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風靡全球的電影《茜茜公主》,講述了弗朗茨皇帝和茜茜公主之間的愛情,這可能是19世紀歐洲王室中最凄美的故事,影片體現(xiàn)了高貴的歐洲氣質(zhì),也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前往中歐去走訪電影中的外景地。

霍夫堡宮米蓋爾翼大門對面,是維也納最古老的教堂之一——圣米蓋爾教堂(Michaelerkirche),最早由巴本堡王朝的利奧波德六世(Luitpold VI,1176-1230)于13世紀所修建,起初為一座羅馬風格的教堂,經(jīng)過幾次大火損毀和幾代帝王重建,形成了今天看到的新古典主義外立面,哥特式風格鐘樓和巴洛克式祭壇的混合體。

教堂前小廣場就叫做“米蓋爾廣場(Michaelerplatz)”。1989-1991年考古學家曾在此發(fā)掘出古羅馬軍營的遺跡。公元前16年,古羅馬帝國曾來到這里建立了文多波納城。

教堂上方是意大利晚期巴洛克雕塑家洛倫佐·馬蒂利(Lorenzo Mattielli)于1724年雕刻的“圣米蓋爾戰(zhàn)勝路西法”。路西法曾任天使長的職務(wù),不滿上帝創(chuàng)造人類,更不滿上帝召集天使參拜亞當,就集結(jié)了眾天使發(fā)動“圣戰(zhàn)”,被新任天使長圣米蓋爾打敗。


電影《茜茜公主》,弗朗茨·約瑟夫一世與茜茜公主的婚禮一幕就曾在此取景,但歷史上真實的婚禮是在奧古斯丁教堂舉辦的。教堂內(nèi)部不大,主祭壇1782年由讓·巴普蒂斯特(JeanBaptiste d‘Avrange)整體設(shè)計,同樣也是路西法的主題,后面的“天使戰(zhàn)爭”由卡爾·喬治·梅維爾(Karl Georg Merville)雕刻,下面兩個天使托舉起拜占庭風格的圣母子畫像。



1714年,教堂里安裝了當時維也納最大的巴洛克式管風琴,1986年重修,新加了中間的一組。1749年,年僅17歲的海頓曾在此演奏。1791年12月5日,年僅35歲的音樂天才莫扎特去世,5天后在教堂里舉辦了悼念活動,首次演奏了他未完成的遺作《安魂曲(Requiem)》。

歷史上茜茜公主真實的婚禮,是在皇家教堂舉辦的。
哈布斯堡王朝的冬宮霍夫堡宮是一組龐大的建筑群,外表不起眼的奧古斯丁教堂(Augustinerkirche)就是其中的一部分。1308年,哈布斯堡家族的腓特烈三世(Friedrich III,1289-1330)繼承了奧地利公爵的爵位后開始和他的表哥,上巴伐利亞公爵路德維希四世(Ludwig IV,1282-1347)競爭“羅馬人民的國王”,1322年兄弟倆甚至發(fā)動了戰(zhàn)爭,腓特烈三世落敗被俘,1325年被迫承認表哥的國王地位才被放出來。回到自己的領(lǐng)地,腓特烈三世加強了國內(nèi)建設(shè),1327年出資,請迪特里希·蘭特納·馮·波恩(Dietrich Landtner von Pirn)設(shè)計修建了這座教堂,1339年落成,1634年起成為皇家專用教堂,皇室成員的婚禮基本都在此舉行。包括:1736年洛林公爵弗朗茨和奧地利女大公、“女強人”瑪利亞·特蕾莎;1770年法國國王路易十六(Ludwig XVI,1754-1793)迎娶特蕾莎女兒瑪麗·安東尼特(Marie Antoinette,1755-1793),不幸的是在法國大革命中雙雙被殺;1810年奧地利帝國首位皇帝弗朗茨一世為了和親,把女兒瑪麗·路易斯(MarieLouise,1791-1847)嫁給拿破侖,然而拿破侖并未出席婚禮儀式;1854年弗朗茨·約瑟夫一世與茜茜公主。

教堂入口極不起眼,內(nèi)部和阿爾貝蒂娜博物館已經(jīng)成為一體。1784年,神圣羅馬帝國皇帝約瑟夫二世請修建美泉宮凱旋門的建筑師約翰·費迪南德·赫岑多夫·馮·霍恩伯格 (JohannFerdinand Hetzendorf von Hohenberg)重新修建為三殿式結(jié)構(gòu)。


主祭壇右側(cè)的洛雷托禮拜堂(Loretokapelle)里有一個小小的墓室,用銀甕保存著54位哈布斯堡家族成員的心臟,尸骨安放于皇家墓穴里。此前提到過的圣斯蒂芬主教座堂內(nèi)有72位哈布斯堡家族成員的心臟,斐迪南四世(Ferdinand IV,1633-1654)在遺囑里要求將他的心臟放到代表圣母瑪利亞出生地的洛雷托禮拜堂,從此家族成員的心臟都單獨安放于此,1784年教堂重建時,神圣羅馬帝國皇帝馬蒂亞斯和皇后安娜、斐迪南二世(FerdinandII,1578-1637)三位皇族成員的心臟也遷移至此。

1798年,瑪利亞·特蕾莎最疼愛的女兒克里斯蒂娜去世,丈夫阿爾伯特傷心不已,請意大利新古典藝術(shù)雕塑家安東尼奧·卡諾瓦(Antonio Canova,1757-1822)于1805年制作了金字塔形的紀念碑,上方是克里斯蒂娜的頭像,下面的字“Uxori OptimaeAlbertus”意為“獻給最好的妻子,阿爾伯特”。


