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深深色噜噜狠狠爱网站,国产精品视频一区国模私拍,国产91av在线,亚洲乱妇亚洲乱妇无码

  世界上用人骨筑成或作為裝飾的建筑不少,敬畏之余帶著幾分毛骨悚然。而在塞爾維亞南部小城尼什(Nis)有一座“頭骨塔”,是世界上唯一一座用真正人頭骨作成的塔,滿滿記載的都是這個民族的血淚。

  尼什,塞爾維亞第三大城市,也是南部最大的城市,因其位于巴爾干半島中心地段,自古就是連接東西方世界的重要通道,也是巴爾干半島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作為塞爾維亞的工業(yè)城市,小城沒有什么特別驚艷的景點,古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的出生地可能是它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名片”。然而正因其所處的地理位置,戰(zhàn)爭的硝煙從未從這塊土地上散去。二戰(zhàn)時,塞爾維亞南部就是整個歐洲最有骨氣的地區(qū),也是對抗德軍最激烈,犧牲人數(shù)最多的地區(qū)。

  幾乎每一個在塞爾維亞南部出生的孩子,懂事后家長都會帶他們?nèi)ツ崾玻把鲞@里的標志性建筑——頭骨塔。并對孩子說:記住,這是我們祖先的頭骨,他們?yōu)榱俗杂珊秃笕擞行腋5纳顮奚俗约?。土耳其人曾?jīng)用500年的時間試圖征服我們的民族都沒能成功。這里曾經(jīng)發(fā)生過一次慘烈的戰(zhàn)爭……

  13世紀奧斯曼帝國崛起,迅速占領了巴爾干半島,在相當長的時間內(nèi),巴爾干地區(qū)都在奧斯曼帝國的統(tǒng)治之下。19世紀初,塞爾維亞不堪忍受奧斯曼帝國的暴政,舉行了多次大規(guī)模武裝起義,第一次起義(1804-1813)塞爾維亞軍隊兵分四路分別在今天的波黑和尼什與奧斯曼軍隊開戰(zhàn),其中在尼什的一部是最大的一支起義軍。戰(zhàn)爭的轉折點發(fā)生在1809年,1.6萬名塞軍在主帥斯蒂凡·辛杰利奇(Stevan Sin?eli?)的率領下,與4萬奧斯曼軍人在尼什附近的塞加爾(Cegar)展開了殊死決戰(zhàn)。由于力量懸殊,起義軍陣亡4千人,而奧斯曼一方也有一萬人戰(zhàn)死。辛杰利奇將軍引爆彈藥庫欲與敵人同歸于盡,他本人也身負重傷而死。這一舉動更惹惱了奧斯曼軍隊的首領胡爾師德·帕夏(Hurshid Pasha),他下令將所有陣亡的塞爾維亞人頭顱砍下,尸體掏空塞上棉花送回奧斯曼帝國向蘇丹邀功請賞,還用部分砍下的頭顱嵌進由沙石和生石灰筑成的一座高約3米的塔的外表面,將辛杰利奇的頭骨放在了最高處,為的是告訴塞爾維亞人——這就是不聽話的下場!

  奧斯曼帝國為了讓塞人俯首帖耳、永遠屈服,幾乎要窮盡一切手段來昭示自己至高無上的權威,沒想到血淋淋的頭骨塔不僅沒有嚇倒英勇的塞爾維亞人,反而激起了他們更激烈的反抗,最終推翻了土耳其人的統(tǒng)治。

  這座“紀念碑”最初被歐洲人知曉是在1833年,法國詩人阿爾方斯·德·拉瑪廷(Alphonse de Lamartine,1790-1869)路過尼什時,遠遠地看到了矗立在原野中的頭骨塔。他在著作《遠東游記》中這樣描繪:“狂風吹過,風穿過骷髏上的孔洞,如同陣亡的戰(zhàn)士發(fā)出悲哀和痛苦的呼嘯聲……”。

  頭骨塔所在地距離尼什市中心約3公里,我從市中心開車過來,門口就能免費停車。不大的院門口空空蕩蕩,就坐著一個看門人。我問他哪里買票,他指了指我后面的一座小房子,說:你進去出來再買也沒事。

  總覺得不買票怪怪的,還是折回去買了票才踏實。頭骨塔的所在地今天已經(jīng)被開辟成了一處博物館,環(huán)境優(yōu)雅,芳草萋萋,綠樹環(huán)繞,就像今天的尼什小城一樣,看不出一點“恐怖”的氣氛。院里的唯一建筑就是一幢淡黃色的東正教小教堂,仔細看門上還有骷髏的雕塑。似乎在提醒著來者:這里就是頭骨塔。

  塔外門口有一座雕像,就是起義軍首領辛杰利奇。

  頭骨塔造成時并沒有遮蓋,最早是高約35米,寬約14米的一個立方體,每行14個小坑,每個坑里放一顆頭骨,四面共有952顆。隨著風雨侵蝕,一些陣亡將士的家屬偷偷把能辨認出的親人頭骨從塔上取下,即便辨不清也取走一個頭骨安葬。塔上的頭骨越來越少。1878年塞爾維亞從奧斯曼帝國殖民下解放時,塔上還有58顆頭骨。為了掩蓋自己的罪行,土耳其人曾想把頭骨塔遷回國內(nèi),塞爾維亞人堅決反對,因為這是他們民族的血淚,用于提示后輩人不要忘記先人為爭取自由和和平付出的努力。

  1892年,來自貝爾格萊德的建筑師Dimitrie T。 Leko設計建造了今天看到的這座禮拜堂,為民族英雄們遮風擋雨,也讓逝去的靈魂安息。和其他禮拜堂相比,它的面積著實很小,但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頭骨塔給人帶來的震撼著實不能用空間大小衡量。

  走進禮拜堂不算高大的門口,一面觸目驚心的“骷髏墻”撲面而來。墻上能看到的大多只剩下了一個個土坑,少數(shù)土坑里鑲嵌著人的頭骨。

  歲月的侵蝕下,頭骨表面大多有缺損,仔細看上去,能夠清晰地看出頭骨的主人在去世時痛苦的表情。為了保護頭骨塔,四面用防彈玻璃圍了起來,拍照時會稍微有一些影響。

  頭骨塔另一側有一個單獨的頭骨放置在一個玻璃箱里,后面有文字介紹和肖像。從塞爾維亞語上辨認,他應該就是辛杰利奇將軍。

  頭骨塔不僅是尼什的旅游紀念地,今天更是塞爾維亞人祭奠祖先和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這里經(jīng)常有一些人們擺放的祭奠物品,還有像開頭時候帶著孩子前來瞻仰的后人。在他們眼中,這些頭骨的主人是真正的民族驕傲。

  在尼什我曾經(jīng)遇到過一名當?shù)厝耍退钠痤^骨塔的時候,他說:我從小就為自己是一名塞爾維亞人而驕傲,如果沒有祖先的抗爭,這個民族也許早就不存在了。我們的人口雖然不多,但更讓我知道必須勇敢,我的骨子里就有一種越挫越勇的精神!

  最后,也想用法國作家拉瑪廷的游記結束語作為結尾:“我的眼睛和心靈記住了那些勇猛的戰(zhàn)士,他們的頭顱為祖國的獨立鑄成了這座豐碑”。

  ====================

  [作者:沙漠玫瑰]

  環(huán)球旅游達人,旅行體驗師、自由撰稿人、嘉賓主持。已只身旅行過五大洲近50個國家,200余座城市。

推薦閱讀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Copyright © 1996-201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