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于阿諾河南岸半山坡上的米開朗基羅廣場, 是佛羅倫薩最受游客歡迎的景點之一。站在廣場上,整個文藝復興之城恢弘的全景盡收眼底。 一年四季每天從早到晚這里都不缺游客的身影, 天氣晴好的黃昏,坐在西面臺階上等待日落的人更是密密麻麻。

但每年數(shù)以萬計的游客中,卻只有極少極少一部分注意到, 廣場東面有一個鳶尾花園。這里是意大利鳶尾花協(xié)會的總部, 里面種植著一千五百多種鳶尾花, 還每年舉辦國際鳶尾花比賽。 可許多在佛羅倫薩居住了十年八年的中國朋友都不知道它的存在。大家都說廣場附近有玫瑰花園啊,很多游客都會去的, 沒聽說過有什么鳶尾花園! 可是玫瑰花園距離廣場還有幾分鐘路程, 鳶尾花園的大門跟廣場可是零距離??! 這也不怪他們,因為花園只在花季開放, 每年開放時間連一個月都不到,自然很少人注意到啦! 因為天氣原因,每年開放時間稍有區(qū)別,2018年是4月25日到5月20日,免費開放的哈。

一年大多數(shù)日子里,這只不過是一個占地兩點五公頃的長著橄欖樹的山坡, 橄欖樹林的盡頭可以望見河對岸佛羅倫薩老城區(qū)參差錯落的紅屋頂,還有包圍著這座古城的連綿群山。 只有在每年4月底5月初, 仿佛魔術般,橄欖樹下忽然似有無數(shù)斑斕的彩蝶飛舞,那是迎風綻放的鳶尾花。

每年這短短的二十多天里花園中到處是語言難以描述的妙曼對比:春天豐茂純凈的新綠與五彩繽紛的花朵的對比, 橄欖樹干的蒼老遒勁與鳶尾花瓣的嬌柔輕盈的對比, 幽靜雅致的花園與遠景的輝煌的佛羅倫薩古城的對比。。。。。。

佛羅倫薩與鳶尾花有著很深的淵源。佛羅倫薩在意大利語中叫FIRENZE,意思是百花之城, 其城徽就是一朵鳶尾花。 據(jù)說從前阿諾河附近的山谷里開滿了一種白色的鳶尾,中世紀的佛羅倫薩人就在紅色底色上畫出這種白色鳶尾的形象作為城徽,后來又改成了現(xiàn)在的白底紅花的樣子。雖然這個標記經常被叫為百合花,但實際上是鳶尾, 現(xiàn)在我的IPAD輸入法里打“鳶尾花”三個字時還會跳出金色的這個標記。


有不少朋友告訴我,他們只見過紫色的鳶尾。其實鳶尾花的名字IRIS在希臘語中就是彩虹的意思,比喻其色彩的繽紛多樣。據(jù)說不同顏色的鳶尾也各代表不同的含意:白色鳶尾代表純真,黃色表示友誼永固、熱情開朗,藍色是贊賞對方素雅大方或暗中仰慕,紫色則寓意愛意與吉祥。。。。。。
一千五百多個品種花期有先后,我沒有都遇上。遇上的幾百種也不能一一拍下來,只能選一些在這里跟大家分享了:

























哈哈, 這么一長串, 有沒有讓你們看花眼? 其實,我真的拍得和貼得都非常克制了。

其實我之前也一直不知道這個花園。 我跟她學習過幾次的意大利植物科學畫大師MARIA RITA STIRPE今年五月初在里面開了一個三天的課程, 我才有幸在它最美的季節(jié)來訪。 這樣一個溫柔明媚的季節(jié)里,彩虹般的花海在身邊,輝煌壯麗的佛羅倫薩古城全景在遠處,而我置身其中每天八小時只專心琢磨如何在紙上表現(xiàn)鳶尾的形態(tài)色彩和質感,幾乎忘記了花園外的世界。人生有過這樣幸福的時光,真是一件值得深深感恩的事情。

最后夾帶一點私貨:這是我在家里完成的一幅水彩《鳶尾之舞》。
鳶尾一直是我最喜歡的花卉之一,初中時學?;▔镉袔锥渥仙S尾,最普通的品種,卻已讓我驚艷不已。 稍微大一點,讀到臺灣女作家張曉風寫的關于另一位女作家席慕蓉的文章(這兩位都曾是我少年時代喜歡的作家),里面有一段叫“好大好大的藍花” :“兩歲,住在重慶,那地方有個好聽的名字,叫金剛玻,記憶就從那里開始。似乎自己的頭特別大,老是走不穩(wěn),卻又愛走,所以總是跌跤。。。。。。有時她(席慕蓉)跌跌撞撞滾到池邊,靜靜的池塘邊一個人也沒有,她發(fā)現(xiàn)了一種‘好大好大藍色的花’,她說給家人聽,大家都笑笑,不予相信,那秘密因此封緘了十幾年。直到她上了師大,有一次到陽明山寫生,忽然在池邊又看到那種花,像重逢了前世的友人,她急忙跑去問林玉山教授,教授回答說是‘鳶尾花’,可是就在那一剎那,一個持續(xù)了十幾年的幻象忽然消滅了。那種花從夢里走到現(xiàn)實里來,它從此只是一個有名有姓有譜可查的、規(guī)規(guī)矩矩的花,而不再是小女孩記憶里好大好大、幾乎用仰角才能去看的藍花了?!?/p>
這是關于鳶尾的文字里我印象最深的一段, 總讓我聯(lián)想起年少有過的類似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