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時起,“吃”在我生活中的權(quán)重提高了。
無論是一碗如漿如糊的白粥,還是米其林三星的餐廳。
一個城市只要有了能讓人惦念的一口吃,就有了靈魂。
尤其是在夜里。
臺灣的夜市是個永遠不會讓人感到寂寞的地方。
走出家門,只要嘴巴可以動,好吃的宵夜就會一股腦的把所有負面情緒從身體中擠出去。
也正因如此,
住在夜市附近,人人都不早睡。
于是我又回到了臺灣。
先上一組圖,這可能是來了這么多次,我拍過最美的臺灣了:






關于行程
Day1 北京-墾丁
Day2 墾丁海洋生物館-社頂公園-恒春老街
Day3 墾丁宅在度假村
Day4 墾丁-臺北
Day5 臺北陽明山-西門町
Day6 淡水-萬里-九份
Day7 野柳-基隆
Day8 臺北-金門
Day9 金門-廈門-北京
墾?。浩叻株幱耆智?/strong>
和大眾印象中“我在墾丁天氣晴”不同,我來墾丁的每一次,都是狂風暴雨。
這次也不例外。
三天中,竟有兩天是雨天。
臺北落地,晴天,乘高鐵一路向南至高雄,天氣轉(zhuǎn)陰。
包車前往墾丁,行至半路,云團中的雨傾瀉而下。
不過雨中的墾丁也有不一樣的玩法,一是回歸室內(nèi),二是尋找雨天獨有的景色。



1。墾丁海生館里入眠
靠海的地方總有海洋生物館,好像是專門為那些到了海邊不能潛水,又想仔仔細細看看海洋生物的人建造的。
冒著暴雨到了墾丁的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這里有兩個過人之處:巨型海藻和夜宿海生館。



巨型海藻在距離大門最遠的世界水域館一區(qū)。巨藻在營養(yǎng)的滋潤下,可以長到60公尺以上,葉片基部的氣囊,可以使海藻向海面上延伸,行程巨大的海底森林景觀。
缸寬10公尺,高10公尺,厚度56公分,在世界水域館的正中心,猶如支柱般佇立著。從三樓向下走,樓梯圍繞巨型海藻缸旋轉(zhuǎn)而下,可以一寸一寸的觀賞這個海中巨無霸。
而有趣的一點是,館中參觀的人大多圍著海豹或其他什么海洋生物去了,巨藻缸前幾乎鮮有人在。不過也正因如此,這里成了整個海洋館最適合打卡拍照的地方。

墾丁的民宿之豐富,在臺灣數(shù)一數(shù)二,而能睡在海洋館里,這還是頭一次。海生館里就有這樣的活動,網(wǎng)上報名之后,下午四點鐘集合,會有專人帶著參觀整個海生館,了解保護海洋動物的知識。
吃了晚餐后,按照提前預定好的區(qū)域,可以選擇睡在海底隧道、白鯨區(qū)、沉船甲板區(qū)、極地水域以及海藻森林。海底隧道是最搶手的區(qū)域,不過這也意味著要和團隊里其他人并排來睡。如果喜歡私密一些的空間,可以選擇海藻森林等冷門區(qū)域。




Tips
地址:屏東縣車城鄉(xiāng)后灣路2號
電話:+88688825678
推薦:在海生館的餐廳可以吃到飛魚炒飯,這是一種可以躍出水面十幾米,在空中停留40多秒的魚。每年三月是臺灣捕獲飛魚的季節(jié),其他季節(jié)可以吃到飛魚干。


2。社頂公園看熒光蕈
臺灣有很多小小的景致,需要用心去找才能看到。比如社頂公園的熒光蕈(xun)。
第一次來恒春,離開時,民宿管家小賴發(fā)給我?guī)讖堈掌?,“這是墾丁只有下很多天雨才會有的熒光蕈,就在社頂公園大街的山上,很久沒去看過了,那幾天竟然忘記帶你去看”。
這一句話,讓我惦記了五年。
想著這份只有下雨天才有的蘑菇,一回到墾丁,我就忙著要去。包車師傅見我如此急迫,便帶著手電筒領我們走進了社頂公園的森林里。

沒想到就在城市里,還有黑到如此不透光的林子呀,如果不是手電筒,完全看不到眼前的路。
要找的熒光蕈,是臺灣最神秘的物種之一。這是一種非常稀有的菌類,只有在雨后,才會發(fā)出幽幽綿綿的熒光。如果不知道的人走在林子里,還以為是從哪里冒出的鬼火。
跟著司機師傅走,他輕車熟路的便找到了熒光蕈的所在,原來這一個蘑菇,竟比指甲蓋還要??!

林子里出奇的安靜,溪水邊的熒光蕈最多,零零散散的分布在每棵樹下,但因為坡度太陡,不好接近。路邊也長了幾顆熒光蕈,數(shù)量雖然不多,但卻是可以近觀的。
幾個攝影愛好者架著三腳架蹲在路旁,屏住呼吸拍攝著。原來有一株長在樹枝上的熒光蕈,正在做“模特”拍著特寫。等了一會,輪到我們了。
小小的熒光蕈,有著特別優(yōu)雅的弧線,它還有個別名叫做熒光小菇(Mycena chlorophos),在希臘文中是綠色的燈。

據(jù)說是在特洛伊戰(zhàn)爭時,阿格麥穆隆王的宮殿里也擺著這樣淡綠色的燈,發(fā)現(xiàn)這中真菌并將之命名的希臘學者,遙想著古代希臘宮殿里的種種風情,把如此浪漫的名字送給了熒光蕈。
Tips
推薦:社頂公園有290多種植物,50多種蝶類,是個看蝴蝶的好地方;運氣好還能碰到許多野生動物,我去的當晚就遇到了野生小鹿,即使就是遠遠的看著,也覺得自然很奇妙。
3。恒春東門外看出火
在烏茲別克斯坦有個地獄之門,1971年地質(zhì)工作者在鉆探塌陷后留下一個巨大的坑,坑中蘊藏著優(yōu)質(zhì)的天然氣。勘測小組的人員在洞口點了把火,想著等里面有毒氣體燃燒盡時再進去勘測。誰知這把熊熊烈火一燒就是40多年,從未熄滅過。
無獨有偶,在墾丁恒春東門城外也有一座“地獄之門”,叫做出火。星星點點的幾堆火,已經(jīng)燒了百年。
出火也是晚上的景色。從公園大門走進去,沒有路燈,剛下過大雨,步道也被水淹了大部分?;鹪谶h處幽幽的燃燒著,帶著天然氣獨有的藍色光,這場景如果是一個人來,估計汗毛都會立起來了。

走到近處看出火,卻有點想笑。原來出火口已經(jīng)被圍起來,旁邊豎了個牌子,上面寫道,“禁止在此燒烤”。
在燃燒了百年的出火口附近吃燒烤,崩爆米花,這也只有隨性的恒春人才能干出來吧。
為了讓后人也有機會看到出火的奇觀,還是多多保護環(huán)境,不要毀壞火苗的好。
Tips
地址:屏東縣東門城外的公路左側(cè)
建議:晚上出火景區(qū)很黑,有狗出沒,記得帶上手電注意安全。
吃在墾?。?/strong>
比起游人熙熙攘攘,被“春吶”負面新聞搞得烏煙瘴氣的墾丁大道,我還是更喜歡到恒春老街走一走。
畢竟這里藏著的,是恒春半島最古早的味道。

五年前一個人來恒春,一天內(nèi)連續(xù)經(jīng)歷了坐錯車,被追尾,被司機忘記等等囧事后,在大雨的夜里,終于到了民宿。民宿管家見我還沒吃飯,下了班騎著機車冒著雨,載我到山下的老街上吃東西。
一碗暖暖的肉羹和一屜蒸餃,讓經(jīng)歷了一天疲憊的我,對這個鎮(zhèn)子重新有了好感。
再次回到恒春老街,我不知道還能不能找到當年那個沒記住名字的小店。

還好足夠幸運,店鋪五年之后仍然開在原地,我在老街的小路上兜兜轉(zhuǎn)轉(zhuǎn),誤打誤撞的又找到了這家店。也是同樣大雨的夜,同樣暖暖的肉羹和蒸餃。

吃到嘴里,味道依舊,那一刻我有些淚目,有些以為一生只回來一次的地方,能夠有機會再回來,真的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了。
記憶讓一座城市變得更有味道。

