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比于華沙來說,波蘭的古都克拉科夫就幸運得多,在二戰(zhàn)中這座城市受到的破壞很小,大多數(shù)的古跡都得到了完好的保存,尤其是那些紅頂或紅頂點綴著綠色銅頂尖塔的建筑群更讓整個城市多了幾分厚重的歷史感。
雖然它已經(jīng)不是波蘭的國都,但那些帶著歲月印跡的東歐建筑,那見證歷史的奧斯威辛集中營,那每隔1小時就會吹響一次長號的圣瑪麗教堂,那克拉科夫老城廣場上著名波蘭愛國詩人ADAM的雕像,還有那窄窄的狹長的街道,依然能讓人感受到克拉科夫曾經(jīng)的繁榮和強大。
如今的克拉克拉科夫已經(jīng)慢慢的褪去悲傷感,渾身上下透露出一股溫馨,一股活力,帶著精致和淳樸吸引了世人的眼球。讓人在不知不覺中喜歡上它,愛上它。
克拉科夫老城
克拉科夫的老城是克拉科夫市中心的歷史區(qū)域,是波蘭最經(jīng)典的老城。老城街道的路面已被流逝的歲月打磨得非常光滑,街道兩邊幾乎都開著各種精致的小店。

對面開過來的復古電車帶著每一位到訪者走進克拉科夫曾經(jīng)的光輝歲月。

道路兩旁是緊密相連帶著滄桑感的老建筑,一面面斑駁的墻壁,寫滿了關(guān)于克拉科夫的故事,里面有很多百年來仍在經(jīng)營的工藝品鋪子。

不一會看到uliusz S?owacki劇院,它就在弗洛瑞安城門旁邊不遠,是一座典型巴洛克風格的建筑,外觀繁復奢華。在1909年以波蘭著名詩人Juliusz S?owack的名字命名,由Jan Zawiejski設計,取代Holy Ghost廣場原址上的14世紀教堂和清真寺。uliusz S?owacki劇院也是克拉科夫第一座裝備電力的劇院,在劇院內(nèi)觀眾可以欣賞大師級指揮的作品,一直以來都是波蘭最重要的舞臺之一。劇院前海有一座花園,在綠草的鋪陳下,各色花兒搖曳多姿,給劇院增添了幾許調(diào)皮和俏麗。

克拉科夫很早以前就開始接納猶太人,所以有專門的猶太人居住區(qū)域——卡齊米日區(qū)域(如今這里已經(jīng)沒有多少猶太人了)。和熱鬧的克拉科夫老城相比,這里幽靜許多,也比較老舊,這里有著濃郁的生活氣息,街頭滿是各種涂鴉,行走其間,宛如置身在在電影里。

到卡齊米日區(qū)域,二手市場值得一去,里面還遺存“二戰(zhàn)”痕跡,如攤頭上有“二戰(zhàn)”時期的頭盔、軍衣、軍帽、軍刀、子彈殼,有收藏愛好的可以去看一看。

循著華貴的馬車,我看到了老城的城墻,克拉科夫老城大部分的城墻被拆掉,只剩下入口這么一段,城墻上掛著五彩繽紛的繪畫,這里仍然是大多數(shù)游客到訪克拉科夫老城的第一站,是皇家之路的起點。

