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旅游 > 美食 > 寧夏回族自治區(qū) > 特色菜 > 正文
大約是05年四月份的時候,回到銀川辦理一些事情.匆匆三日,僅揀最愛的幾樣小享一番,很是遺憾。20歲以前,是不食辣的,22歲以后,開始無辣不歡。西北辛辣的菜式和口味,已經(jīng)深深的扎根到我的味蕾里,回到東部快兩年,還是無法接受這些平淡香甜的東西。呵呵,象兒時的記憶統(tǒng)統(tǒng)倒戈,變成別人的歷史。
現(xiàn)在還記得,第一次踏上那片土地時的驚異。在我的想象中,應(yīng)該是荒涼的,貧瘠的。但事實恰相反.五點半的清晨,月還朗,星還稀。城市的凌晨其實和夜晚沒什么不同,都是霓虹閃爍的。只是朦朧中,那些嘈雜的聲音是陌生的,夾雜著太多我聽不懂的語言。
天漸漸發(fā)白。展現(xiàn)在我眼前的,是一個異常干凈的城市。這是不是很像一個奇跡呢?處在沙漠邊緣的城市,隨時都有可能"沙塵暴"襲來,卻奇跡般的保持著全國最干凈城市之一的譽.在北京的街頭,我總是屏住氣息的,而在這里,會情不自禁的深呼吸。
寧夏食
寧夏是回族聚居地,而回族是一個十分講究衛(wèi)生的民族,除個人衛(wèi)生、家庭衛(wèi)生外,飲食衛(wèi)生尤其講究,處處突出“潔凈”二字;刈褰池i肉,馬、驢、騾、狗等不反芻的動物肉、性情兇殘的禽獸(如鷹、虎等)肉、自死禽獸的肉和一切動物的血,都在禁食之列。穆斯林們不禁食的動物,都請阿訇念經(jīng)代宰后才能吃!豆盘m經(jīng)》規(guī)定,穆斯林不準(zhǔn)吸煙、喝酒。但回族講究飲茶,每有客登門,先端出“蓋碗子”來敬茶,接著是瓜果、馓子、油餅招待。 蓋碗茶俗稱抓盅杞、芝麻、 果干和葡萄干、桂元肉等,五顏六色,味道醇香,營養(yǎng)豐富。喝茶時左手托盅,右手抓蓋,用蓋將浮在上面的白芝麻 輕輕吹刮,邊飲茶邊嚼芝麻,茶畢可將盅內(nèi)干果吃盡。
回族食清真食品,因伊斯蘭教在我國歷史亦稱清真教,故名。通常除清真菜系外,主要指清真蛋糕,月餅,餅干,芝麻酥餅,夾心面包,清真牛、羊、雞、兔、魚肉罐頭,肉干以及豆制品,奶制品,糖果及面食等。傳統(tǒng)面點如油香、麻花、干糧饃、糖酥饃、鍋盔、餛饃、千層餅等,以炸、烙、烤、蒸見長,具有咸甜酥脆軟、色澤分明等特點。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寧夏各種清真食品已達(dá)200余種。
凡回族飲食攤點、飯館、茶館等店鋪門口都掛清真牌。有木制和玻璃的兩種。長約0.5米,寬約0.3米,四角寫有“清真回回”,正中繪有湯瓶壺和蓋碗盅子,牌子上或下端書有阿拉伯短文,其意為:這里是穆斯林的食品。有的在店前屋檐下掛著藍(lán)色橫幅,書寫阿漢兩種文字,以表示清真!
著名菜式
1.丁香肘子
丁香肘子又稱燎毛肘子,是銀川的特色風(fēng)味食品。其味肥而不膩,瘦而不柴,軟爛適口,味道醇厚,是銀川市同福居大酒家的一道傳統(tǒng)名菜。
制作方法是:肘子先經(jīng)燎毛、刮洗后,皮凈質(zhì)潔,然后經(jīng)白煮、上色、改刀、定碗、籠蒸、澆汁。每道工序的操作十分精細(xì),加上選料講究,調(diào)料中的丁香濃郁襲人,風(fēng)味獨特,深受顧客歡迎。
2.手抓羊肉
寧夏“灘羊”中的羯羊烹制,瘦肉多,肉質(zhì)嫩,易消化,無膻味,蛋白質(zhì)豐富。成品色香味俱全,無油膩感。
制法:將羯羊肉切成2斤左右的大塊,投入開水中,加花椒、小苗香、八角、桂皮和杏、桔皮干等調(diào)料,燉煮至手提羊骨一抖而骨肉分離時即成。另備各種調(diào)料,如:芝麻醬、豆腐乳(調(diào)成汁)、腌韭菜花、醬油、醋、蔥花、蒜泥、辣椒油等,然后根據(jù)各人愛好調(diào)在小碗內(nèi),用手抓著羊肉蘸醬食用。
曾經(jīng)在寧夏靈武市一家專門做手抓的飯店吃過,感覺是吃著比看著香.我是怕油膩的,但奇怪的是蘸過汁子以后,油膩全失.
