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旅游> 戶外 > 正文
失溫
在山野中導致人死亡的最直接原因就是失溫,也就是體表溫度急劇下降導致個體死亡,說起來簡單,吃的飽穿的暖就可以,但在山野的復雜環(huán)境中卻時時需要注意。
具體分析,冬春季,秦嶺登山過程中,遭暴風雪襲擊的概率還是不小的,海拔低點的地方也罷,有植被的掩護,避風和宿營都是不難做到的。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石海地帶,一旦被困,無遮無擋,不管你穿多好的風衣,體溫還是會被山風無情的一點一點剝奪。這種地形相必大家都有認識,幾乎很難找到可以搭帳篷的地方,而且,一般帳篷的抗風性也不是很好,所以,直接鉆進帳衣里也就可以了,沒必要非支起來,沒有帳篷,山民的做法是用大張的油布或軍用雨衣來代替,效果差點而已,這樣好歹有個防風雪的空間,再鉆進睡袋里或是穿上所有衣服,將所有的塑料袋夾在衣服內(nèi)層,不透氣但可以盡量保持體溫,感覺冷時吃點東西,想保住小命還是不難做到的。不過如果象華崢嶸那樣什么裝備都丟了,那也真的沒轍了。
在夏秋季,夜間山里的溫度還是很低的,如果衣物和睡袋不慎在渡河或大雨中搞濕,晚上還是很難熬的,假設又因為大雨不能生火,那么,首先,架設好掩蔽所,即使有帳篷,也要考慮到微小的滲漏,畢竟市面上大部分帳篷的防雨能力不是特別好,所以,最好在林間以幾棵樹的樹干為依托拉圈繩子,將小樹枝最好是小竹子整齊的架在上面,堆成屋脊型,上面蓋上大張塑料布,再壓一層竹子。這樣,在下面搭帳篷,可以萬無一失,而且在帳篷外也有點地方可以活動。
如果不方便挖排水溝,在帳篷底下墊幾層竹子效果也很好。然后,絕不能穿著濕衣物鉆睡袋,統(tǒng)統(tǒng)脫光,一般的真空棉睡袋只要不是濕的特別厲害,還是可以保溫的,帳篷里是可以燒氣或酒精爐增加點溫度,但也只是權(quán)宜之計,再不行,用最原始的方式,光著身子抱著你的同類取暖,不要害羞,效果一般還是不錯的。
生火,這幾乎是每個戶外愛好者所必須掌握的最重要技能,對付失溫的最好辦法,先說引火,山民可以輕易的用幾根火柴點著一堆濕木頭,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不大可能做到,辦法是準備一小塑料瓶酒精或者一瓶被煤油浸透的木屑,都很輕便易用;鹪匆惨⒁猓鄮讉一次性火機并且額外準備一盒密封好的火柴以備不測,不要迷信什么ZIPPO。點著以后,注意柴火的架放方式,如果需要長時間無人看守的“過夜火”,辦法是將大木頭整齊排列碼放在火堆正上方只留很小的空隙,這樣通常第二天早上還能看見一點微弱的炭火。采藥的山民沒有帳篷和睡袋,基本上都是這樣蜷縮在“過夜火”邊睡覺的。
疾病、食物和水
疾病
人吃五谷生百病,何況是在條件相對不那么舒適的山里,城里病了可以找醫(yī)院,山里就只能指望自己和同類了。
出門前將各類常用藥品備齊,整理好放在一個小盒子里,注意密封防水。預防為先,山風刺骨,沒事吃點感冒藥預防,吃飯的時候準備點醋或大蒜,對消化系統(tǒng)疾病預防很管用。有條件的話睡覺前燒點熱水燙腳,大大緩解疲勞。注意穿高幫的鞋或打綁腿,預防腳踝受傷。一般來說秦嶺地區(qū)不會有高原反應,不要以為上了3000就會缺氧,這里的所謂高山反應實際是疲勞和心理反應,注意休息就沒事。一旦生病,千萬不要硬挺,該撤就撤,絕不能意氣用事,腳扭傷了,現(xiàn)在有云南白藥噴霧劑,還比較管用,沒有的話用溪水冷敷,而且必須堅持腳部活動,一旦過多休息會更嚴重影響走路。急救繃帶一定要準備,遭野獸襲擊或摔傷大出血,包扎方式也是關鍵,這里不羅嗦了,建議沒事去翻翻急救手冊學著點。
食物和水
出門按計劃食物要帶夠,并且要留有應急的口糧,這是沒說的,不要幻想能和野人一樣到處找野果,秦嶺不是熱帶雨林,一般夏季6-7月份海拔2000M以下某些地區(qū)可以找到食用的野草莓,9-10月份某些低海拔地區(qū)有野生獼猴桃,其他基本無可食用野果,野菜一般也只能見到很少幾種,而且很少,至于某些樹皮草根可不可以吃,我沒研究過。山雞在海拔3000M以下都有分布,經(jīng)?梢砸姷,帶把彈弓還是不難打到的,不過不到萬不得已,不建議傷害它們。某些河段可以見到小魚,不過通常有魚的河段已經(jīng)很下游了,通常也就可以找到村子了。注意觀察河邊的動物足跡,某些地方是它們夜間下山喝水的地方,特別是冬天,小溪封凍,只有很個別的地方有流水,這周圍通常散布各種動物腳印,理論上弄點誘餌挖個陷阱可以設伏,不過這需要充足的等待時間,山民長期準備的陷阱通常直徑1M左右,深2M,內(nèi)壁圍一圈光滑的石頭,動物幾乎無可能爬上來,不過光挖這個陷阱就能累死你,捕獸夾沒有一定經(jīng)驗和能力是搞不好的,有的專業(yè)的“千斤砸”砸死頭大象估計都沒問題,設置起來特費工夫,做繩套的設置地點也很講究,還有,豺和豹子也特別喜歡在這樣的地方伏擊?傊巴庹沂澄镞h比一般人想象的要難的多,而且,不到極端情況還是不要傷害這些動物吧。
