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達婺源的次日,當陽光打在旅館木質的陽臺上,我懶洋洋地爬了起來,開啟了悠游婺源的時光。作為徽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徽商的足跡始終是一條主線,它貫穿了婺源的整個旅程。不管是東線的李坑、汪口、江灣、曉起,還是北線的思溪、延村等古村落,人們所駐足流連的,依然是徽商們拼搏了大半輩子所換來的榮譽——那一幢幢屹立百年的黛瓦白墻的高宅深院。余慶堂、百壽花廳、銀庫、大夫第、榮祿第、光啟堂,還有人們津津樂道的滕百萬、俞百萬等等,非富即貴,從中可見一斑。
我行走在思溪村落里圓潤的青石板路上,用腳去感受曾經車水馬龍的輝煌,用手去觸摸斑駁的古墻,感知當年精湛雕琢的余溫,站在明亮的天井里,細細打量那盡顯生活韻味的用具,更喜歡坐在那雕花的太師椅上,用心去聆聽村中智者娓娓道來的歷史。
一幅對聯(lián),一張字畫可以讓你駐足,一塊磚雕,一個門樓可以讓你沉思,一座村莊一條小橋更可以讓你流連忘返。白墻黑瓦,小橋流水人家,看似零亂而又規(guī)整的房屋建筑,錯落有致別具一格,讓整個家族相依相偎相互關聯(lián),彰顯家族團結繁榮的景象。沿溪的騎樓、門前的石凳是村中茶余飯后的聚集地,左鄰右舍圍聚一堂,吃飯嬉笑間,談談時事,拉拉家常,莫過于一天里最輕松自在的一段時光。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Copyright © 1996-201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