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去過12次泰國的朋友見我在華欣拍的照片,驚艷于那里的美,并對自己12次泰國之行都沒去過華欣而深表遺憾。的確,對大多數(shù)同胞來說,泰國雖是最熟悉的旅行國家,但實在還有太多未被過渡開發(fā)和挖掘的精彩目的地。除了清邁,小城華欣的文藝與清新,也在一簇簇鮮花和斑斕的色彩中,綻放著獨有的浪漫與柔情······?

旅拍樂園 華欣火車站與圣托里尼
365天的好天氣和鮮花簇擁,使泰國成為旅拍首選目的地。4月的泰國艷陽高照,色彩飽和度超高的小城華欣,也迎來了中旅總社、國旅總社、泰國國家旅游局聯(lián)合開發(fā)的潑水節(jié)新線路團。華欣位于泰國中部沿海,與芭提雅隔岸相望。距曼谷200多公里距離,約3小時車程。它被稱作是泰國最傳統(tǒng)的海濱勝地,皇室貴族們每年都會到華欣小住,當今泰皇就長期居住于此地的行宮。


華欣的美,在于它悠久的歷史和備受泰國皇室青睞的尊貴血液。如果我說這樣一座文藝浪漫的火車站,是旅拍打卡勝地的話,相信你一定不會反對。華欣火車站建于1911年的拉瑪六世時期,是泰國最老的火車站之一,更有泰國最美火車站之稱。紅色和檸檬黃的搭配,調(diào)合出優(yōu)雅、簡約和高貴的泰國宮殿氣質(zhì)。而火車站內(nèi)赫赫有名的候車室,居然是在拉瑪六世時從Nakhon Pathom府的Sanam Chan宮搬過來的,當年拉瑪六世就是在這里候車離開華欣回曼谷的。



百年來,小小的車站始終保持著良好的運行,美麗而有序。車站的人并不多,售票處的墻上保留著老式的時刻表,火車到站還靠手動搖鈴報站,趕車的僧侶聞鈴后腳步匆忙······炙熱的陽光并沒讓花兒倦怠,它們努力綻放,簇擁著月臺的站牌。和趕車的旅人相比,我們的步調(diào)更顯緩慢。在這樣優(yōu)雅小清新的車站,一定要慢慢拍。


初遇華欣的清新,居然是古老的火車站。而初遇華欣的浪漫,卻是一個叫做圣托里尼的地方。去之前還以為是同名,到站后很是驚訝,這里居然還真有個人造的小希臘。園區(qū)內(nèi)是個“名不副實”的購物中心,因為面對如此美景,即便再愛購物的姑娘,也無心流連于店鋪,全都一門心思地找美景凹造型去了。


熟悉的白色建筑群內(nèi),彩色的門和熱帶的花兒,真會讓人有身在希臘的錯覺,于是這里當之無愧地成為了華欣最旺的婚紗寫真勝地。我們到訪那天,所有店鋪都在打五折,可我實在沒心思去購物。所有服飾店內(nèi)幾乎無人問津,只有一些冷飲店和咖啡店里顧客盈門。想必所有人的心思都是來這里拍照,拍累了喝一杯涼快涼快,僅此而已。

愛情與信仰 拷汪皇宮與拷龍穴
拷汪行宮位于佛丕府城境內(nèi)的山丘上,是從曼谷去華欣的路途中,華欣周邊最著名的景點。傳說拉瑪四世因鐘愛拷汪山的靈秀氣息,于是在1860年,命人在山頂建起泰國有史以來第一座夏日行宮,并命名為“帕那空奇里”,意即“山中之城”。整座行宮的建筑中泰合璧,獨樹一幟。最吸引游人的是皇室人員禮佛之地———Kaeo Noi寺,以及那座雄踞行宮中心的白色PhrathatChomphet塔。



遠眺行宮,外觀沒有傳統(tǒng)宮殿的金碧輝煌,而是與藍天融為一體的白色建筑,有一種童話城堡的飄渺感。坐小纜車緩緩上山,濃郁的雞蛋花香撲面而來,去往山頂?shù)穆飞希紳M了雞蛋花海,香氣沁人心脾。



美麗的拷汪行宮,還因是周潤發(fā)主演電影《安娜與國王》的取景地而聞名于世。片中周潤發(fā)扮演的國王原型泰王拉瑪四世,是首位引進西方思想的泰國君主。來自英國的女教師安娜應(yīng)邀前往暹羅王宮中做家庭教師,由于東西方文化差異,帶來一系列沖突。而隨著兩人深入交往,逐漸贏得了對方的尊重,并碰撞出愛情的火花。