經(jīng)常看到北京的山友出行北京附近山區(qū)一般至少都要自帶2L水,這在秦嶺山區(qū)幾乎是沒有必要,春夏秋冬,不管秦嶺南坡北坡還是很容易找到水源的,一般低海拔地區(qū)方便在溪流補給,中海拔的巖壁下面時常有滴水,海拔3000M以上的石海上不難找到石縫中的泉水。在一般寺廟或房屋遺址附近容易找到水坑。當然,有個別地段位置實在不好,還是要動動腦子在附近的山谷里找水,一般也是在石縫中,越往下越好找。水質(zhì)一般沒有問題,不需要凈化。但是積存在水坑里的死水,需要過濾后燒開才能飲用。過濾一般用紗布疊多層,過濾后加點明礬沉淀,去除沉淀后燒開,不過燒開后水有點澀。
裝備和心理
裝備
砍刀,繩子,大張防水布,這些東西一般野營可能用不上,但確實是突發(fā)意外時保命的法寶,也是普通山民的最基本裝備,一個隊視人數(shù)多少帶一到兩套就可以了,。我個人用過的刀具很多,雜七雜八,但覺得最適合秦嶺野外環(huán)境的還是狗腿砍刀,前重后輕,前厚后薄,劈砍極好用力,比一般斧頭都好用,因為是粗用刀,上千的名牌冷鋼庫可銳和十多塊的山民自制刀用起來效果差不多,后者要時常注意防銹就是。繩子,15米就差不多了,過河和降崖時常用,嫌專業(yè)的繩子貴的話就去買建筑隊用的那種,也很耐磨結(jié)實。防水布不建議用塑料布,太不結(jié)實,用雨衣布或油布都可以。這三樣東西結(jié)合起來,棚子,筏子,梯子,擔架,背架,便橋,床,風衣……開動頭腦似乎沒有造不出來的東西。
心理
如果在災難降臨的一瞬間你還沒有掛掉的話,剩下的問題基本是心理生存的問題了,人的肉體不會那么容易死掉,但很容易被相對脆弱的心理問題擊垮。很多情況下,當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處在很不利的環(huán)境下時,要保持鎮(zhèn)定和清醒,遠比平時想象的要困難的多。比如,計劃了大半年的一次登山,突然被暴風雪或洪水所阻擋,很容易產(chǎn)生逆反心理,自然不自然就會想到“人定勝天”。從而容易造成悲劇。再有,如果一個人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找不到了團隊,迷路了,突然的瞬間他會陷入極度的恐懼中,自己能不能走出去,能不能活下來,下一步該怎么辦,不同的人會做出迥然不同的行動,心理崩潰造成悲劇,在山野生活中還是很容易發(fā)生的。所以,為了防止“心理死亡”或“心理瘋狂”這兩種極端,必須在制定出行計劃的時候,詳細考慮好可能會發(fā)生的意外和相應的對策,每個細節(jié)都必須完善的考慮,及早打上心理預防針,還是有一定好處的。
另外,還容易產(chǎn)生的一個問題是團隊問題,一般來說戶外運動不可能有一個人,一伙人組成一個團隊是必然的,在一切順利的情況下也許不會有什么不愉快,可是一旦遇到突發(fā)意外或身處困境時,到底是“人多力量大”還是“你死我活”,就很難說了。所以,一支團隊必須有一個非常堅強的領導核心,出現(xiàn)意外時隊員必須無條件服從,自行其事只會帶來更大的混亂,獨裁,在這個時候一般是有好處的。所以,這就要求領導者必須有合格的山野素質(zhì)。團隊的團結(jié)和統(tǒng)一無比重要。
羅嗦了這么多,只是一些和有限的個人經(jīng)驗和看法,還望補充,具體作起來,可能不象所說的那么簡單,而且也要根據(jù)實際情況具體對待,教條主義要不得,當然用不上是最好了。千萬不要以為看了一些紙面上的東西加上先進的裝備和青春的熱情就可以征服自然,人還是太脆弱了。對于自大,盲目,沖動,個人英雄主義和藐視自然所造成的悲劇,我個人不會表示任何同情。
以上愚見,全當參考,個人還要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加以完善。
今年10月20日至明年4月20日為西藏冬季旅游期。期間,當?shù)芈糜萎a(chǎn)品及相關服務價格比夏季下降約五成,以配合西藏冬季旅游促銷戰(zhàn)略... |
在一些還保留著古風的村落里,人們春耕秋收,面土背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給自足,與世無爭,既有著生生不息的活力... |
|||
在西方國家,每年的10月31日,有個“Halloween”,辭典解釋為“The eve of All Saints'Day”,中文譯作:“萬圣節(jié)之夜”。這一夜是一年中最“鬧鬼”的一夜... |
當空前嚴重的金融危機持續(xù)升級,全球主要央行攜手施行了同步降息。美國、歐盟、英國、瑞士、加拿大和瑞典等央行宣布減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