穿過甕城(Barbakan)進入主城門弗洛瑞安門,要知道中世紀時的克拉科夫是被城墻和壕溝包圍的,時代變遷古城墻早已不在,只有這個城門猶存。

通往老城廣場的街道人來人往,比其他地方熱鬧許多。

街道兩邊滿是商店,偶有一些街頭藝人在賣藝,最吸引我的就是這個坐在櫥窗前的漫畫藝人,他所畫的作品很有代入感。

斑駁的墻面絲毫不影響美女的慵懶、隨性和優(yōu)雅,隨意一站就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克拉科夫老城中心廣場集市上最顯眼的建筑莫過于圣母圣殿,它是克拉科夫集市廣場上最雄偉的紅磚建筑物,高80米,建于14世紀,因其不對稱的外觀在舊城區(qū)市集廣場飾演重要角色。這座磚砌哥特式教堂內(nèi)部裝飾為哥特式、文藝復興式和巴洛克式的完美結(jié)合,從墻面的壁畫到穹頂,到祭壇,還有講經(jīng)壇、唱詩班座椅,每一處似乎都在發(fā)出令人炫目的斑斕。但是最珍貴的應該是十五世紀時雕刻家法伊特。施托斯打造的木質(zhì)祭壇。每到整點教堂的鐘樓都有人吹起小號,據(jù)說是12世紀韃靼人侵入波蘭時,一位號手吹響小號以做警報時被敵人射中,從此每天整點在此都會吹起小號以做紀念和提醒,而這也成為了教堂的經(jīng)典節(jié)目。

抬頭望去,兩個不同造型的塔樓一高一低地聳立著,相依相偎。

廣場上人很多,他們或靜靜地坐著沉浸其間,放松自我;或穿梭于廣場的各個角角落落;或悠閑自在的推著兒童車喂鴿子;再加上鮮花攤、咖啡味……這濃濃的文藝味和生活氣息總能不自覺讓人駐足,這樣的克拉科夫,美的很生活,很特別。

廣場上的克拉科夫紡織會館是一座文藝復興建筑,是克拉科夫最顯著的地標之一。不同于圣母升天大教堂的尖銳,它柔順許多,白色和米色交錯的外觀自帶了一份優(yōu)雅和嫻靜。它曾經(jīng)是國際貿(mào)易的主要中心,客商在這里會見,洽談業(yè)務和易貨貿(mào)易?,F(xiàn)在紡織會館下層已改為商場,里頭的攤位售賣琥珀、木盤餐具、波蘭娃娃等各種波蘭民俗手工藝品,而上層則是博物館。

除了熙熙攘攘的廣場,克拉科夫老城還有一些靜謐人少的有趣小街道。

最喜歡就是眼前這幅涂鴉,隨意貼著的英文字,盛開的小花和幾只可愛的小喵,特別逗趣~~

老城不大,用腳即可丈量,但它那無處不在的老建筑卻吸引了世人的眼球。如圣伯多祿圣保祿教堂(左),作為克拉科夫第一座巴洛克式教堂。教堂看起來古樸大氣,又不失優(yōu)雅,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門前的一排圣徒雕像,它們使得教堂多了一種莊嚴和神圣感。

通往皇宮的坡道很長,拉遠了皇宮與百姓生活區(qū)的距離。

曾經(jīng)輝煌的瓦維爾王宮城堡(修建于卡西米爾三世時期,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是波蘭的國家象征之一),是波蘭歷代國王的宮室。瓦維爾宮展出了歷代名家油畫、金銀線壁毯、古老家具、古代兵刃、國王衣飾等。城堡內(nèi)的主教堂陳列著波蘭歷代國王、主教的棺槨,波蘭許多著名歷史人物的靈柩也安放在這里,其中包括著名的波蘭詩人密茨凱維奇、斯沃瓦茨基,以及民族英雄科希秋什科、畢蘇茨基等人。

克拉科夫除了最值得看的老城,還有克拉科夫國家博物館很值得一看。

鎮(zhèn)館之寶是達芬奇的三大人物肖像畫之一:《抱銀貂的女子》。《抱銀貂的女子》是達·芬奇在1490年左右所創(chuàng)作的一幅畫,畫中的女子當時大概十六歲,是當時米蘭具有極大權(quán)力的公爵洛多維科的情婦,在畫里,她懷抱著一只貂,靜靜地看著另外一方,到目前,這幅畫已經(jīng)500多歲了。