(1)綠豆蒜
綠豆蒜是恒春在地的特色甜品,看似大蒜的外表,實際上是剝過皮的綠豆。綠豆蒜可熱可冰,一年四季都不會過時,碎冰,粉圓,米苔目,淋上特熬的糖水。

多雨的夏天,街邊的小桌旁,往往比悶熱的屋內(nèi)更涼爽。坐在路邊邊吃邊東張西望,看戴著斗笠的阿公買了綠豆蒜又匆匆離開。
雨中的恒春老街,地上的積水也多了一層色彩。
有時發(fā)呆也是一種樂趣。

(2)洋蔥冰淇淋
因為《海角七號》,恒春鎮(zhèn)被眾人所知,但大家不知道的是,恒春是全臺灣洋蔥最大產(chǎn)地。當?shù)厝藙e出心裁的將洋蔥融入到點心和冰淇淋中,做成了非常有意思的甜品。
試了一份洋蔥樹莓冰淇淋,有樹莓的酸,冰淇淋的甜,卻一點也沒有洋蔥的辣。但冰淇淋含在口中慢慢融化后,卻還能感覺的一絲絲洋蔥的肉。
(3)邱家生魚片
到了海邊,海鮮是不能少的,吃過了墾丁大街上的烤蝦之后,我又去了在后壁湖當?shù)睾芑鸨那窦疑~片。

邱家最有名就是綜合生魚片,三文魚,鮭魚,一大份40片才賣40多人民幣,這個價格放在日料里面,可能連半份都下不來。因為靠著海,味道也是特別的新鮮,鮭魚片厚實,吃起來很有肉的質(zhì)感,入口即化且?guī)еr甜的感覺。

除了生魚片,這里的熱菜味道也不錯,蝦菇排,蒜蓉粉絲,清蒸龍蝦,不添加多余的調(diào)料味,在這里吃到的,都是來自大海的原汁原味。


在店鋪里還掛著我們能吃到的海洋生物分類,從螃蟹到蝦,一應俱全,在等菜的空檔看一看,還能多認識幾樣海洋生物。

Tips
地址:屏東恒春鎮(zhèn)大光路79-51(總店)
到達:公交車后壁湖線到邱家生魚片下車
(4)小杜包子
離開墾丁的路上,司機師傅告訴我他是恒春本地人,我忙問他,如果要推薦你常吃的店,你最會推薦哪里?司機師傅立刻回答,“當然是小杜包子啊,每個朋友來恒春,我都會推薦他們?nèi)コ浴薄?/p>
跟師傅說立刻掉頭,我去買幾個在路上吃吃,五分鐘之后我們就出現(xiàn)在小杜包子門口了。
店里賣的是比手掌還大的包子,服務員動作麻利,僅憑包子皮上點的不同顏色,就能準確的分出十余種餡兒。
我最喜歡的是大肉包,沒有太多復雜的味道,每一口下去都是肉的鮮甜。辣獅子頭和泡菜口味的也很好吃,只不過第一次在包子中吃到這樣的餡兒,還是覺得需要適應一下。
Tips
地址:屏東縣恒春鎮(zhèn)橫公路18-20號
住在墾?。?/strong>
(1)墾丁悠活度假村YOHO Beach Resort
以前來墾丁都是住民宿,這次換了風格,住在了度假村里。特意選了李安導演在拍攝《少年派》時,訓練游泳潛水的那家酒店,叫做YOHO悠活。和墾丁大街上過分的熱鬧不同,這里是很適合享受自己小世界的地方。

度假村是吃貨的天堂,不僅對面就有全墾丁唯一的可可農(nóng)場——阿信巧克力農(nóng)場,就連客房的名字都是叫做巧克力主題旅館,在度假村里每走幾步,就能看到賣冰淇淋或喝下午茶的地方。

巧克力主題旅館的房間抱枕做成了馬卡龍的形狀,墻壁上還有巧克力的圖案。套房里外各有一間大床,能夠很寬敞的睡下4個人。
還有專門的兒童旅館,每間客房的門上都畫了不同的圖案,從甲殼蟲到小兔子,應有盡有。房間里則堆滿了抱枕和玩具,還有小朋友喜歡的榻榻米,不用說孩子了,連我看到,都忍不住跑過去玩一通。

吃早餐的餐廳面對大海,能看到海浪的起伏,和天的陰晴。向下看就是戲水池,大大小小不同種類的泳池,讓大人小孩都能玩的開心,泳池旁還停著一艘達悟族的拼板船。


我自己最喜歡的是阿信農(nóng)場,在這里可以體驗采摘可可果,聞各種香草的味道,跟小鹿互動,還可以看阿士瑪舞蹈。



嘗了生的可可才知道,原來他的味道竟和山竹有九分的相似!只可惜可可是經(jīng)濟作物,烘培成可可豆的價格要比直接做水果更高,所以我們才無緣吃到這么好吃的水果。


酒店的晚上也有很多樂趣,比如電玩城,這是我第一次見到把電玩城開到度假村里。雖然只營業(yè)到晚上九點半,讓人有些意猶未盡,但是除了曬太陽、游泳、看表演之外,還能有一點點回到鬧市的感覺,這是最讓人開心的一點。

在酒店遇到了竹園高中的戶外教學。
十五六歲的孩子們,每天從早到晚,特別有活力的在度假村里走來走去,有些還在門口跳起舞來。
我很羨慕他們身上的這股天真勁兒。
因為我知道,臺灣這一代年輕人的幸福,是上一代人,甚至上上一代不斷抗爭,不斷犧牲的仁人志士所換來的。
社會經(jīng)濟與文化的高度發(fā)展,令到他們有更為充裕的時間去做年輕人喜歡做的事,談戀愛,搞派對,打工掙錢出國玩。
而不是像我們一樣憂慮房價,生活費,無薪實習,低就業(yè)率,出國旅行的各種抵押證明與繁瑣的簽證。
他們顯然比我們要更快樂。因為社會壓力并不完全落在年輕人身上。

Tips
地址:屏東縣恒春鎮(zhèn)萬里路27-8號
到達:高鐵左營站/臺鐵新左營站搭乘酒店接駁車(需提前預約),車程約2個小時
電話:+88869997
服務:度假村提供擺渡車服務(需要提前預約),去墾丁,恒春,海生館都很方便,周末還有到南灣,鵝鑾鼻的公交車次。提前預約,車費從5元到15元不等。
價格:度假村采取一價全包式收費,每間價格中包含了2人的早午晚餐,水療券,接駁車費用、農(nóng)場體驗等項目,度假村各項專案價格、內(nèi)容以度假村官網(wǎng)公告為主。
度假村內(nèi)備有洗衣機、烘衣機及免費脫水機;使用泳池需自備泳衣泳帽及泳具;村內(nèi)可免費使用WIFI。
高雄:濃也是你,淡也是你
說實話,高雄并沒有太多可以玩的地方,它更像是一個中規(guī)中矩的城市,偶爾辦一些可以熱絡全城人的活動。人們在這里生老病死,一輩子不會有太多被游人打擾的機會。
來了三次的我是這樣覺得的。

對高雄最大的印象,就是看林清玄的書,這位佛系的高雄作家,把他最細膩的文字都留給了吃。
他寫《木魚餛飩》:
一個披著寬大布衣,戴著氈帽的小老頭子,推著一輛老舊的攤車,每天凌晨一點鐘敲著木魚在巷口賣餛飩。
木魚的聲音不大,不會吵醒熟睡的人,但對于醒著的人,卻是可以下來吃一口的接頭暗號。
在風雨中品嘗人間美味,完全用精肉做成,不加一點蔥菜的餛飩,就這樣陪林清玄度過了一整年。
于是我對單獨對高雄的吃,生出一份不一樣的情感。

(1)烏魚子
如果要選一個可以代表高雄夜市的小吃,我會選烏魚子,這個因為《舌尖上的中國》而在大陸一炮走紅的滋補佳品。
高雄是烏魚子的產(chǎn)地,因此原本名貴的食材,也可以出現(xiàn)在街頭巷尾的攤販上。
從這點來說,高雄的夜市是其他城市比不了的。
蘋果片配烤烏魚子是我自己在家嘗試的吃法,而在高雄的六合夜市,則來的更兇猛了些:
一片烤烏魚子配一段大蔥一片白蘿卜,烏魚子留在口中的咸腥味被大蔥的辣味所遮掩,最后又被白蘿卜的清淡所驅(qū)散,有趣的吃法,帶著濃郁的層次感。


