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二宮門”——長春園宮門復建工程昨天(29日)完工,正式向游人開放。
歷史上的圓明園由圓明園、長春園、綺春園三園組成,位于東部的長春園始建于1745年(乾隆十年)前后,初稱“東園”,其宮門設(shè)在南面,專供皇帝出入。宮門區(qū)南起宮門前大影壁,北至臨河眾樂亭,南北長約220米,東西寬約95米,原有建筑面積2750平方米,占地約21000平方米,相當于圓明三園總面積的五分之一。1860年被英法聯(lián)軍大火燒毀后,地面以上建筑基本無存,僅剩下部分建筑臺基、夯土、散水甬路、排水溝及散落的柱礎(chǔ)條石等遺存。1993年,圓明園管理處對長春園山形水系進行了整理,1999年12月將居住此地的21戶居民遷出。
按照《長春園宮門區(qū)保護工程方案》,長春園宮門北邊主要進行遺址保護,盡可能地展示現(xiàn)狀,真正復建的是南邊的大殿、東西朝房、罩子門和大影壁,復建面積達535平方米。據(jù)了解,由于長春園宮門的地基比旁邊清華西路地面低80厘米左右,施工時采用了透水磚。復建后的長春園宮門口按原貌放置了兩只仿制的銅麒麟,盡顯皇家氣派。被仿制的銅麒麟目前存放于頤和園仁壽殿前。
另據(jù)了解,圓明園復建工程的另一個項目——圓明園正覺寺也已修繕了圍墻和地面。正覺寺位于綺春園正宮門之西,是圓明園惟一幸存的古建筑,共有990平方米!笆弧敝,正覺寺天王殿、三圣殿、藏經(jīng)樓、東轉(zhuǎn)角房復建工程將開工,完成后,正覺寺的面積將達到2000平方米,作為博物館對圓明園的文物進行展陳和收藏。
此外,被稱為“大宮門”的圓明園宮門也將進行復建保護,這處工程力爭年內(nèi)動工。
圓明園在海淀區(qū)的海淀鎮(zhèn)之北,有一處占地約5300畝的園林遺址,這里林木繁茂,水泉豐沛,兼具江南和北方風光雙重特色。圓明園有“萬園之園”的美稱,它建成于清朝乾隆年間,原有亭臺樓閣140多處,總面積達3..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wù)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