真品不能拍照,但是外面有一副可以給游客打卡留念。

漫步老城,用心感受著老城的慢生活,時光也在瞬間停駐在了中世紀。這樣有歷史感的古城,白天總會帶著滄桑和古韻,可是一到夜晚,在燈光的投射下,它卻變得朦朧神秘。

燈光下,老城變得驚艷,那旖旎的燈光仿若是城市的訴說者,它正喃喃低語,用心講述著城市的記憶和時代的印記。

晚上,我們特意選了一家老城很有特色的餐廳miod malina(地址:ul。 Grodzka, 31-021 Krakow, Poland),餐廳在老城一棟老建筑內(nèi),暖色的裝修風格,典雅的設計,眾多裝飾物營造了一種溫馨的情調(diào)。

餐廳烹制的傳統(tǒng)波蘭菜很值得一試,既結(jié)合了精致優(yōu)雅的法國宮廷菜式,又結(jié)合了猶太人安息日菜式的特色,讓人念念不忘。

維利奇卡鹽礦
維利奇卡鹽礦是來克拉科夫必去的一個地方,它位于距克拉科夫十幾公里遠的維利奇卡小鎮(zhèn),是最古老且目前仍在開采的鹽礦之一,也是1978年宣布的第一批12個世界遺產(chǎn)之一。鹽礦巷道全長300多公里,迄今已開采了9層,深度為327米。在礦井下有鹽湖、教堂、博物館、娛樂廳、餐廳、療養(yǎng)院和眾多用鹽礦精雕而成反應宗教和礦工們勞動場面的雕塑。要知道,歷史上這里的鹽礦工人是長年累月生活在礦井下面的。

地板墻上都是實打?qū)嵉柠},燈光打上去晶瑩剔透。

這個維利奇卡鹽礦最稀奇的地方是它下面竟然擁有40個教堂,最深的一個在鹽礦的地下6層270米處,至今未對外開放。開放的教堂中最震撼的是地下110米深處的圣金加公主禮拜堂。教堂的四壁布滿大小浮雕壁畫,這些雕刻作品全部用鹽製成,特別是那華麗的吊燈,掛的居然是鹽結(jié)晶。

難以想象這么大的一個地下教堂居然是三個礦工鑿出來的。

站在這個地下教堂里,我被深深折服了。眼前的一切無法用語言來描述,正如鹽礦門口的宣傳語所寫:“來體驗歐洲唯一的地下朝圣之旅吧”。

鹽礦很好保留了以前棧道等,走在里面,眼前仿佛出現(xiàn)當時鹽工工作生活的場景。

克拉科夫周邊
除了老城和鹽礦,其實科拉克夫周邊也有一些有意思的地方可以玩。我們往周邊前行,一路上風光無限。比起以悠久歷史見長的科克拉夫來說,它們毫不遜色,特別是斯羅莫夫察高地。

這里遠山青黛,樹木蔥郁、山巒起伏層巒疊嶂, 近處綠草如茵,不時有些小木屋錯落其間,好一幅自然風光圖。

不一會,我們來到Wisniczu城堡,白色的城堡已經(jīng)有點年歲了,看上去有些斑駁,但并不妨礙它的美麗。

在里面隨意地逛逛走走坐坐,感受歲月的悠閑~~

Lipnica利普尼察小鎮(zhèn)
跟其他歐洲小鎮(zhèn)一樣,Lipnica利普尼察小鎮(zhèn)也很安靜,這個地區(qū)有許多個世界遺產(chǎn)木教堂,每座教堂各具特色,讓人十分喜歡。這座普通的木教堂叫磚城利普尼察教堂,就是其中一座南部百年木質(zhì)教堂,整個教堂從外到里都是用木頭制作的。