(2)面線糊
再熱的天氣,吃一碗面線糊就能發(fā)汗了。
點完菜,心急著結(jié)賬,阿婆卻說,“不著急,吃飽再給錢?!?/p>

原本只是普普通通的一句話,在我聽來,卻和大陸餐廳“吃完再付款”聽著有些不同。
可以吃飽,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對自己菜品的自信,因為好吃,再刁難的客戶也會吃到飽。

(3)極渴手搖茶
高雄人嗜甜,喝過一口這里的甜品,每個人都會點點頭贊同這句話。
這對于從前靠海而生,做傳統(tǒng)體力勞動的上一輩來說固然沒錯。但對于已經(jīng)營養(yǎng)過剩,面臨各種肥胖病的新一代人來說,減少糖分的攝入尤為重要。臺灣糖度的劃分,有三分甜、五分甜、七分甜、正常糖和多糖。在店里說“少糖”,其實是七分甜的意思。

喝多了甜膩的杯裝奶茶,去高雄車時路過了一家罐裝手搖茶,叫做極渴。試了用藍藻制成的青梅系列,酸酸甜甜的感覺,比單純的甜膩要好喝太多了。

店里手搖茶的色彩搭配,也都充滿了少女心,紅藜奶蓋,黃金烏龍,統(tǒng)統(tǒng)擺在一起,像是一座小小的藝術(shù)品。黃金烏龍手搖茶的制作用了冰滴的方法,這又和傳統(tǒng)泡茶的方式有所不同了。

店里還提供配送的服務,罐子里加入氮氣保鮮后,可以直接外送到家門口。店員說他們是臺灣首創(chuàng)第一家罐裝手搖茶,而且馬上他們在大陸就要開店了,第一站就是東莞,上海、南京、深圳、廣州、馬來西亞也將陸續(xù)開店。很快在大陸也可以喝到這樣清新的飲料了。
Tips
地址:高雄市新興區(qū)中山一路298號
推薦:手搖茶店門口還有自動售“茶”機,如果不想排隊,可以直接在機器前立等可取

臺北:見山是山,見海是海
臺北不大,但來了許多次都不會膩,很大部分原因,就是因為這里復雜的地勢。
半小時能見山,半小時能親海,山海以外,還有角角落落,籠罩于趣靈的傳說。
曲曲折折間,又有別的城市所無法保留的舊時風味。
有時想想,這便是臺北的好。
1。陽明山的日與夜
陽明山在大陸走紅,大概是因為戴佩妮的《一個人的行李》,提起陽明山,每個姑娘都知道要在這里看海芋,卻不知這里除了海芋,還有非常壯觀的繡球花田。
每年三四月是山上看海芋的季節(jié),五六月則是繡球花的世界了。和海芋不同,繡球花可以長得很高大,照片拍出來,會有種花團錦簇將人包圍的感覺。再“魁梧”的身材,花叢中也會顯得非常嬌小。

陽明山的繡球花田主要在竹子湖一帶,打車上山很方便。繡球花田主要就是用來拍照的,所以這里我主要說一下防坑攻略和一些拍攝指南:
竹子湖一帶最有名的繡球花田是高家繡球花田,如果正常從路口往里走,會先看到一個牌子寫著“往里走,有很大團花?。?!”。這個牌子是高家貼出來的,這時一定要跟著牌子往里走,就會看到大團大團高高的繡球花。

一定強調(diào)這個是因為我剛走進去,就被一個招攬生意的姑娘給叫過去了,買了票走進院里,才發(fā)現(xiàn)根本不是高家繡球花。這里的花雖然也很茂密,但因為都種在平地上沒有層次感,所以拍不出那種被花團包裹的感覺,而且花團的面積很小,最致命的,是我們下午來到時,這片花田已經(jīng)沒有陽光了,最好看的夕陽,都剛好落在里面高家繡球花田的花朵上。

唯一好的一點,是這里每個幾分鐘就會在花叢中噴出水霧,雖然沒有陽光,但可以拍出煙霧蒙蒙的感覺。

迅速拍了照片,往高家繡球趕,門口的小妹估計也有點不好意思,送了兩包花籽給我。
走過一段森林就到高家了,里面的繡球花很有層次的種在了山坡上,為了方便游人拍照,還做了驅(qū)蚊,這樣即使在花叢中穿梭,也不會被咬的很慘了。放一波照片吧~




和花合照,除了走硬派路線的酷女孩,大家就還是穿一些仙仙的衣服來就好了,顏色不要太艷,大紅色就算了,綠色會被葉子的顏色吃掉,可以穿紫色、粉色、藍色或白色,拍出來的效果會很干凈~


從陽明山拍完花,可以搭乘公交到文化大學附近的The Top餐廳一邊吃飯一邊看臺北的夜景。想想文化大學的學生真是幸福的要命,站在體育館外,就能看到整座城市的燈光閃爍,小情侶坐在木椅上,手邊放著酒或奶茶,不用花錢,走出門就能享受到最浪漫的夜晚,也難怪臺灣多才子佳話吧?
想順便吃東西,可以來The Top餐廳,西餐的外觀,竟然也可以吃燒烤和熱炒。要了份茶泡飯吃下去,味道真的很棒!一邊看著夜景,一邊靠在沙發(fā)上小睡。

Tips
1。高家繡球花田
時間:8:00-18:00
2.The Top屋頂上
地址:臺北市士林區(qū)凱旋路61巷4弄33號
電話:02-28622255
注意:餐廳只手現(xiàn)金,臺幣不夠,人民幣也可以,消費人均不到100人民幣
2。西門町走頭街串巷

西門町來了好多次,仍然喜歡這里的氛圍,一種什么都不做,只是漫無目的四處逛的氛圍。
高考一條街,四處貼著金榜題名的考生,跟各種補習班的廣告。走在路上,回頭看看當年的“噩夢”,用過來人的身份,一切汗水和淚水都是過眼的云煙。
西門紅樓,文化創(chuàng)意和同性戀交匯在一起,有匠心獨到的設計,也有酒吧旁高高掛起的彩虹旗。曾經(jīng)的劇院,現(xiàn)在卻變成了靜靜看著好戲的“人”。


每年來西門町都有變化,但不變的是,現(xiàn)代商場和傳統(tǒng)老街總是可以毫無違和的交融在一起。街口永遠燈火輝煌的LED屏上又在掛著最新的電影宣傳,轉(zhuǎn)個街角的清晨,卻還能看到請媽祖過爐的傳統(tǒng)景象。
在西門町,再傳統(tǒng)也不會過時,再標新奇也不會顯得異類,所有的理解的不理解的一切都可以握手言和。


3??床荒伒?a href="http://bzdxx.com/taibei_taibeigugong_3611-lvyou/?from=b-keyword" target="_blank">臺北故宮
臺北故宮是看不膩的,相傳臺北故宮的后山是空的,里面堆滿了精美的展品。臺北故宮每隔一段時間會更換特展的內(nèi)容,可能換上幾年都不會重樣,因為好東西實在是太多。



上一次來臺北,這里的特展是鼻煙壺,這次再來,特展是明清時代最著名的仿畫——蘇州片。在1753到1820年的蘇州山塘街專諸巷和桃花塢一帶,聚集著一批民間作畫的高手,專門以制作假畫為業(yè)。
這些制作精良的假畫,到現(xiàn)在也具有不少藝術(shù)價值。看“清明上河圖”,又摔跤的小孩,有趕路的商人,還有正在拉船的纖夫,古代人的生活,就這樣被原原本本的記錄在了畫上。
看畫師記錄皇宮內(nèi)的生活,才知道原來古人也喜歡瘦臉和美顏,畫師畫像中的貴人,看起來要比對面坐的真人消瘦不少。

臺北故宮精致,就連儲物柜上都貼著花鳥魚蟲。從“朕知道了”系列開始火起來的故宮周邊,也帶動了大陸各個博物館的文化創(chuàng)意風潮,傳統(tǒng)文化通過新的方式活了過來。

