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魯的馬丘比丘和納斯卡地畫太有名,以至于首都利馬都很少受關(guān)注。如果你有一天的時間在首都逗留,一定不要錯過老城區(qū)。
如今我們忙碌的生活被各種手機APP所切割的支離破碎,“碎片化閱讀”占據(jù)了人們大部分在地鐵上,在等車時,在咖啡館里的時間。有多少人還愿意在紙墨飄香中捧起書籍?你是否和我一樣,喜歡在圖書館里靜下心來忘記一切紛擾?

在利馬有這樣一座圖書館,可以滿足你對圖書館的一切想象。
從舊城區(qū)中心的武器廣場步行約5分鐘,就是圣弗朗西斯科修道院(Basílica y convento de San Francisco de Lima /Convento de San Francisco)

整座修道院是西班牙巴洛克建筑的典范,也是利馬眾多教堂中最負(fù)盛名的一座修行場所。皮薩羅征服南美后開始建造,1673年奠基,1774年才竣工。后又經(jīng)多次天災(zāi)人禍,在1970年的大地震中還遭到了很大破壞,如今被開辟成為博物館。

修道院門票15sol,但不能單獨參觀,只能跟隨英語或西語講解員帶領(lǐng)成團入內(nèi)。整座修道院頗有西班牙小城的風(fēng)情,充滿美麗的藝術(shù)氣息。


修道院最值得看的,是它的圖書館和地下墓穴。
進入圖書館,空氣似乎都凝固了,陽光斜斜地從天窗上灑進來,兩側(cè)的書架上整齊地排列著數(shù)不勝數(shù)的古老經(jīng)文。

講解員介紹,這里面大約有藏書2.5萬卷,既有名貴且古老的版本和15-18世紀(jì)的修道院年代記本,也有秘魯印刷時代編輯的一些書卷,更有六千多份羊皮手稿,耶穌會士等大量作品,涵蓋了神學(xué)、哲學(xué)、歷史、文學(xué)、音樂、教會法和傳教法等類別,包括拉丁語、西班牙語、法語、葡萄牙語、意大利語的圣經(jīng)和一些極為少見的語言版本。
但令人吃驚的是,這些書籍都沒有加以防護,依然暴露在空氣中。圖書館內(nèi)不允許拍照,以下圖片來自修道院官網(wǎng)。



1943年,人們在教堂下面發(fā)現(xiàn)了地下墓穴,埋葬了超過7萬人的尸骨。跟隨講解員走進狹窄的地道,格柵下面是精心排列的人骨組合,排列方式雖然頗具藝術(shù)感,卻如同“萬人坑”一般驚悚。墓穴對外開放展覽的部分不足1/10,考古人員相信,地下墓穴通過秘密通道通往其他教堂,甚至還能連通到主教和官員的住所,其規(guī)??上攵?/p>

這些尸骨的主人早已無從查詢,既不知道他們的姓名,更不知道他們的年代,他們?yōu)楹味悸裨嵩谶@里?是因為戰(zhàn)亂?疾???還是自然死亡后一定要埋葬于教堂地下?為何尸骨都擺放的如此整齊?

西班牙語言學(xué)家、文學(xué)家、史學(xué)家拉蒙·梅嫩德斯·皮達爾(Ramón Menéndez Pidal)曾這樣描述修道院:“在西班牙征服的土地上,這是最偉大和最高尚的建筑物”。
開放時間:每天9:00-20:15,教堂7:00-11:00和16:00-20:00
門票:教堂免費,博物館成人15索爾、學(xué)生8索爾、兒童3索爾(須參加博物館內(nèi)英文或西語團統(tǒng)一參觀)
修道院不遠處,武器廣場的正北方,是利馬的總統(tǒng)府(Palacio de Gobierno del Perú/Government Palace),1535年由皮薩羅設(shè)計建造,又叫做皮薩羅府(House of Pizarro),曾是殖民地政府所在地,皮薩羅和西班牙歷任總督都居住于此,1541年皮薩羅在此被殺。當(dāng)時的建筑完全采用了西班牙風(fēng)格,總統(tǒng)府先后歷經(jīng)3次大火,1938年請來波蘭建筑師重建,新樓徹底轉(zhuǎn)為了巴洛克風(fēng)格。每天中午12點在此有換崗儀式。


秘魯國徽呈盾形:盾徽之上為一個綠色枝葉環(huán),盾徽兩側(cè)各有兩面秘魯國旗。盾面左上部是一只金黃色的羊駝,這只蠢萌的動物被譽為“安第斯山脈上走動的黃金”,象征秘魯?shù)膭游锶?;盾面右上部是一棵枝繁葉茂的金雞納樹,象征秘魯?shù)闹参铮ㄉ趾娃r(nóng)業(yè));下半部是一個涌出金幣的金黃色羊角,象征秘魯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礦藏。

教堂一側(cè)的黃色建筑是始建于1939年的利馬市政廳 (Municipal Palace of Lima) ,曾是皮薩羅的私人住宅,現(xiàn)在看到的是20世紀(jì)重建的,市政廳的巨大黑色陽臺和拱廊都帶有濃濃西班牙建筑的風(fēng)格。


而距離總統(tǒng)府也就500米的山坡上,層層疊疊的房屋就是利馬的貧民窟

秘魯物產(chǎn)豐富,生產(chǎn)可可和咖啡,走累了還可以去武器廣場一角的皮斯科酒博物館(Museo del Pisco)小酌一杯,旁邊的巧克力博物館(Choco Museo)里,展出了巧克力的制作過程,游客還可以親手嘗試制作巧克力。





我曾經(jīng)說過,如果你厭倦了生活,就去一個城市的集市看看,柴米油鹽,人生百態(tài),都濃縮于集市嘈雜的氛圍中。

利馬的中央市場(Mercado Central)是當(dāng)?shù)刈钫鎸嵉纳羁s影:擁擠的街道兩旁遍布商店,從衣物到食品應(yīng)有盡有。



許多國外大城市都有中國城(El Barrio Chino/China Town),利馬的中國城與中央市場相連,熙熙攘攘好不熱鬧

不遠處是宗教審判所博物館(Museo de la Inquisició),這里在1570-1820年期間曾作為西班牙宗教審判所。

回到新城區(qū)Miraflores,又是另一番天地,仿佛穿越回了最發(fā)達的繁華都市。坐落于太平洋畔懸崖之上的Larcomar是利馬最大的購物中心之一,商場裝修豪華,購物環(huán)境一流,服務(wù)熱情洋溢,秘魯特色商品琳瑯滿目。


逛累了不如來這里的酒吧喝上一杯,看著一輪紅日徐徐落入太平洋里,結(jié)束愉快的一天。
===================
[作者:沙漠玫瑰]
環(huán)球旅游達人,旅行體驗師、自由撰稿人、嘉賓主持、旅行分享師、跨界自媒體人。已只身旅行過五大洲30余個國家,200余座城市。
2016&2017年新浪V影響力峰會嘉賓,2017&2018年新浪旅游盛典嘉賓,2017騰訊旅游核心自媒體,騰訊旅游2017年度最佳合作獎,騰訊企鵝優(yōu)品首批入駐自媒體人,新浪微博簽約自媒體,微博旅行博主,螞蜂窩攻略作者&達人,窮游精華作者&探路者,窮游&途風(fēng)體驗師,旅游衛(wèi)視嘉賓,秒拍簽約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