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壁面上的精美石雕佛造像,歷經(jīng)七個朝代才最終定型,除了北魏大部分是隋唐時期而建,此后的宋、元、明、清也添加了一些石刻雕像。最叫我稱奇的是洞中的造像題記,大多數(shù)古人的石刻書法是先將石面磨平再刻字,而這里的題記則遁著石勢依石理刻就,僅從這點就可以看出稀奇和表現(xiàn)手法的高明之處。看完造像和題記,我移步往洞中走去,越往里走地勢越高,洞徑也越來越小,洞壁上已經(jīng)沒有石雕佛造像,取而代之的發(fā)育不成熟的鐘乳石。當走到洞底后,見洞中有兩塊大石頭,猶如一條依地而臥的盤龍,也許此洞得名于這兩塊石頭吧。
與蛟龍洞相隔幾米處還有兩個洞:一個叫水簾洞,一個叫張三豐練功洞。我先來到水簾洞,只見從崖上流下來的水形成小瀑布,像水簾一樣掛在洞口,當?shù)厝朔Q此洞為“水簾洞”。這處洞穴既是看洞夫妻倆的生活起居處,也是一處道觀,里面供奉著一尊太上老君的泥塑雕像。我進入洞中經(jīng)過一處水池繼續(xù)前行,已經(jīng)看不出天然的痕跡,基本上是人工開鑿出的洞。走了很長時間仍沒有到洞底,我想這個洞可能是過去的國防工程,或者是防空洞吧。由于時間的關系,我沒有繼續(xù)往里面走,從洞的走向看,我想抱犢寨下的山體差不多是空的。
走出水簾洞來到西側(cè)的張三豐練功洞,這處在懸崖峭壁的洞穴,因沒有路和任何攀爬工具,只能是望洞興嘆。洞口只有木質(zhì)門框,而看不見門,里面究竟有什么不得而知。在張三豐練功洞下方,有尊釋迦牟尼雕像,畫像清晰,栩栩如生,依稀可見朱砂顏色,雖然歷經(jīng)千年風雨,至今依然神韻飽滿。
圖文來自:新浪博主 漂泊一生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