吃在臺北:
北方人懂茶的少,對手搖茶的了解更是不多。到了臺灣,真的有種大開眼界的感覺。千千萬萬家手搖茶店,每家的內(nèi)容都不盡相同。
到了這里,需要惡補一些新式茶知識才行:
最傳統(tǒng)的喝茶方式就是沖泡了,在兩岸均相同。而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臺灣大街小巷出現(xiàn)了一款“泡沫紅茶”,用沖泡好放涼的紅茶加入糖漿、冰塊,放在調(diào)酒杯里搖晃。問世之后,便掀起了一股搖搖風。從此出現(xiàn)了手搖茶這一新式飲茶方式。
這成就了臺灣大街上隨處可見的手搖茶店。
(1)鮮茶道手搖茶
路過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時,見到對面的鮮茶道手搖茶店門口排了長長的隊伍,很好奇臺灣的手搖飲料和大陸的有什么區(qū)別,便跟過來買了一杯大陸也有的寒天四季奶青,和一杯招牌福祿FRUIT水果茶嘗嘗。



見門市小哥從茶罐中取,一杯飲料一包茶,挺少看見的真材實料,難怪排隊的人挺多的。
寒天四季奶青中的寒天口感很特別,這是一種紅藻破壁技術(shù)萃取的天然膠體,類似于珍珠奶茶里的珍珠,很有嚼勁,不過是透明狀的,第一次吃感覺很新鮮。配上烘焙過四季春茶沖泡奶茶的口感,是種很奇妙的搭配。
福祿FRUIT水果茶則是使用了雨林認證茶:臺灣綠茶做茶湯,并且加入了新鮮的臺灣當?shù)厮?,喝到嘴里是一種清清爽爽的口感,打開杯蓋,還可以看到大塊的新鮮水果在里面,料很足哦。

排隊時和店里的奶茶小哥聊了聊,原來這家奶茶店還有自己的茶園,從茶葉原料到門市經(jīng)營,是臺灣唯一一家產(chǎn)、銷都整合在一起茶店,在安全上很有保障。

店里的空間設計也很好,有專門吹冷氣的休息區(qū),這在臺灣的手搖店中是很少有的。周圍商圈的白領下樓喝杯奶茶,還能在店里稍微休息下聊聊天。
休息時外面有一區(qū)專門展示各種茶葉,有些像大陸的氣味博物館??梢韵嚷劼効醋约合矚g哪種茶葉,然后再選擇手搖茶的種類,可以說是貼心了。


Tips
地址:臺北大安區(qū)和平東路二段297號
到達:科技大樓站往和平東路步行5分鐘
(2)天下三絕牛肉面
千千萬萬種面,唯獨牛肉面在臺灣被發(fā)揚光大了。
說來令人驚奇,臺灣這片土地上,竟然開了大大小小三萬多家牛肉面店,上自五星級酒店,下至小吃攤,隨處都能吃到牛肉面。
馬英九做臺北市長時,為了搞觀光旅游,在2005年首次舉辦“臺北牛肉面節(jié)”,全市的牛肉面都摩拳擦掌的爭奪最好吃牛肉面之位。
第二年,更是擴大為“臺北國際牛肉面節(jié)”,連國外的牛肉面達人也一聚臺灣比試起來。
一對福州父子打賭,如果在比賽中贏了名次,就在臺北開一家五星級體驗的牛肉面店。
于是有了現(xiàn)在的天下三絕牛肉面。

走進面食館,水晶燈,紅酒架,還有滿墻的臺灣藝人簽名,如果不是看到玻璃窗內(nèi)忙碌的面檔,我真想不到這是一家是牛肉面的店鋪。

點了一份尊爵牛小排面套餐:
牛小排是一頭牛只有6塊的部位,帶骨頭,可以吃到肉的軟韌與牛筋的嚼勁,牛肉配著寬面一口吃下去,有種貨真價實的厚實感。
鹵味也都是當天做好的,牛腱、牛筋、豬耳朵、豆皮、豆干和鹵蛋,比牛肉嚼起來更加柔軟,蘸了湯汁的鹵蛋,是我最愛吃的。
大大的一份,足夠兩個女生吃完。

更新鮮的是,這家店的牛肉面可以搭配紅酒來吃,在整個臺灣應該都算獨一家的首創(chuàng)了。
吃飯當天剛好是周三,店里有紅酒之夜。
叫了一杯智利紅酒,牛肉面的肉厚度好似牛排,跟紅酒搭配在一起,更容易吃出肉的豪放感。
在這樣的餐廳跟家人朋友聚會,牛肉面也能吃出微醺的感覺。

店里的另一個特色是炸排骨,是特別請肉廠專門挑帶骨的里脊前面三段,肉厚且好吃,炸過之后,松軟之中帶著一點點甜味,吃很多塊也不覺得膩。
還有芋泥,主廚把福州菜甜點的精髓也帶了過來。
簡單蒸過的芋頭配上黑糖,吃起來格外有種滋補的感覺。
推薦:半斤半肉的牛肉面配一杯紅酒(600臺幣)、炸排骨、芋泥
地址:臺北市仁愛路四段27巷3號1樓天下三絕牛肉面
剛好老板也在店里,放一張合照~

(3)松餅巴士
西門町是特別值得慢慢逛的地方。這里周末的清晨能看到過爐拜媽祖的傳統(tǒng)景象,也能找到隱匿在巷子中的古著店、潮牌店和網(wǎng)紅甜品店。
淘潮牌的時候,看到一家做成巴士造型的松餅店,叫做松餅巴士Waffle Bus。將傳統(tǒng)的雞蛋仔做成蛋卷皮的樣子,里面加入冰淇淋和各種水果、點心,忍不住走進去來了一個。


店內(nèi)的裝飾都是很適合拍照的設計,里面還原了巴士的內(nèi)部構(gòu)造,有可以拉的吊環(huán),巴士的線路圖,還有很多造型逼真的松餅,好多人來這里拍照打卡呢。


點了份新出的盛夏芒果冰淇淋雞蛋仔,冰淇淋是日本的明治冰淇淋,芒果是臺灣著名的愛文芒果,整個松餅冰淇淋雖然分量很大,但吃下去不會覺得太過甜膩,反而有種清爽的感覺。

坐在店鋪內(nèi)一邊吃,還可以一邊看對面潮牌店進進出出的潮人們。聽說有林俊杰最愛逛的Supreme買手店,里面甚至還有Supreme磚頭和滅火器,是我見到最全的買手店了!

Tips
地址:臺北市萬華區(qū)武昌街二段82巷2弄2號(臺北店)
到達:地鐵板南線(藍線)西門町站6號出口,步行5分鐘(臺北店)
推薦:芒果冰淇淋雞蛋仔、爆爆珠創(chuàng)意水果飲品(口感很奇特,跟之前喝到的飲品完全不同)

(4)雅香石頭火鍋
高中時很喜歡吃一家石板煎肉,和別家不同,這家在烤完肉之后,會在留有肉香的石鍋里直接添湯,而后加入龍須面和豆腐,做成火鍋來吃。沒想到在西門町也遇到了相同做法的店,這才知道,石頭火鍋的吃法,在臺灣已經(jīng)火爆了二三十年。
一路逛著潮牌到成都路上,這里有一家四十年歷史的雅香石頭火鍋,來了臺灣幾次都沒吃過火鍋,這次決定彌補這項空白。

點好菜之后,服務員會用一根長長的筷子將洋蔥、肉品(有魷魚)和秘制的炒醬在鍋中炒熟,火鍋底料炒好之后,加入濃湯,等開鍋后再將其他涮品放進來。經(jīng)過翻炒之后的肉,香味會被鎖在肉當中,經(jīng)過高湯的煮,又吸收了湯的香味,吃到嘴里的層次感比純涮要豐富了很多。

醬汁可以參考老板給出的配方來調(diào),自制的黃金沙茶醬是關鍵。

記得點一份白菜。這可謂是吃火鍋最經(jīng)典的涮品了。
老北京吃火鍋有一個講究,吃清湯時,第一個把白菜下到鍋中,然后是肥肥的羊尾肉,再依次涮其他的菜品。待到吃的差不多了,有些膩的時候,再將白菜撈起來,這時的白菜已經(jīng)吸收了所有涮品的香味,同時又保留著自身的清香。
一口吃下去,既可以解膩,又回味無窮。

