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旅游> 戶外 > 正文
硬幣的兩面 1995年9月13日
在1986年8月10日之后的第9年,又一幕悲劇在K2上演。在1995年9月13日K2用暴風(fēng)雪狂暴的留下了一支登山隊。6名攀登者全軍覆滅,其中包括那個時代最著名的女性登山家Alison Hargreares。
英國女登山家Alison Hargreares
Alison Hargreaves被認為是上世紀80和90年代最偉大的女性登山家。自1992年Wanda Rutkiewicz消失在干城章嘉后,Alison Hargreares就被世人視為Wanda Rutkiewicz的繼任者。在無氧SOLO珠峰之后Alison Hargreaves把目光對準了K2。
1995年一支登山小隊悄悄的來到K2,這只小隊的靈魂人物就是隊長Peter Hillary和Alison Hargreaves。Peter Hillary是人類登頂珠峰第一人希拉里爵士的兒子,有豐富的攀登經(jīng)驗。
1995年9月12日,Peter Hillary率領(lǐng)的登山小隊已經(jīng)攀登到距離頂峰只有不到400米的地方,頂峰也已經(jīng)觸手可及了。但烏云已經(jīng)開始凝聚,這正是天氣變壞的先兆。面對觸手可及的K2,Peter Hillary毅然決定放棄沖頂,立即撤退。但沒有人響應(yīng),放棄近在咫尺的K2是需要勇氣的事情,Peter Hillary只能獨自下撤,Alison Hargreaves率領(lǐng)其余人準備強行沖頂。Alison Hargreaves并不知道正是她的這個決定不斷葬送了她自己的性命還把整個攀登小隊送入了地獄。
登頂珠峰第一人Edmund Hillary之子Peter Hillary
1995年9月13日,下午6點45分。Alison Hargreaves如愿以償站在了殘暴巨峰的峰頂上,她成為了第5個登頂K2的女性。那一刻天空中晴朗無風(fēng),腳下1000米處翻騰著云海。不知Alison Hargreaves是否知道,云海下方就是暴風(fēng)和寒冷造就的地獄。Alison Hargreaves開始下撤,可惜她沒有回到BC,她消失在K2。她率領(lǐng)的那支小隊也沒有回來,她和她的小隊都被K2留下了。Alison Hargreaves的死因至今不明,后來人們在一個冰瀑下找到了和Alison Hargreaves一起遇難的鮮血淋漓的隊友的遺體。人們推測Alison Hargreaves和她的小隊或許是在結(jié)組下撤時有隊員滑墜將整個繩隊帶入懸崖,也或許是被颶風(fēng)吹起來拋下了懸崖。
1995年9月13日,K2在用一場暴風(fēng)雪留下了6名攀登者之后,天氣即刻好轉(zhuǎn)。Peter Hillary率領(lǐng)的登山小隊除Peter Hillary一人及時下撤幸運的拿到了K2的返程車票,其余隊員都永遠的留在了K2……
1995年悲劇的細節(jié)除Peter Hillary外沒有更多人知曉。以Alison Hargreares的經(jīng)驗應(yīng)該很清楚,在K2惡劣的氣候下攀登者的強行攀登K2的生存率,她也應(yīng)該知道1986年就在他們所處的地方所發(fā)生的悲劇。即便如此Alison Hargreares仍然不顧惡劣的氣候強行沖頂,她為什么會對Peter Hillary的提議置之不理,這些謎團也隨著Alison Hargreares的離開而永遠不會被解開。
在Alison Hargreares遇難之后,和她一起的遇難的攀登隊員的家人就對比Peter Hillary的僥幸逃生,而紛紛指責(zé)Alison Hargreares在9月12日的舉動將整支小隊送入了地獄。而這些指責(zé)也因為Alison Hargreares的離開而變的無足輕重。