片中安娜與國王的愛情不得善終,而現(xiàn)實中的拉瑪四世是否真有如此一段情緣,我們更是不得而知。不過,現(xiàn)在拷汪宮內(nèi)的主人,卻是一眾在此地吸收拷汪山靈氣的生靈,猴子便是其中之一。當?shù)厝伺率窃缇土晳T了成群的猴子,像狗狗一樣閑散游逛的它們卻依然是游人的焦點。 這里的猴子并不怕人,有時還會戲弄游人。不被捉弄的秘訣是,首先要保持安全距離,見到它們向自己靠攏,千萬護好手機、包包,帽子或是墨鏡,以防被猴子們有借無還地搶走。必要時,隨身帶點零食,見它們靠近,食物總能抵擋一陣。



有建在山巔的皇宮,也有建在溶洞里的寺廟,泰國的建筑和寺廟,常常令人驚嘆。尤其像拷龍穴這樣的神奇寺廟,令每個到訪者都嘖嘖稱奇。從艷陽高照的拷龍山進入洞中的寺廟,撲面而來的清涼溫度,令通體舒暢。接著便開始了對建在溶洞里的大佛而瞠目結(jié)舌?!斑@么大的臥佛,他們究竟是怎么運進來的?!”大家都像是遇到了人生新難題般思考著,并驚嘆著泰國人對信仰的無所不能。



在位于92米高的拷龍山上,拷龍穴神奇地存在著,它的香火也不差。作為碧差汶里府最重要的一個石窟,里面供奉的佛像上刻有泰王拉瑪五世獻給三世及四世的親筆題字。石窟的洞穴式天然形成的心形,吸引了很多戀人到此許愿。在信仰面前,默默在心中立下對愛的諾言。穴口的光線在正午時正好照射在佛像上,佛的影子映在石壁上,意味悠長。洞內(nèi)陰涼潮濕,常有水珠低落頭頂。在這神秘的洞穴內(nèi),鐘乳石還在佛祖的庇護下,悄無聲息地生長……

手工扎染 做個泰國文藝好青年
一直超喜歡扎染的衣飾,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也可以說,對所有原創(chuàng)手作的東西,我都心懷感激地熱愛著。以至于,這些年來,我并沒幾個像樣的大牌包包,因為我實在太愛印有各種圖案或是畫作的帆布袋。這份熱愛,還體現(xiàn)在我對手作飾品的熱愛。我認為一旦是原創(chuàng)手作,就傾注了作者大量的智慧、心血及情感,如果恰巧作者的喜好與審美正與你不謀而合,那簡直是三生有幸,就像在茫茫人海中覓到了失散已久的親人般幸福。所以原創(chuàng)手作的東西,無論標價幾何,都有它的價值所在。因為任何原創(chuàng)手作,在我眼中,都是無價珍貴。通過一件作品覓一知音,實在美妙!


我們到訪的華欣扎染體驗中心并不大,小小的院子質(zhì)樸簡單,前店后廠再加體驗環(huán)節(jié),對初學者來說也顯得恰如其分。跟三個男人分到一組,于是他們總有諸多理由不干活,四件衣服我都笑瞇瞇地一人承包,反正走哪兒都賢惠慣了的我,并不介意多干點活。很快,四件T恤成功扎完,成衣由胸口發(fā)射出的圓形圖案,色染得猶如星辰大海。當然,四件我都自作主張選了永恒的藍色。畢竟,對扎染來說,藍色才最為純正。


顧名思義,扎染就是將布料扎成某種花樣,浸入染色劑中,解開布料后,自然形成了圖案。扎花有上百種變化手法,充滿創(chuàng)造性和想象力。扎染技藝源遠流長,在我國云南四川、日本名古屋、印度、泰國、非洲都有分布,云南扎染也是我國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泰國的扎染雖遍布全國,但仍以老牌文藝目的地清邁最多,要想成功混跡泰國,做個手作文藝好青年,這門手藝還是有必要學一下的。當然,作為文藝目的地的后起之秀,華欣的扎染體驗,也是不可不去的好地方。



特色水上市場 華欣人的待客之道
著名的避暑勝地華欣,以美麗的風光聞名于世,深得泰國皇室鐘愛。別具一格的建筑和優(yōu)雅寧靜的度假氛圍也吸引了大批游客。這里的步調(diào)緩慢,柔情似水,而最有代表性的,要數(shù)泰國的專屬特色,著名的水上市場。



與傳統(tǒng)的水上市場不同,華欣的水上市場完全是一個專為游客開發(fā)的市場,所以放眼望去都是中文招牌,小販們也大都會說中文。商品幾乎都是泰國特產(chǎn),而非為本地居民提供的生活用品。