Tips
地址:臺北市萬華區(qū)成都路159號(成都路店)
到達:地鐵西門站6號出口,沿成都路走7-10分鐘
此外還有幾家分店,大家可以就近吃:
新北市新莊區(qū)中平路158號2F(新莊店)
基隆市仁愛區(qū)南榮路77號(基隆店)
新北市汐止區(qū)仁愛路180號(汐止店)
(5)樂華夜市
樂華夜市是當?shù)厝顺9涞囊故?。麻油雞,炸豬血,都是超級棒的地道小吃。幾年前被當?shù)嘏笥褞е鴣磉^一次,吃的念念不忘,這次再來。




吃一碗麻油雞。


阿爸芋圓家的招牌是蔗片冰,就像鴨肉扁家只賣鵝肉一樣。走進店里,會有一種意外收獲的驚喜。蔗片冰是用蔗糖熬煮的甜食,是阿爸芋圓家獨創(chuàng)的。滿滿的一大碗,放到芋圓湯里,入口即化,甜而不膩。

一邊吃芋圓,還可以一邊看墻上便利貼寫的話。來這里的多為附近的學生,從初中高中到大學不等。
“希望可以考上同一個大學”
“希望可以帶男朋友一起來吃;希望個子可以長到170”
少年的心思啊,都寫在這一墻的便簽紙上面了。
Tips
地址:新北市永和區(qū)寶平路18巷1號
(6)有有有古早飯
去遼寧夜市遛彎,走進一家招牌已經(jīng)破破爛爛的店。打開菜單,上面寫著推薦菜是古早飯,2007年時曾經(jīng)獲過美食大賽的第一名。
想來這么多年過去了沒有再獲新獎,可能是手藝大不如前了吧?
于是沒抱太大期望,點了碗飯嘗嘗。
吃到古早飯的那一刻,原本已經(jīng)累到說不出話的我腦中炸開了煙花。
這碗看似簡簡單單的飯,配上一塊白肉和一條腌蘿卜,為何如此好吃?
飯中隱隱吃到了一股菜籽香,可能是加了什么了不起的調(diào)味品。
我問了店家,他卻只是輕飄飄的一句,“就是拌了豬油啊”。

這一刻三觀有點崩塌。
以前聽長輩說,貧苦時期吃不起肉,只能把肥肉炸成油,就著油坷垃拌飯吃,那時只覺得老一輩生活艱辛,卻從來沒有人告訴我,原來豬油拌飯這么香?。?/p>
轉(zhuǎn)眼又有些緊張,總覺得如果一直吃下去,這豬油拌飯的味道會成為我變胖路上一去不復返的導火索。
還好住在臺北的日子已近倒數(shù),回到北京,只要再也找不到這么好吃的拌飯,體重還是可以控制住的。

住在臺北:
(1)福泰桔子商旅
剛到臺北的時候,直接住在了西門町。這樣無論是清晨還是深夜,都能近水樓臺的體驗到最地道的西門町。
從地鐵西門站1號口走上來,穿過一條紅色的石廊,就到福泰桔子酒店了。輕便的商旅行酒店,既有單人雙人客房,也有上下鋪設計的宿舍,很適合背包客和年輕人入住。

整個酒店的布局是緊湊型的,房間的顏色明快,設計風格十分清爽,是年輕人喜歡的風格??头績?nèi)的空間不是很大,但是設計的結(jié)構(gòu)卻很實用,床下專門開辟出放行李箱的位置,節(jié)省下不少空間。

從窗口望出去,剛好可以看到總統(tǒng)府和國父紀念館,雖然挨著晝夜不眠的西門町,但是卻一點也不吵鬧。

這幾年大陸自由行的客流量減少,周邊國家客人增多。酒店里進進出出的日韓面孔增加了不少。

酒店地下一層是24小時的輕食區(qū),全天提供自助的面包、牛奶、咖啡和水果。早上起來吃早餐,還能看到隔壁桌的韓國姑娘在吃泡面。不禁感慨,韓國人真的是放不下泡面啊…。。。到了美食天堂臺北,竟然也不忘來一碗。


Tips
地址:臺北市萬華區(qū)中華路1段166-2號
補充:鑒于酒店的環(huán)保理念,客房內(nèi)沒有洗漱用品。如果沒有自己準備,可以在酒店前臺免費領取。
(2)美福大飯店
自桃園機場開放后,松山機場徹底轉(zhuǎn)為島內(nèi)航班航空站,鮮有和大陸直接往來的航班。
不過從臺北飛金門、馬祖、澎湖等等離島,松山機場卻是不二選擇。
出發(fā)金門的前一晚,我住在了距離松山機場只有20分鐘車程的臺北美福大飯店(Grand Mayfull Hotel Taipei),一個臺灣自創(chuàng)品牌的五星級酒店,
酒店的外觀是雙子塔的形狀,離得很遠就知道快到酒店了。

走進大廳,三樓的畫作是臺灣藝術(shù)家劉得浪所畫,以日據(jù)時期作為背景,將自此以后各個時代的標志性建筑列入其中,譬如明治橋、臺北神社、圓山飯店、忠烈祠,以及臺北101大樓,見證了臺北發(fā)展的一點一滴。
以這幅畫為基調(diào),美福還做了茶果酥禮盒,就是禮盒蓋上的這幅圖~將茶葉細末揉入法國頂級的Viron面粉中,包裹當?shù)禺a(chǎn)的洛神美人、玄米桑葚、金萱芒果和金棗烏龍的果干,做成口感層次豐富的佐茶高點,是伴手禮的不錯選擇。


客房的裝飾則充滿了中國風,套房主臥的墻畫上是臺灣藍鵲或小鹿。周末在陽明山上見到了藍鵲,藍色的羽毛即使在林子中也閃閃發(fā)光,特別好看。
房間最有趣的是體感遙控器,可以很直接的用肢體的動作控制電視。如果能在客房里玩幾把游戲,一定很有趣。在中國風的裝飾中不忘納入現(xiàn)在科技感,難怪酒店今年獲得了米其林住宿指南推薦的臺北區(qū)飯店前三名。


酒店的下午茶很有趣,聯(lián)合美妝品牌做了一套“花樣玩美”的美妝盒下午茶。有眼影糖霜餅、炙熱香唇口紅,還有杏桃塔、馬卡龍等等甜品。整個餐廳的布置也都充滿了少女心,放眼望去,都是在這里約會拍照的女孩子。
現(xiàn)在這個主題活動已經(jīng)結(jié)束了,后續(xù)酒店還會推出不同主題的下午茶套餐,都很適合好朋友約會和拍攝美照。


Tips
地址:臺北市中山區(qū)樂群二路55號
到達:33、645、677、208、42、藍26、藍7公交;地鐵文湖線,劍南路站2號出口,沿敬業(yè)二路直走
新北與基?。簴|北季風吹過的痕跡
到了臺北之后,總覺得周圍的城市,只要2個小時內(nèi)能到的,都是大臺北的范圍。趁著周末去了新北和基隆,包了輛車去看看跟臺北的城市截然不同的自然景觀。
女王頭是臺灣旅游業(yè)的一張名片,很早就聽說過,但來了臺北三次,卻一直沒有專門騰出時間。這是野柳最具有代表性的地形——蕈狀石,也就是巖層受到海水數(shù)十萬年浸蝕,形成的狀如蘑菇的石頭。
走進野柳,蕈狀石千千萬,但獨有一顆女王頭,仰著天鵝頸優(yōu)雅的佇立在那里。起名字的人一定非常具有詩情畫意,才能在這些寸草不生的巖石上,相處如此雍容的名字。



從自然環(huán)境來說,野柳并不是一個很適合度假的地方,海邊的夏天,陽光太毒,整個地表沒有任何可以遮攔的地方。戴帽子和防曬變得特別重要,稍有不注意,一天就是火辣辣的疼。
已經(jīng)有四千年歷史的女王頭,自然風化速度越來越快,官方預計還有10-20年,女王頭的頸部就會因為風化而折斷了。如果遇上大地震,強風折斷的時間更是未知。