這些木教堂外觀都很簡樸,一點也不起眼,可一走進去,里面卻別有洞天。

木教堂很小,但卻很精致,里面的內(nèi)壁木頭上畫滿了彩色壁畫,圖騰、花草、還有宗教人物,雖然經(jīng)歷了上百年的時間洗禮,依然色彩明麗,讓人嘆為觀止。

這是一幅畫在墻上的《最后的晚餐》。

杜納耶茨河漂流
杜納耶茨河上漂流是當?shù)胤浅>哂忻袼滋厣囊豁楏w驗活動。

船夫都穿著民族特色的馬甲,帶著鑲嵌貝殼的禮帽,撐著長長木頭船槳。

杜納耶茨河是波蘭與斯洛伐克之間的交界,河流的左邊是波蘭地界,右邊則是斯洛伐克,兩岸自然風光很美。

青山帶著清新之氣撲面而來,那未雕琢的自然美讓人流連忘返。

山上的綠色植被很多,已慢慢變成五彩了,看著從眼前慢慢后移的青山,不妨靜下來,慢慢品味波蘭的魅力。

漂流終點是什恰夫尼察小鎮(zhèn)。這是一座與斯洛伐克交界的小鎮(zhèn),被當?shù)厝朔Q之為徒步天堂的休息站。各種形狀的各種顏色的房子建在半山腰,讓整個小鎮(zhèn)都變得靚麗而多彩。

我們是在小鎮(zhèn)上吃的午餐,剛漂流好,此時來一杯啤酒是最好的慰藉。

烤鱒魚是當?shù)刈钣忻牟穗龋V魚來自杜納耶茨河,這種用酸菜和熏排骨制作的湯叫Kwasnica z Zeberkiem,也是當?shù)靥厣?,非常好吃?/p>

下午去著名滑雪之都扎科帕內(nèi)小鎮(zhèn)途中又經(jīng)過一個非常好看的木教堂——圣里奧納德教堂,這是波蘭最著名的哥特木制教堂。

這座百年木制小教堂,完全由木頭搭建而成,連鉚釘都是木頭的。據(jù)說它是14-17世紀羅馬天主教文化的典型建筑代表。

內(nèi)部也都是木頭,木質(zhì)的圣壇,木墻壁,木燈罩,甚至屋頂上的瓦片也是木頭的。

在扎科帕內(nèi)小鎮(zhèn)可以坐纜車上古巴沃夫卡山(Guba?ówka)。

到了山頂俯瞰,能看到整個小鎮(zhèn)的全貌。

山頂居然鋪了厚厚的沙,上面放了一些沙灘椅,可以躺著放松放松心情,欣賞欣賞眼前的美景。

扎科帕內(nèi)小鎮(zhèn)步行街,這里的冬天可是波蘭滑雪勝地,所以很熱鬧。

小鎮(zhèn)上的涂鴉很有個性,很有鏡頭感。

這個小鎮(zhèn)有我非常推薦的一家餐廳:Goralska Tradycja,在這里能吃到傳統(tǒng)的波蘭菜。(地址:ul。 Krupowki 29, Zakopane 34-500, Poland)

餐廳沿襲波蘭人喜歡的風格,整個餐廳木質(zhì)為主,木雕的的屋頂,木桌子和椅子,木柜子……在橘色燈光的映照下顯得特別溫馨,舒服的氛圍讓就餐的人不自覺地放松心情。

柔和的燈光打在窗簾上,簡樸卻又美好,這種感覺不恰是波蘭給人的印象嗎?

到波蘭肯定要點一些波蘭的特色菜,無論是擺盤還是味道都驚艷了我,快愛上波蘭菜了~

克拉科夫并不大,慢慢逛的話,不需要幾天就能逛完整個城市。克拉科夫并不強勢,它總是靜靜地佇立在那里,默默地守候著自己建筑和信仰。克拉科夫并不簡單,它雖沒有光鮮亮麗的外表,卻有著百年沉淀內(nèi)涵,在歷史的洗禮下,它保持著那獨特的氣質(zhì),顯得深沉而迷人。
圖文原創(chuàng):@J調(diào)de華麗,盜圖必究
環(huán)球旅行博主、生活方式自媒體
關(guān)注#J調(diào)旅行嘉年華#,關(guān)注旅行|攝影|美食|酒店|美店,以及一切有美感的生活方式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