水上市場是泰國人的日常,卻是游客眼中最有代表性的遠方。所謂水上市場,就是交易全在水上進行,小販們劃著船叫賣,看上什么,一聲召喚,他們便能從一堆船里輾轉(zhuǎn)騰挪,迅速出現(xiàn)在你的船旁。既然是專為游客設(shè)置的市場,那么出售的,除了泰國的特色食品之外,大多數(shù)便是旅游紀念品。



對初到泰國的游客來說,花花綠綠的海島服飾和草編包、木雕,都是頗具代表性的手信。而對我們這些云游四海的老饕來說,只想在船上吃吃時令新鮮水果,喝上一瓶大象啤酒。吹吹風,感受一下華欣人的待客之道。沒錯,在這里,即便你一臉精明什么都不買,他們也不會前一秒笑容滿面后一秒黑臉白眼。泰國人的待客之道,就是不負微笑之國的盛名。在船上,我第一次吃到如此甜的芭拉······

華欣夜市 不吃不喝也得縱情一捏
離開華欣已經(jīng)一個多月了,但是和同行聊起華欣夜市那晚的泰式按摩老大姐,還是始終念念不忘,那一招一式銘記于心,想起都覺得腳底酸軟,但又因不能隨時去找她,而時常伴隨著深深的憂郁當中。算了,還是不能想她,一想起,總讓人有種失戀般的痛苦。所以我說,到華欣夜市,就算不吃不喝,也必須得找那些泰式按摩老大姐縱情一捏!

坦白講,華欣夜市那晚,并沒有留下什么照片,只因我太專注于逛吃捏。首先第一家著名小吃,就是夜市招牌旁的這家網(wǎng)紅經(jīng)典泰式甜點香蕉煎餅,還好我為了自拍還留下了那么兩張照片??梢钥吹竭@煎餅的分量,貨真價實的香蕉和巧克力醬,分量十足絕不欺客。別問我有多甜,也別告訴我熱量有多大,對白天狠狠流了一天汗的我來說,晚餐只吃一個大煎餅,并不為過吧。再說,誰說文藝青年就不能當街咬煎餅了。

華欣夜市的規(guī)模和所售商品,和曼谷、清邁夜市相比,雖然迷你了很多,卻贏在了不需要摩肩擦踵的人流上。來華欣的歐美游客不像清邁的偏老齡化,反而以年輕情侶和夫妻為多數(shù)。在夜市的一個角落,魚療攤販的幾個大魚缸居然無人問津。同行的伙伴自告奮勇,鬼叫鬼笑地持續(xù)了十五分鐘的一個初級“療程”。我們的笑聲吸引了一對歐美小夫妻,我猜是俄羅斯人。只見女生拼死攥住男生的手,各種喘息尖叫,剛放進去一只腳也開始了鬼叫鬼笑。

笑聲過后,我們找了家泰式按摩,遇到了讓我刻骨銘心的肩頸加足療。雖然此前在清邁已經(jīng)體驗過了刻骨銘心的泰式,但這次的華欣老大姐,確實又刷新了那次。沒錯,你一定要記住也得找老大姐,因為多次經(jīng)驗告訴我,只有老大姐的手法才能讓你刻骨銘心。
也許是華欣的游客并不像清邁、普及、芭提雅那么多,泰式老大姐們也并沒有那么像流水線上的螺絲釘。做起按摩來,也格外用心。一板一眼,頗具形式感,也絕不惜力。關(guān)鍵價格良心,一小時肩頸加足療才40元人民幣。性價比這么高,絕對得來兩個小時的。
離開時,我們已是最后一波客人。接近凌晨的華欣夜市已退去了最后的喧囂,奄奄一息的霓虹燈默默環(huán)抱著心情復(fù)雜的我。我給了老大姐折合一百元人民幣的泰銖,她報以質(zhì)樸的笑容,并說出了帶有濃郁泰國口音的“謝謝”和“再見”兩個中文詞。
這兩個質(zhì)樸的詞,也是我想對她、想對華欣說出的話。
謝謝華欣的日與夜,謝謝華欣的種種美好,謝謝華欣的每個笑臉和每一句薩瓦迪卡······
再見華欣,我們定會再見。

原創(chuàng)文圖/Coco胡波 請勿擅自轉(zhuǎn)載
感謝Coco人像攝影:@路燈攝影
———————————————
Coco胡波
日本沖繩旅游大使、華誼兄弟簽約旅行家、《酒色之途》系列旅行視頻節(jié)目出品人、《睿族》雜志生活方式總監(jiān)、資深旅游媒體人、旅行社簽約體驗師、搜狐金牌作者、新浪微博簽約自媒體、知名旅游博主、知名旅行自媒體人、撰稿人、攝影師,作品常見于《海航》《時尚健康》《潮星》等旅游、生活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