世界上像這樣的地方還有很多,稍一不留神,我們口中“等等再看”的風景,可能就突然消失了。馬耳他歌佐島的藍洞,在多日的狂風暴雨中崩塌,四川的火花海在九寨溝地震中變成苦海。
旅行雖然不求速度,但是還應該有一份看風景的“決心”,想去的地方盡量早去,這樣才不會留下遺憾。


Tips
地址:新北市萬里區(qū)港東路167-1號
時間:8:00-17:00(第一天來包車司機記錯了時間,到了野柳已經(jīng)關門了,第二天我又特意早來了些,所以是二訪女王頭)
小技巧:跟女王頭合照的人特別多,需要排隊等候,如果不想等可以嘗試借位拍攝,比如把女王頭托在手心上,或者藏在雙手間,錄個短視頻也不錯~

野柳旁邊有一片不用買門票也能進的海邊,地形跟野柳公園里面的一致,但地勢更平緩一些。




2。再會淡水紅毛城
淡水紅毛城見證了臺灣幾經(jīng)易主:
1629年西班牙人統(tǒng)治臺灣,建立了淡水紅毛城,當時稱為圣多明戈城;1642年,西班牙人不敵荷蘭人,在離開臺灣時將城堡拆毀,荷蘭人統(tǒng)治時期,又在原址基礎上建造了更加堅固的安東尼堡。由于荷蘭人發(fā)色偏紅,當時的臺灣人稱其為紅毛番,安東尼城堡也因此被稱為紅毛城。



再來紅毛城,這里和以前又有了不少變化,除了用作展示歷史的博物館,這里還承辦各種攝影展覽。在具有歷史意義的建筑里看一些過去的老照片,格外有味道。



紅毛城的韓國日本游客也比往日多了很多,他們眼中的淡水會和我們有什么不同嗎?

Tips
去紅毛城的路上可以去逛逛淡水老街,里面的阿給和鐵蛋都是當?shù)氐奶厣敿毜膬?nèi)容在第一篇臺灣游記里面寫啦,可以去看看~


3。九份老城的雨夜里
九份已經(jīng)被游客占滿了,可是我還想去看一看。年輕時旅行,總覺得應該去一些小眾的,不為他人所知的地方,甚至在北京都不去長城看一眼。今年初第一次爬了長城,站在城上俯瞰那一刻,才發(fā)現(xiàn)原來再熟悉的地方也有風景。



于是這次來了九份,只為了在紅燈籠下?lián)u搖晃晃的走一走,吃一份九份芋圓看看是不是真的那么好吃。有些地方來過來就是來過了,而沒來怎么也是沒有來。



老城的游客太多,但到了晚上九點后卻又格外的清凈,店鋪一家接一家的關門,游人一車接一車的離開,老城在這個時間才露出了真是的面貌。月光從屋頂瀉下來,在石板路上留下一道道光影。



這里應該是個有女巫的地方吧?
Tips
九份除了芋圓,咖喱魚丸也很好吃哦,咬一口唇齒留香的感覺。

4。萬里老梅綠石槽
從臺北去野柳的路上,會路過一處叫做萬里老梅的地方,這里的人一年四季都能吃到肉粽。包車司機在這里停下來,帶我去看他平常會自己來的海邊,“這里海灘上就有一大片綠草地,這在臺灣是很難得的,拍照很好看,但大多是本地人來?!?/p>
綠石槽是這里最有特色的地貌,這是數(shù)十萬年前火山熔巖冷卻后的火山巖,經(jīng)過時間的風化和海浪侵蝕,逐漸形成垂直于海岸線交錯排列的石槽溝。


每年3-5月時,石槽溝會形成獨特的綠藻景觀,黑色的石頭上會覆蓋出一層郁郁蔥蔥的小絨毛,遠遠看去,充滿生機。
6月末,綠藻已經(jīng)漸漸退去,只有臨海部分還有一點顏色。住在周圍的人們會帶著狗在這里發(fā)呆,閑聊,我很羨慕他們的生活。


5。和平島阿拉寶秘境
相對于人滿為患的野柳,擁有相似地貌的和平島更多了份人文歷史的厚重感。
這顆小小的離島,作為基隆港的門戶,已經(jīng)鎮(zhèn)守了400余年。
自大航海時代,和平島便成為商人與強權(quán)的必爭之地,軍隊也在這里駐守,直到今日,和平島上還能看到軍隊堡壘的遺跡。
西班牙人、荷蘭人,還有離島上的原住民,都曾生活在這片土地上,時至今日,還有許多講著中文的荷蘭人回來尋根。



從地理上來講,和平島可以分為左右兩邊,左邊是海水游泳池(由九孔鮑魚養(yǎng)殖場改建),是整個大臺北地區(qū)三十分鐘車程能夠到達海邊的最佳選擇。
右邊是萬人堆、番字洞、豆腐巖、蕈狀石等獨特地貌,這也是對于基隆,我最最期待的部分。



沉積巖、砂巖經(jīng)過大自然東北季風的切割,形成了獨特的豆腐巖與蘑菇頭的地貌。
一群攝影愛好者守著退潮的和平島豆腐巖,拍到了難得一見的日出。
照片被美國中文網(wǎng)CNN發(fā)現(xiàn),驚為天人,一躍躋身于世界上最美的日出觀測點之一,這座隱藏于寶島臺灣的景色,終于登上了國際媒體版面。
和平島一度名聲大噪。

進入阿拉寶秘境看豆腐巖,需要看潮汐的時間。夏季,下午兩點和凌晨兩點左右是兩個退潮時間,這個空檔,可以沿著小路一路走進海邊。
出于安全和環(huán)保的原因,阿拉寶秘境現(xiàn)在由政府保育。
經(jīng)過重新修繕的秘境,將會以潮間帶生物保護導覽的方式再次出現(xiàn)在世人面前,重新找回人類與海洋的平衡關系。



Tips:
拍攝豆腐巖最好的時間是清晨日出,需要在退潮前走進豆腐巖;下午兩點過去光線剛好是直射的,光筆很大,拍出來的照片會比較硬。
6。阿根納造船廠的日落
在大陸很少能看到阿根納造船廠的信息,這是一個臺灣當?shù)財z影愛好者常去的地方。船廠最初是日治時期一個運送砂礦的碼頭,在日本殖民結(jié)束后,原先運送砂礦的碼頭跟著停擺。閑置后的場地租給美國阿根納公司建造游艇,是以名為阿根納造船廠。
不久之后,美國公司因為經(jīng)營問題推出臺灣,阿根納造船廠廠房隨之停用,時至今日依舊留在這里,成為基隆人的一段回憶。

船廠破舊的景象帶著濃濃的工業(yè)風,不少攝影愛好者都來這里取景。主演《美國隊長》的Chris Evans還專門到這里取景拍攝電玩廣告。

船廠沒有經(jīng)過任何維護,一切都是原樣留在這里。走進來,隨處都能見到崩壞的水泥石柱斑駁的痕跡,房屋的梁柱結(jié)構(gòu)和鋼筋開始有脫落的跡象,在這里拍照需要多注意安全。





Tips
地址:基隆市中正區(qū)正濱路116巷75號
注意:船廠中蚊蟲很多,建議做好防蚊準備
7。正濱漁港的彩色小屋
基隆是攝影愛好者的天堂。只要天氣好,傍晚的時候,正濱漁港的河畔總是擠滿了長槍短炮。
漁港有15棟色彩繽紛的小房子,當?shù)厝朔Q之為“小威尼斯”,像意大利威尼斯的彩色島,也像韓國的甘川洞文化村。夕陽西下,可以將漁船,小房子,河水中的倒影一并拍下。




看到攝影愛好者們都架著三腳架,在鏡頭前拼命的搖動手中的黑卡,才想起來,原來通過搖黑卡的方式減少畫面中某一區(qū)域的進光量,從而達到完美的長曝光效果,這一技術(shù)就是在臺灣率先發(fā)展起來的。
現(xiàn)在大陸的拍攝手法多改成了用漸變減光鏡,但是不同鏡頭使用的減光鏡不一樣,實在太燒錢,能看到搖黑卡這種實惠有趣的方法,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在漁港的15棟小房子里,有一家叫做[圖們咖啡]的店,里面的黑糖牛奶非常好喝,老板去過很多次北京,對大陸的認知很成熟了,在這里喝杯東西,聊聊天很棒。

