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大多數(shù)溫泉從巖石中或地底下冒出來不同,溫泉海灘(HotWater Beach)的溫泉是從沙灘里冒出來的。在這里,無需過多的開發(fā)修葺,每個人只需要動動鏟子,便可享受到依山傍海的地熱溫泉,真是太奇妙了!不過這項活動只有在落潮時才能進行。

到達時,聽當?shù)厝苏f現(xiàn)在正好是低潮期,3點鐘左右就要開始漲潮了。我們趕忙換了衣服,向傳說中的HotWater Beach進發(fā)。到了海灘入口處的商店一看,租一把小鐵鏟居然要花15$新幣,我腦中迅速地閃過一條全新的游泳褲衩、2個m當勞加大套餐、10張明信片、18串羊肉串……在巨大的利益誘惑面前,我毫不猶豫地屈服了。反正看海灘上人那么多,我就不信還借不來把小鏟子。同行的David一伙瑞典人看來也沒打算租鏟子,哼,誰說他們發(fā)達國家的人就不摳門兒啦?依我看,這人在江湖飄,誰都沒鐵鍬。

我們幾人有說有笑來到海灘上,那景色,真是人山人海車水馬龍人聲鼎沸烏泱烏泱……我敢說,此時此刻,全新西蘭人口密度能超過這里絕對的寥寥無幾。不過,這對于冬天去過地壇廟會夏天擠過地鐵一號線的我來說,根本算不了什么;倒是同行的幾位歐洲朋友全都皺了皺眉頭。

還好,David他們很快便融入了一個泡著七八個瑞典人的“瑞典坑”,而像我這樣賦有國際主義和平友誼精神的人,自然也迅速和人家打成了一片——他們這一共租了三把大鐵鍬呢。

要說想給自己挖坑還真不容易,離泉眼太近了不行,燙壞了;離大海太近了也不行,水太冷。依目前的狀況來看,但凡好一點的位置,基本上都已經(jīng)被完全“開采”了,而且坑里還泡滿了人。我拿著把大鐵鍬四處尋覓了半天,也沒挖到合適的。好不容易探到一個溫乎點的,我馬上一通狂挖,可惜最后挖得都快見巖漿了,水也還是那個溫度。

經(jīng)過仔細觀察,我發(fā)現(xiàn),這里的泉心并不是固定從哪幾個地方冒出來,而是瞬息萬變,打一槍換一個地方——這下總算看到希望了!于是我便專找沒人挖過的平地開挖,鏟三下只要水還是冷的就馬上換地方再挖,最后終于在一塊巨大的礁石旁邊,挖出一股暖流。我趕緊趁熱打鐵,一鼓作氣,直接挖出個半米見方,三四十厘米深的水坑,然后一屁股就坐了進去。一股暖意瞬間游遍全身,那感覺真是妙不可言:面朝大海,背靠青山,剛才挖出去多余的泥沙正好成了天然的靠背——我擁有了一個自己的純天然SPA海景沙灘溫泉坑!

沒過多久,那些瑞典人也全都過來了——原來是一個巨浪沖毀了他們的“樂土”。大家手鏟并用,很快又在我周圍挖出了一個新的大坑,這一挖不要緊,居然挖出了一個泉眼,水溫一看就不低,直冒蒸汽。這一下馬上從四面八方涌過來很多湊熱鬧的,這和淘金的原理差不多,哪里有好東西,大家就都往哪湊。人多了雖然略顯擁擠,卻也歡樂,有個德國人,不知從哪里摸出一個雞蛋,用樹杈托著,小心翼翼地放到泉心中央。

當時周圍的人就開始爭論起來,有的說這是個好主意,有的卻說這樣根本煮不熟,我心里也嘀咕了半天:這水要不夠100度應該煮不熟雞蛋吧?大家都滿懷期待地看著它在那冒熱汽的泉水中咕嘟了10多分鐘,最后結(jié)果證明:雞蛋還是沒煮熟。不過日爾曼人這種嚴謹求知的精神,還真是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