在13年后的今天,歐美登山界有很多人依然為那場暴風(fēng)雪而唏噓感嘆。13年前那場在K2的暴風(fēng)雪成就了Peter Hillary的傳奇,也成就了Alison Hargreares。人們都希望Alison Hargreares可以如傳說和電影中一樣,在暴風(fēng)雪中憑一己之力帶回她所率領(lǐng)的小隊?上ВF(xiàn)實總是殘酷的,Alison Hargreares她也只是一個凡人,她和她的小隊最終還是在消失在K2的暴風(fēng)雪中。Alison Hargreares離開時33歲,她給她的丈夫留下了兩個孩子……
三幕慘劇只是K2慘劇的一幕而已……曾有人這樣說過:沒有攀登過K2的人,就沒有資格對K2上發(fā)生的悲劇評頭論足。因為K2就是K2,在K2的攀登者都是這個世界最優(yōu)秀的攀登者,做為一個攀登者,他們的攀登都是值得尊重的。
1998年殉難于道拉吉里的Chantal Mauduit 曾經(jīng)這樣教導(dǎo)初次登山的攀登者:生命永遠是最寶貴的,沒有一座山或一條線路值得我們?yōu)樗鼱奚。在高山上,成功和死亡永遠只有一線之隔。總結(jié)這些悲劇,只是希望我們銘記住那些殉難于K2的攀登者。從一個攀登者的角度來看,殉難于K2的攀登者他們的攀登永遠是值得尊敬的?偨Y(jié)這些悲劇,就是希望悲劇不在發(fā)生。在此次K2發(fā)生雪崩后,我不斷聽到這樣的問話:他們?yōu)槭裁匆实荎2?攀登到底有什么價值這是一個古老而無聊的問題。
攀登者對山和攀登的熱愛,就是攀登者本身的信仰,旁人很難明白。登山很難被人認同,尤其是發(fā)生山難之后。對攀登者而言,攀登風(fēng)險越大,吸引也就越大,這或許就是吸引了如此多的攀登者嘗試K2的原因。
“在攀登所傳載的人類價值中,生是最高的價值。攀登使我們更加認清生命中那些本質(zhì)的要素。但是,死亡永遠都是失!死亡不能被獎勵,至多是吊唁”——《金冰鎬精神》
寫下這些文字的時候,我正坐在院子中,初秋的微風(fēng)刮過頭頂?shù)臉淞郑粗鴺淙~在頭頂慢慢飄落。K2那個冰封的地獄對我只是一個遙遠而抽象的符號,我也無法去想像那距我有萬里之遙的K2是怎樣狂暴的一座山峰。我只能通過電視和網(wǎng)絡(luò)關(guān)注著在K2的救援。最新的新聞是:K2發(fā)生雪崩后,巴基斯坦救援直升飛機已經(jīng)救回了7名幸存者。目前還有4名失蹤者,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的生存可能已經(jīng)不大……我沒有攀登過K2,我沒有資格對8月1日的悲劇指手劃腳。但做為一名攀登者。我卻可以感受那些在K2等待救援的攀登者的絕望和恐懼。閉上眼睛,那些慘劇總是不斷刺痛我的心,我無處躲藏。我無法去揣摩那些嘗試K2的攀登者的心意,他們都是自己的英雄……
從讓黃金周的寶島游遭遇意外波折的臺風(fēng)“薔薇”,到如今華航班機的亂流急墜事件,內(nèi)地游客和臺灣的黃金... |
隨著十一黃金周的來臨,秋色也漸濃了。俗話說“一葉知秋”,又到了賞紅葉的時節(jié),周末不妨駕車出游,看層林浸染,領(lǐng)略秋的韻味... |
|||
在一個國家的文明體系中,博物館文化是其十分重要的一緯。一個日益重視公眾文化權(quán)益的社會,其文化設(shè)施理應(yīng)盡可能消除各種門檻... |
第二屆揚州世界運河名城博覽會暨運河名城專家論壇在江蘇揚州舉行,期間將舉辦嘉賓水上入城儀式、專家論壇等多項活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