吃在基?。?/strong>
基隆是個比想象中要好玩很多的城市,不過真正讓我來這兒的原因,是因為打車時計程車師傅的一句話:
“要吃真正好吃的夜市就去基隆廟口啊,臺北的比起來就不算什么了”

走進廟口夜市,真的被這股熱鬧勁兒震懾住了。
和臺北的夜市不同,廟口夜市沒有受到游客的影響,沒有過分繁榮和過分蕭條的情況,本地人的熱情始終是高漲的。
無論是從攤販還是食客的密度上來多,廟口夜市絕對首屈一指。
在這兒吃宵夜是個艱難的抉擇,胃太有限了,只有精挑細選,才能保證在不撐的前提下,最大化吃到的宵夜。

(1)鼎邊銼
銼就是慢慢爬滾的意思,在鼎旁邊銼一圈,一面烤一面蒸,之后下鍋煮,等到米皮自然卷起的時候,一碗鼎邊銼就做好了。
吳記鼎邊銼是廟口最有名的一家,一邊吃著,旁邊的廟門口還在演著布袋戲。雖然閩南話我一句也聽不懂,但是這種熱鬧勁兒卻還是讓人想留一會兒。

(2)三兄弟豆花
在臺灣吃甜品,對于選擇困難癥患者來說是件超難的事情,因為選擇實在太!多!了!三兄弟豆花的菜單上大概列了快一百種甜品。原來幾樣食材的排列組合,竟然可以作出這么多內(nèi)容。
豆花和爆珠都很好吃,店里最獨特的是用檸檬汁做調(diào)料,想吃多少酸,都可以自己來調(diào)節(jié)?;亓?a href="http://bzdxx.com/beijing-lvyou/?from=b-keyword" target="_blank">北京之后,最想念的就是這口豆花了。

(3)阿華炒面
每天從早上十點鐘營業(yè)到第二天凌晨六點的店鋪有多忙?到了阿華炒面我才知道。
炒面店開在廟口夜市一條人不多的街上,卻依然自帶流量。門口排兩隊,一隊堂食,一隊外賣。
為了減少等位的時間,我點了一份咖喱炒面外帶,而后蹲在街角吃完了。

明明只是一份炒面而已,用料卻那么的認真,新鮮的蝦,青口和魷魚,配著很有嚼勁的面條,濃郁十足,很符合像我一樣口重的食客。
塑料袋只敢打開一點點小口,生怕咖喱的味道竄出來,饞煞旁人。

炒面店另一個令人驚奇的是營業(yè)時間無比長,每天從早上十點營業(yè)到隔天早晨六點,看來早餐生意是不做的。
小共們一天三班倒,而那僅剩下的四個小時,也不是用來休息,而是店里用來備料的。
我看的瞠目結(jié)舌,如果北京也有如此敬業(yè)的攤位,我當日日捧場。
推薦:肉絲炒面,重口味可以吃咖喱炒面
地址:基隆市仁愛區(qū)愛四路1之3號
臺北伴手禮:
(1)新東陽
以前覺得南方人不愛吃肉,后來才發(fā)現(xiàn)這個想法完全錯誤。臺灣就是一個吃肉的天堂,除了牛肉面里厚厚的牛肉用料,就連伴手禮都少不了要送肉。
當?shù)厝怂腿猓粋€是豬肉脯,一個是豬肉松,這兩種都是新東陽最拿手的伴手禮。新東陽算是臺灣老字號的食品品牌了,就像在哈爾濱提起老鼎豐,在北京提起稻香村是差不多的概念。所以即使大陸團客減少,不少游客店倒閉,這里依然開的紅火,因為本地人的日常生活離不開新東陽。

在臺灣各處都能看到新東陽的門店,紅色底白字的招牌,地鐵附近和機場里也有不少。對于游人而言,回大陸之前一起在這里掃掃貨,伴手禮的問題就都解決了。

新東陽的招牌產(chǎn)品是肉干,不僅有多種口味的豬、牛肉干,還有很多現(xiàn)烤、厚切、薄脆片等不同口味的豬肉干。不止有肉,新東陽還賣臺灣各處的特產(chǎn),臺中的太陽餅,高雄的烏魚子,以及自有品牌的鳳梨酥禮盒和綠豆糕系列。

試吃了幾種鳳梨酥:土旺來酥、果粒鳳梨酥,才知道原來純鳳梨做成的鳳梨酥,口感會比較酸甜有厚實纖維,而我們在市面上吃到的鳳梨酥,一般都會加入冬瓜來中和口感。

帶了點新東陽的伴手禮在路上吃,冰凍后的綠豆糕是我最喜歡的味道了。

(2)安達窯
逛九份,遇到一處特別好看的路燈和招牌,看了很久才讀出了上面的繁體字,寫的是安達窯。后來繼續(xù)往山上逛,看到了兩家正在營業(yè)中的安達窯,店面走的是文藝古樸的風格。

回到臺北,永康街附近閑逛時,又看到了這家店面,這次終于走進來看了看,原來賣的是陶瓷生活用品。


和店員聊了,才知道原來臺灣也有自己的“景德鎮(zhèn)”,在新北市的鶯歌區(qū),安達窯也是來自這里。
相較大陸的瓷器,這里的瓷器在技法上基本相似,但花紋卻都是臺灣特有的保育動物,用櫻花鉤吻鮭逆流溯溪代替鯉魚躍龍門,用黑面琵鷺代替國畫里的花鳥,帶著濃濃的臺灣特色。

店里有不少設計師設計的精致茶具,自成一派風景。還有很多生活化的陶瓷茶具,技法遵從于青瓷、汝窯、定窯,但價格實惠,從幾十塊人民幣的小動物擺件兒,到幾百塊的陶瓷生活用品都有。

可能是受到臺灣文創(chuàng)的影響,茶具的設計上多了不少機靈的巧思。一些茶壺蓋兒上用小動物做了裝飾,比如抱著茶蓋兒的松鼠,和泰國最近很火的陶瓷戒指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喝茶的年輕人應該會很喜歡這款茶具。


金門:這么近,那么遠
臺灣自由行最熱那會兒,交通迷們特別喜歡研究到臺灣的交通方式。
除了常見的飛機之外,用“小三通”航線的方式坐船至臺灣離島,再從離島飛/坐船至臺灣島,一直是我最想嘗試的。
這次專門從臺北飛到金門,再從金門坐渡輪到廈門,終于滿足了我的小小好奇心。

殊不知,從金門到廈門的短短十公里,卻用了五十年的時間:
1992年,福建省提出了“兩門對開,兩馬先行”的“小三通”構(gòu)想,其中兩門是指大陸的廈門和臺灣的金門,兩馬是指大陸的福州馬尾港和臺灣的馬祖。
2000年,臺灣批準的“小三通”規(guī)定,凡涉及金馬地區(qū)滿6個月以上的居民,可以申請赴對岸觀光、旅游與從事商務活動;大陸地區(qū)人民需經(jīng)由金馬地區(qū)親友或旅行社。
2001年1月,金門縣長陳水一行乘坐“太武號”與“浯江號”抵達廈門和平碼頭;同年2月,廈門“鼓浪嶼”號輪船載著76名金門籍民眾從廈門駛向金門,這是52年來兩岸首次通航。
在當時兩岸被禁止往來的環(huán)境下,“小三通”為通商、通航和通郵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兩岸的貿(mào)易與民眾往來,也漸漸恢復起來。
2008年,在大三通基本實現(xiàn)后,“小三通”的概念漸漸被弱化,卻始終是兩門兩馬的確最便捷的交通方式。
一局游戲都沒打完,渡輪便靠岸了。

1。山后有老宅
時至今日,金門的歸屬仍然存在爭議。
在中國大陸,金門的行政被劃分為福建省泉州市金門縣,站在金門,用微信定位顯示出來的也是在泉州。而實際上金門島為臺灣控制,在臺灣被劃分為金門縣,并設為中華民國福建省政府。
故形成了一島兩縣的現(xiàn)象。
撇開政治因素不談,從金門的民俗風情上來看,卻是和漳州、泉州的完全一樣。
譬如保護神“風獅爺”,在島上的各村路口隨處可見,威風中帶著萌。
再如金沙北端的山后中堡18棟閩南式古屋,也讓人仿若有種到了福建的感覺。


