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下的“腦細胞”
每10秒鐘就變換一種顏色
進入展館,參觀者驚奇地發(fā)現(xiàn)“腦細胞”的設計不僅活潑可愛,而且也頗具實用功能。其中一個觸角被巧妙地設計成展館的一個入口,另一個觸角則向外一直延伸到展館門口的小花園。巨大的頂棚撐起了一片與室外聯(lián)通的公共空間,形成一個長條狀的遮陽棚,讓排隊等候的人們免受日曬雨淋。
如果參觀者夜游世博園區(qū),夜幕下的“腦細胞”也決不會讓你失望。展館的三面金屬外墻布滿LED節(jié)能光源,每10秒鐘就變換一種顏色,不斷變幻的燈光色彩自然地融入上海的夜景,讓人們在浪漫的光影氛圍中體驗“腦細胞”的獨特魅力。
在歐洲,比利時享有獨特的地位,不同文化、種族和信仰共存于相對狹小的國土上,這讓比利時成為了一個富饒而富于創(chuàng)造力的國度!澳X細胞”這個結(jié)構(gòu)反映了比利時館的整體設計理念。戴明哲表示,用這種理念描述比利時最為恰當。因為“腦細胞”不僅能象征其歐洲神經(jīng)中樞的獨特地位,還能反映比利時和歐洲豐富的藝術內(nèi)涵以及比利時為人類文明發(fā)展所作的巨大貢獻。
夢幻巧克力工廠
新鮮巧克力被制作成知名的建筑物
跟隨人流在展館內(nèi)漫步,一個夢幻般的巧克力工廠出現(xiàn)在眼前,精彩的巧克力現(xiàn)場制作表演吸引了大量的參觀者。從比利時運來的新鮮巧克力在廚師的手中被制作成知名的建筑物形狀,如上海地標東方明珠、世界奇跡長城等。古老的制作工藝與現(xiàn)代技術相結(jié)合,讓參觀者大飽眼福。每天兩萬五千顆獨立包裝的比利時巧克力恭候參觀者的到來。免費品嘗原汁原味的比利時巧克力,實在是讓人充滿期待的事情。
展館內(nèi)的餐廳、酒吧和貴賓中心,供應各類啤酒,15位米其林星級廚師輪番上陣,為參觀者設計菜譜,并親自掌勺烹飪美味佳肴。
另外,耀眼鉆石秀也將在展廳里舉行。來自世界各地的鉆石設計師們也帶來他們的作品,其中包括十幾位來自中國的設計師。
藍精靈、丁丁
讓人們對比利時文化更感親近
很多來自比利時的卡通人物都深受孩子們喜愛,比如藍精靈和丁丁!端{精靈》最早源于比利時,1958年,化名貝約(Peyo)的比利時漫畫家皮埃爾•庫利福德創(chuàng)造了“藍精靈”這個藝術形象,一推出后便大受歡迎。丁丁則是比利時著名兒童漫畫家埃爾熱創(chuàng)作的漫畫叢書《丁丁歷險記》中的主人公,誕生于1929年。書中的丁丁周游世界,受到世界各地人們的歡迎。為了拉近比利時和參觀者的距離,卡通人物會融入每個展示環(huán)節(jié),在展館的很多地方都能看到藍精靈,他們與孩子們一同玩耍,并為參觀者作向?qū)А?/p>
15輛高約1米類似水滴狀的“碰碰車”在展館中心區(qū)自由地運動,如同移動的展示櫥窗。當它們相互靠近時,會由于磁力的排斥而互相分開。站在周邊的觀眾清楚地看到“碰碰車”里面富有比利時特色的展品,其中還有藍精靈和丁丁的模型呢。
比利時多次舉辦世博會
布魯塞爾因此成為歐洲展會中心
比利時曾多次舉辦過世博會,尤其是1958年布魯塞爾世博會給比利時帶來了深遠的影響。這屆世博會的標志性建筑———原子塔,生動詮釋了當時“科學、文明和人性”這一世博會主題,打動了無數(shù)參觀者的心。1958年世博會是二戰(zhàn)后的首屆世博會,當時歐洲正處于經(jīng)濟復蘇時期,原子塔象征了人類對科技的探索,表達了人類對原子能和平利用的期望。
1958年布魯塞爾世博會共吸引了54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加,其中不乏聯(lián)合國、歐洲共同體等著名的國際組織。世博會結(jié)束后,原子塔被完整地保留下來,逐漸成為比利時的一個標志性建筑,世博會展館也大都被保留下來沿用至今,布魯塞爾因此成為了歐洲展會中心。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