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幾位北川受災群眾回縣城取東西。當日,四川北川縣城部分受災群眾經特許回家取東西。這是北川縣城自5月20日封城后,撤離群眾首次回到城中。 新華社記者朱祥攝(資料圖)
昨(21)日,早報獨家報道《北川老縣城將在汶川地震周年前試開放》引起網上熱議。老縣城是否應該解禁?解禁后是否可以收取門票?縣城開禁不收門票,但可以設立捐款箱讓憑吊者表達愛心,其捐款用于災后重建、心理援助等多個方面,是較為統(tǒng)一的觀點。北川羌族自治縣政府相關領導表示,做開放方案時,首先考慮遇難者家屬的感受。
設立捐款箱門票?顚9
贊同北川地震遺址收取門票的湖北網友留言:所有到北川去的人應要求募捐,最少100元,用于今后的重建。但更多觀點傾向于設立捐款箱、捐款墻,將捐款用于災后重建,?钸M行專人管理,也可用于修建公共設施方便游客。所有款項的支出明細,應該在媒體上進行公布,達到“捐有所用”的目的。
也有人反對收門票,他們認為,為了北川災區(qū)的重建,可以適當收取費用,但不能借此發(fā)財。外來旅游者增多時,自然帶動了當?shù)氐牟惋、住宿、地震文化用品的銷售,也增加了當?shù)乩习傩盏氖杖搿?
入口處建立紀念碑
一位海南網友提出:南京大屠殺紀念館都可以作為旅游景點,北川老縣城廢墟為什么就不能成為旅游景點?老縣城廢墟里,應該多開辟地震的文字、圖片資料展示,讓游客能更多地了解到地震前后當?shù)厝说纳顮顩r,入口處建立紀念碑。還有觀點認為,老縣城中還埋有北川老鄉(xiāng)的親人,不應讓太多人進入。即使開放,也只能是部分開放。目前尚有余震,老縣城周圍全是震松了的山堆,難保不出問題。
調研報告中已經指明,對北川地震遺址的開放區(qū)域嚴格限制在北川中學地震遺址—“三道拐”之間,游人可以進入且只能進入到“三道拐”處,對北川縣城廢墟進行近距離觀看,并緬懷、祭奠在“5·12”中殉難的同胞,返回后在北川中學廢墟處觀看并祭奠遇難的師生,在任家坪停留之后,返回涼風埡卓卓羌寨或擂鼓鎮(zhèn)吉娜羌寨體驗羌族人民災后重建的狀況。這樣的安排,是考慮到余震、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災害因素、安全因素的影響,以及當?shù)匦掖胬习傩盏男睦沓惺苣芰陀行ПWo廢墟遺址等原因。
遇難者家屬感受排首位
如何對開放后的北川地震遺址進行管理?網民觀點分為兩類,一類是要不能傷害遇難親屬的感情;其次是不能搞私人承包:“主要管理規(guī)范就好,盡快讓災區(qū)重建,災區(qū)人民過上好日子!
北川縣政府相關負責人說,試運行首先考慮的是遇難者家屬的需要,其次是社會需要,最后才是政府需要。在編制試運行方案時,會加入遇難者家屬需要成分,“在北川到處可以找到這樣的人,參與編制方案者本身,也有很多就是遇難者家屬!边@跟調研報告中說,開禁只到三道拐,考慮到當?shù)匦掖姘傩盏男睦砟芰σ徽f完全一致。
至于北川地震遺址旅游試運行之后的管理問題,由于目前方案尚在制定當中,并沒有定論。相關負責人表示,由政府主導并統(tǒng)一進行管理是肯定的,不搞私人承包。(天府早報 記者吳楚瞳 攝影李國東)
★北川幾度封城★
2008年5月20日 因防疫、防震與防汛形勢的需要,北川縣城自地震發(fā)生后,首次戒嚴“封城”。
2008年6月20日 北川縣城部分受災群眾經特許回家取東西。
2008年6月26日 因防疫需要,26日零時北川縣城再次戒嚴封城。
2008年7月17日 為了防止北川縣城原址被破壞,北川縣城周邊開始架設2000多米的防護鋼網。
2008年8月19日 汶川大地震中被震毀的北川縣城在封城近3個月后開禁,3萬北川人回家為遇難親人舉行了百日大祭。
2009年元旦節(jié) 一對北川新人經過特許,駕著婚車橫穿北川縣城遺址進行了一場特殊的婚禮。
生活在這片美麗富饒的土地上,四川人創(chuàng)造出了悠久燦爛的巴蜀文化,它與中國其他地域文化一樣,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1986年四川廣漢發(fā)掘出三星堆遺址,證明了早在4000多年前,巴蜀文化就已逐步形成且具有相當?shù)?.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