后山村,是因為酒店電視的開屏畫面才找到這里的,紅磚紅瓦的閩南古厝,在這座小島上顯得格外安靜。
整個村落建于光緒二十六年,是整個金門閩南建筑最集中的地方。
紅磚白石雙坡曲,出磚入石燕尾脊,梁雕畫棟皇宮式,土樓木樓還有中西合璧。


民宅的墻體以紅磚貼片,整個建筑形成了色彩感強烈的暖色調(diào),遠遠望過來,特別的引人注目。
稍大一些的古厝,是按照皇宮樣式建造的,木雕、彩繪、石刻、泥塑等民間手工藝品在建筑中隨處可見。



古村現(xiàn)在已經(jīng)被劃為民俗文化村,里面還有供以過夜的民宿。
走進去,村口是幾家賣吃食的小店,村內(nèi)都是整整齊齊的古厝,沒有吵鬧聲,沒有絡繹不絕的游客,有的只是一副歲月靜好的樣子。



住在金門:
(1)金湖飯店+商場電影院
金門島小,島上最好的酒店就是金湖飯店了。酒店2015年開幕,到現(xiàn)在剛運營了不到三年時間,所有設施幾乎都是嶄新的。
酒店就像是專門為游人度假開辟出的空間,娛樂、休息、購物三合一。


酒店門口是小太湖,早上起床,可以看到日出的陽光柔和的打在湖面上。早餐廳的落地玻璃更是緊鄰太湖畔,佐著湖景,享受金門著名的炒泡面、廣東粥、牛肉面和油條。


如果是和我一樣愛睡懶覺也沒關系,一樓當日現(xiàn)做的點心坊人氣[巨蛋面包]、現(xiàn)烤蛋撻、酥餅,都是住客check out時,必買的外帶商品。
房間的床也是格外大,并排睡四個人一點也不會擠,非常適合帶小朋友的家庭出行。

很多大陸游客來這里度假,最大的原因就是可以在金湖飯店隔壁的昇恆昌免稅店購物。尤其是對于住在廈門的人來說,半個小時的渡輪,就可以到金門享受免稅的優(yōu)惠。
店里的牌子很全,一線的國際品牌在這里都有了,折扣也相當不錯,離店之前最后看了一眼,Tod‘s正在打折,但時間實在不夠了,只能心痛的離開。


免稅店的旁邊就是電影院,說來有點羨慕住在金門附近的大陸同胞,想要看一些國內(nèi)沒上映的電影,找個周末來金門就可以了。趁著下映之前我在這里看了《死侍》,未刪減版的實在太有意思了,完全刷新我對超能力系列的認知。

電影院的門口貼了觀影時禁止帶入內(nèi)的食物,從漢堡到鹽酥雞,林林總總列了不下三十種小吃。如果不是來看電影,我差點以為自己正在看菜單呢。

看電影時也不忘了吃,可謂真美食之島了。
Tips:
在免稅店購物時,需要出示入臺證或入金證,所有商品登記好之后,直接在離港碼頭的領取處提貨,建議留出20分鐘用來提貨。
金門島上的夜生活不是很豐富,包括電影院在內(nèi),十點之后基本全部關閉了,夜貓子們需要提前安排好晚上的時間。
金門伴手禮:
(1)家樂福
離開金門的最后一天,剛好遇到了島上家樂福超市熱熱鬧鬧的開業(yè)典禮,于是來這里繼續(xù)采購伴手禮給朋友們帶回去。
比如畫滿了恒春特色地貌的啤酒,帶著枸杞和生姜的麻油雞、花雕雞泡面,內(nèi)含真材實料的滿漢大餐泡面,方便攜帶的面線,以及頗具懷舊情懷的大同電飯鍋。

每年赴臺的游客方向不同,熱門的產(chǎn)品也各有不同。
聽店員說最近幾年日韓游客增多,韓國游客則莫名的鐘愛買這里的牙膏。好奇的走到貨架前一看,竟然就是創(chuàng)自上海的黑人牙膏,更是目瞪口呆,原來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國貨,竟是別人眼中的緊俏貨。


店內(nèi)臺灣特色的食物都放在了金門右手邊的貨架上,為游人辟出了一個專區(qū)。如果不太確定應該帶什么伴手禮回去送人,來這個貨架前看看就一目了然了。


家樂福的結(jié)構(gòu)和國內(nèi)基本一致,一樓以生鮮食品為主,泡面專區(qū)記得多停留會,花雕雞泡面和曾粉超級好吃,回大陸之后就覺得買少了。二樓綜合了各種各樣的生活用品。臺灣的蓋章文化在這兒也得到保留,紙上印一下,原來刻的是遍布全島的風獅爺。



Tips
地址:金門縣金寧鄉(xiāng)伯玉路二段223號
交通:公交紅1/藍1在前厝1站下車
支付:店內(nèi)的商品均免稅,可以使用支付寶和微信支付,購買價格超過500臺幣的商品,可以免費送貨到酒店,還可以提供快遞回大陸的服務,非常方便。
店內(nèi)還有專門的育兒室,帶寶寶來逛超市也很方便。

(2)王大夫一條根
家樂福旁邊,是一座可以體驗一條根文化的古厝。
走在金門的路上,一定會看到寫著一條根的招牌。起初完全不知道是什么,問了才曉得,這是金門特產(chǎn)的一味中藥。可以用作祛風利濕、消瘀解毒,對風濕癥有很好的療效。
相傳是在荷蘭侵略臺灣時,鄭成功為了治療士兵因水土不服患上的關節(jié)炎,而特意尋覓的草藥。后來打敗荷蘭后,士兵們?yōu)榱烁兄x救命的藥草,因其產(chǎn)于金門太武山峰山脈,取名為一條根。



在金門眾多一條根商戶中,王大夫一條根是創(chuàng)辦最早的品牌,已經(jīng)有160余年歷史。家樂福旁的這座古厝,既是店鋪,也是整個王大夫一條根文化的體驗館。
在這里看到了剛從地里挖出來的一條根,還順便體驗了把刮痧。

將王大夫擦倍靈涂在皮膚上,稍過一會就會出現(xiàn)特別清涼的感覺,比平時用的草藥膏和清涼油要持久更多,大概1-2個小時沒有問題。對于久坐以及運動帶來的肌肉酸痛感,擦倍靈都能起到緩解作用,刮痧和推拿時也可以使用,讓藥效更快的進入皮膚中。
吃在金門:
(1)石蚵面線
臺灣吃面線的地方極多,從南到北,各個地方的吃法各有不同。
豬肝面線和大腸面線是夜市最常見的美味,還有不少以雞肉或魚丸為主的面線,用料扎實,吃了非常飽腹。
而我最喜歡的,還是金門的石蚵面線。
跟廈門吃到的面線類似,蚵仔的鮮味配上入口即化的面線,整碗小吃都透露出一股機靈勁兒。
蚵仔本身也不占位,吃完一碗面線,還能留著肚子去夜市里繼續(xù)晃蕩。
對于想要吃遍臺灣的游人來說,最好不過了。

(2)佛手貝
金門是臺灣的一個離島,雖然距離大陸不遠,但文化上卻仍有許多不一樣的地方。
十里不同俗,在吃上體現(xiàn)的特別明顯。
比如佛手貝,又叫做龜足,這種長在潮間帶和巖石縫中的貝類,像極了龜爪。
對于臺灣而言,只有在金門才能吃到。
因此不少臺灣人會在周末從本島飛到金門度假。

周五的晚上來這兒,街邊沒有什么開門的店鋪,從酒店下山一路向北走,也只見到了兩間在營業(yè)的餐廳,且都是人滿為患。
越小的地方越適合過生活,下了班,如果不想在家做飯,去餐廳吃吃,也多不過是熟悉的那幾家,難免遇到朋友,喝點酒聊聊天,一頓飯也會吃的熱熱鬧鬧的。
點好菜,等飯好的空檔,出門在古厝前和鄰居的小男孩打球。兩只球,五個人一人一次投著,天從紅色變成藍色,最后變成黑色,出了一點汗,老板跑過來喊我們回去吃飯了。
在這個只有5萬居民的小小島上,可以找到孩童時的快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