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想做獨行客,就要根據(jù)時間安排好旅行路線,確定哪些景點是代表性的,必須要去;哪些是次要的,可去可不去的。選擇適當?shù)臄z影器材。
旅游攝影多半有兩種類型:一種是把拍照作為“到此一游”的紀念,以記錄為主;一種是把攝影作為旅游發(fā)現(xiàn)的另一只眼睛,以創(chuàng)作為主。假如你屬于前一種,那么,有一架性能完善的“傻瓜”相機或固定鏡頭的普及型相機就夠了。
但如果你是一個業(yè)余攝影愛好者,下列器材可能就是必須的了:一到兩個性能良好的單反機身,以便能同時使用兩種膠卷拍攝。兩只不同焦距的鏡頭(應包含28mm廣角和200mm以上中長焦在內(nèi))。其它如閃光燈、遮光罩、濾光鏡、氣球刷,以及備用電池和小記事本也是不可少的。膠卷要盡可能帶足,因為旅游景點賣的膠卷不僅價格高,而且質(zhì)量也難有保證。許多攝影愛好者喜歡背一個又笨又重的三腳架,其實旅游中真正能用上三腳架的機會并不多。理由有二:一、在旅游旺季,風景區(qū)都是人滿為患,而且時間安排也很緊湊,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就無法發(fā)揮三腳架的優(yōu)勢。二、許多情況下不適合使用三腳架,比如山坡上、水面上或者行進當中。這時候三腳架只能成為負擔和累贅。
相比之下,獨腳架就要輕便實用得多,但多數(shù)人都不具備獨腳架。據(jù)我的經(jīng)驗,只帶一只微型三腳鉗,到景區(qū)后花幾元錢買一根最便宜的拐杖,把三腳鉗固定在拐杖手柄上,就成了一只簡易的獨腳架。要用時將拐杖抵住地面、山石或其它物體,就可以平穩(wěn)地拍攝了。并且,在出發(fā)前所有器材都要按程序操作一遍,以確定它們能正常發(fā)揮作用。
按照題材和主題拍攝,旅途中的一切對于你來講都是一個全新的世界,都能使你產(chǎn)生拍攝的沖動,自然風光、名勝古跡、民俗風情等,拍攝前要對它們作題材分類,然后根據(jù)自己先前的了解和當時的感受,選擇最佳角度。拍攝要有重點,有主題,既能反映出人、物的風貌,又能表達出自己的主觀感受。
對于自己認為重要的內(nèi)容,不妨從不同角度用不同膠卷或根據(jù)相機的不同組合多拍幾張,這樣看起來浪費了膠卷,但成功的概率卻大大提高了,避免一“失”手而成千古恨。
在拍攝時還應盡可能把拍攝時的情景和自己的感受用筆記錄下來,這樣,回到家以后再為這些照片配上生動的文字,圖文并茂,這趟旅行的意義也因此而得到了升華。
九寨溝風景名勝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近日表示,蘭州—甘南—九寨溝線路已成為進入九寨溝的一條重要旅游線路。 |
隨著十一黃金周的來臨,秋色也漸濃了。俗話說“一葉知秋”,又到了賞紅葉的時節(jié),周末不妨駕車出游,看層林浸染,領略秋的韻味。 |
|||
近日從朝陽區(qū)旅游局了解到,為展示北京奧運風采,展示朝陽區(qū)改革開放30周年豐碩成果,朝陽區(qū)將在“十一”前夕推出八條奧運旅游精品線路 |
第二屆揚州世界運河名城博覽會暨運河名城專家論壇在江蘇揚州舉行,期間將舉辦嘉賓水上入城儀式、專家論壇等多項活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