作為重要的皇家教堂之一,多位著名音樂家都曾在此演奏。教堂里1785年曾安裝了一架管風琴,1814年舒伯特就曾在此指揮他創(chuàng)作的“F大調(diào)彌撒曲“。1976年由RiegerOrgelbau公司更換今天我們看到的管風琴。

從美泉宮乘地鐵返回,到Karlsplatz站出地鐵就看到了維也納最漂亮的這座巴洛克教堂——卡爾教堂(Karlskirche),它也是阿爾卑斯山以北最重要的巴洛克教堂之一。

1713年,神圣羅馬帝國皇帝查理六世在圣斯蒂芬主教座堂祈禱他的臣民不再受黑死病的災(zāi)禍,以他的主保圣人查理·博羅梅奧(Karl Borrom?us,1538-1584)之名建一座教堂,請負責設(shè)計國家圖書館的奧地利建筑家老費舍爾·馮·埃拉赫(Johann Bernhard Fischer von Erlach,1656-1723)所設(shè)計。而“查理”在德語中意為“卡爾”,就命名了這座教堂。1716年開始動工,老費舍爾去世后他的兒子小費舍爾繼續(xù)建設(shè),1739年竣工,1918年以前一直是帝國的皇家教堂。

老費舍爾設(shè)計了多種不同元素,正面是古希臘神廟風格,入口山形墻上的雕塑表現(xiàn)的是維也納人民抗擊黑死病的情景,上方是圣博羅梅奧的雕像;兩側(cè)邊廂采用了意大利文藝復(fù)興風格;兩根47米的圓柱模仿了羅馬的圖拉真柱,由意大利雕塑家洛倫佐·馬蒂利雕刻,螺旋式雕塑盤旋而上,一根是前米蘭主教卡爾的生涯,另一根是卡爾五世輝煌的一生,象征了強大的王權(quán);銅制的圓頂借用了中國園亭的模樣。主立面門口兩個天使寓意圣經(jīng)兩部分,左側(cè)有蛇的代表舊約,右側(cè)代表新約。




歐洲收費的教堂并不多,卡爾教堂門票8歐,著實不算便宜。主祭壇也由老費舍爾設(shè)計,由雕塑家費迪南德·馬克西米利安·布羅科夫(FerdinandMaxmilián Brokoff,1688-1731)制作完成。祭壇正中央表現(xiàn)了圣博羅梅奧在天使簇擁下駕祥云升天,上面的裝飾中央刻有希伯來文“耶和華”。



兩側(cè)柱子上方雕像是四大拉丁教父,左側(cè)兩位是圣格里高利和圣安布羅斯,右側(cè)兩位是圣哲羅姆和圣奧古斯丁。


抬頭仰望,面積達1250平米的巨幅天頂畫鋪開在直徑25米的橢圓形穹頂上,由奧地利畫家羅特邁爾亞所創(chuàng)作。教堂還修建了一座臨時電梯,供游客登高近距離欣賞畫作,也許這就是收門票的原因。


小小的電梯每次最多只能乘坐3名游客,直達高處的平臺。走出電梯抬頭仰望,穹頂正中央是一群小天使圍繞著代表圣靈的鴿子。


主畫面描繪的是圣博羅梅奧在圣母瑪利亞的支持下為民眾代禱。

斜上方是圣父耶和華和耶穌基督。

四周表現(xiàn)了天主教的神學三德:有信、有望、有愛。

透過窗戶還可以看到圣斯蒂芬主教座堂的鐘樓。


卡爾教堂不遠處就是施瓦岑貝格廣場(Schwarzenbergplatz),為紀念奧地利陸軍元帥卡爾·菲利普·施瓦岑貝格親王(Karl Philipp Fürst zu Schwarzenberg,1771-1820)在與拿破侖的戰(zhàn)爭中取得勝利而建,廣場北側(cè)有親王的騎馬像。

廣場更顯眼的是開闊地上的噴泉,為紀念維也納1873年修通首條山泉管道而建,中央一個大噴泉加上周圍六個小噴泉象征一周七天,最外圈的365個小噴嘴象征一年365天。這項引水工程一直使用到了今天。

噴泉南側(cè)為蘇聯(lián)戰(zhàn)爭紀念碑(Heldendenkmal derRoten Armee)。
1945年4月,蘇聯(lián)紅軍圍攻維也納最終勝利,卻付出了犧牲17000人的慘痛代價。同年7月,同盟國間達成一致,蘇、法、英、美四國將維也納分成4個占領(lǐng)區(qū)統(tǒng)治管理,8月蘇聯(lián)迅速修建了這座紀念碑,當時這里還被命名為“斯大林廣場”。1955年,這四個國家和奧地利政府在維也納美景宮簽署了《奧地利國家條約》,奧地利作為戰(zhàn)敗國獲得了獨立,卻必須向蘇聯(lián)支付1.5億美元的戰(zhàn)爭賠款,次年這里不再使用斯大林廣場的名字,但紀念碑卻被保留了下來。

也許,奧地利人是為了紀念為了解放維也納而亡的將士們,也許是為了警示后人,希望不再有戰(zhàn)爭。
=========================
[作者:沙漠玫瑰]
環(huán)球旅游達人,旅行體驗師、自由撰稿人、嘉賓主持、旅行分享師、跨界自媒體人。已只身旅行過五大洲40余個國家,200余座城市。
2016-2018年新浪V影響力峰會嘉賓,2017&2018年新浪旅游盛典嘉賓,騰訊旅游2017年度最佳合作獎,今日頭條“青云計劃”簽約作者,百家號金牌導(dǎo)師,新浪微博簽約自媒體,微博旅行博主,螞蜂窩攻略作者&達人,窮游精華作者&探路者,攜程旅行家,窮游&途風體驗師,旅游衛(wèi)視嘉賓,秒拍簽約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