泥潭,我沒走幾步就陷入了深不可測的泥漿池,泥漿瞬間就沒過了我的大腿,在隊友的驚呼聲中,我丟棄了手杖,張開雙臂順勢向前一撲,緊緊抱住了一塊冰磧石,這才奮力爬了上來!
驚魂未散,隊伍又開始沿著一個被山洪沖出的深溝向山腰攀登。這是一段極其危險的線路,這個溝也可以稱得上是“死亡之溝”。只見,在寬度不足5米的溝底布滿了大大小小的石頭,兩側(cè)100多米高垂直的斷面上掛滿了搖搖欲墜的巨石,稍有震動它定會從天而降。我站在溝底死死盯著兩側(cè)的巨石,不敢大聲說話,讓大家拉開距離,一個接一個地往山腰攀登……
和夏特古道一樣,在山腰處果真有一個向上延伸的臺階,我們沒走多遠,在一個小溪流經(jīng)的平坦的地方發(fā)現(xiàn)了一個木質(zhì)三腳架,從周圍罐頭盒上的日期斷定,這是1977年中國登山隊攀登托木爾峰時的一個臨時營地。此時太陽已經(jīng)西斜,看看今天的進展真有點令人沮喪,9個多小時,我們只前進了6公里直線距離!
建營后我們來到了三腳架旁,發(fā)現(xiàn)了去年五月新疆阿克蘇攝影家探險隊在三腳架上的簽名。這個位置向東望去可以清楚地看到海拔6300多米的科其克爾峰,和它那蜿蜒美麗的冰川。阿克蘇攝影家探險隊刊登在戶外探險雜志上的托木爾峰主峰照片實際上正是科其克爾峰。盡管如此,我還是由衷地敬佩這些勇敢的攝影家能在積雪未融5月到達這里 。
2009年1月1日,由國家旅游局、海南省人民政府主辦的2009年中國生態(tài)旅游年啟動儀式在海南三亞舉行... |
春天來了,陽光變得溫暖和嫵媚,塵封了許久的大地萬物,慢慢地復(fù)蘇!山青了,水綠了!你還等什么呢... |
|||
無數(shù)好地方已經(jīng)在貨幣地圖上隨著匯率跌宕起伏,托人民幣的福,聰明人的旅游大抄底時代,已經(jīng)到來... |
應(yīng)武漢市人民政府請求,中國民用航空中南地區(qū)管理局決定自14日24時起,暫停東星航空有限公司航線航班經(jīng)營許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