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亞美尼亞東部靠近土耳其的邊境的荒野中,有一座亞美尼亞最古老的大教堂-“耶魯魯克大教堂”,這座大教堂是基督教最早進入亞美尼亞的紀念碑,偏遠并不能遮攔他的歷史光環(huán)。
考古認定,該大教堂建于古基督教時代的4-6世紀,是基督教進入亞美尼亞的古老建筑范例,也是中世紀早期最偉大的建筑之一,由于在11世紀時曾經(jīng)大修過的原因,使其能幸存至今。1995年8月25日,耶魯魯克大教堂被列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chǎn)暫定名單中。
2018年6月的一個清晨,我自駕來這里。
這是一處無人管理的遺址區(qū),外面有簡單的圍欄,遺址區(qū)內(nèi)沒有游客,只有一個孤獨的牧人和他的幾頭牛。

黃色的耶魯魯克大教堂孤零零的屹立在荒野中,他經(jīng)歷了1600多年的風霜雨露,顯得蒼老、倔強。很多的石料散落在大教堂的周圍,有些還能看到建筑基礎(chǔ)的輪廓。大教堂四周的綠草中和教堂的墻前,開滿了紅色的野罌粟花,這些漂亮的花朵鮮紅、鮮艷、美麗,在微風中搖曳,像在努力的裝點著著蒼老的大教堂。





大教堂的后面是墓地,遠處100多米外,還隱約能看到有一片倒塌的石建筑的輪廓,從墓地的規(guī)模和周圍倒塌的建筑物能看出,這里應該曾經(jīng)是一個很大的基督教社區(qū)。




大教堂建立在有五-六級臺階的石基礎(chǔ)上,不連續(xù)的地基是其有些扭曲的主要原因。厚厚的石墻圍成的大殿,側(cè)面石門的門柱、柱頭和疊加的門拱、淺浮雕,都帶有明顯羅馬時期的建筑特色。進入教堂內(nèi),里面空蕩蕩的,除了神壇處的拱頂部分外,所有的屋頂都已經(jīng)不存在了。東墻和北墻的窗戶,除照亮大殿外,還具有不同的裝飾元素。有個小門通向神壇后面的小教堂,這里還有比較完整的屋頂,從墻角處放置的宗教器具來看,這里還時長有人前來祈禱。









對于這座教堂,除了年代外,沒有更多的準確的資料,古老、獨特(亞美尼亞的教堂在高加索一代有廣泛的影響,但此教堂的建筑風格和亞美尼亞教堂完全不同)使他在亞美尼亞享有特殊的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