3.糖醋黃河鯉魚
此菜色澤明亮,造型優(yōu)美,外焦里嫩,是“塞上江南”的美味佳品。
其制法是:先將黃河鯉魚去鱗,剖腹,去內(nèi)臟,洗凈;然后在魚背上切成斜形刀紋,再裹黃糊,下油鍋炸至金黃色,撈起裝盤,澆以事先烹制的糖醋調(diào)汁即成。
2002年的時候因為非典回不了家,去了沙湖游覽(拍攝大話西游的地方).恐怖的是人超級多.那時候大家都直奔景點去了.外面一排排的店鋪全都掛著招牌菜:野生黃河鯉魚.但事實上真正野生的無幾.聽說也有私下交易“娃娃魚”(國家二級保護(hù)珍惜生物,味道極其鮮美)的,但沒有真的見過。
4.燴羊雜碎
燴羊雜碎,風(fēng)味獨特。其制作方法是:用羊的內(nèi)臟、頭蹄肉,經(jīng)仔細(xì)沖洗后,入開水鍋煮熟后撈出,切成絲。以原湯下入切好的雜碎絲,加蔥、姜、蒜末、紅辣油、味精、香菜,即成燴羊雜碎。那紅色的便是辣椒油,綠色的是青蔥香菜末,油色下面是乳白色的鮮湯,喝一口鮮湯吃一口雜碎,不膻不膩,味道香醇濃郁。
吃過的最美味的也是在靈武一家小小的店面,2塊5一碗,簡直是便宜到家了.還可以再5角錢拿一個白餅,吃的香甜又舒服.再就是銀川市同心路有個大排擋,最便宜2塊一碗,常常晚上下樓去當(dāng)消夜吃.三個月后搬離那里,就沒再去過了.
5.香酥雞
銀川地方風(fēng)味小吃,特點是香酥脆嫩。制法:先把煮熟的母雞去骨不去皮,將雞肉撕成長條形,拌以鹽、香油、味精,另用3個蛋清,加淀粉、白面各半,攪勻;將泡沫糊的一半倒人抹有清油的平盤中,然后投入雞肉條,用剩余的一半泡沫糊將雞肉條包起。包好的雞肉條放進(jìn)7成熱的油鍋中炸至白黃色撈出,切2刀3條,再橫切、碼盤,蘸椒鹽食用。
6.爆炒羊羔肉
做法沒有找到,我也不太會。不過我朋友的媽媽做這個是一絕,比大飯店的廚師都不差。每次我們風(fēng)塵仆仆的趕去家里,在火車上打電話就會聽到阿姨說,已經(jīng)洗好了羊羔肉,準(zhǔn)備好了炒.等我們進(jìn)門就可以吃了.滿滿的一小盆,吃的肚兒圓也吃不完。
7.涼拌面皮
面制涼皮,薄如紙,切成條狀,碼上肉絲、發(fā)菜、黃瓜,加以芥末、醋、香油等調(diào)汁即成。味道酸、麻、辣、香,清涼可口,色香味俱全。
那時候懶得做飯吃的時候,就會到樓下買一份來充饑.銀川的街頭小巷都是賣面皮的.大學(xué)門口有一家“唐老鴨”專賣,味道非常之好.1塊5可以吃飽。
回到東部以后第一次吃涼皮.吃了第一口,再沒有欲望吃第二口。
8.釀發(fā)菜
把金黃色的豆腐泡刮開掏空,填入發(fā)菜,再點綴幾顆枸杞上鍋加熱,就成了一道色彩鮮亮、清香可口、營養(yǎng)豐富的釀發(fā)菜。
這道菜在香港和廣州等地非常受歡迎,但因為過度的采集發(fā)菜,沙漠也變的越來越大,沙塵也越來越猛烈.這道菜,我們還是想象一下即可.
銀川這個地方,對于山西,四川,陜西,內(nèi)蒙,新疆等地的美食都是來者不拒的,因為口味相似,也因為距離相近,更因為“塞上明珠”多少有一點代表性。所以美味還有很多,一時想不全,以后再慢慢補充吧。其實西北的菜式是大同小異,尤其是小吃,如烤羊肉,炒疙瘩,羊肉泡饃,巴倒?fàn)C,串串香,刀削面,米線等,已經(jīng)綜合了發(fā)源地的特長和本地的口味,各有各的風(fēng)情.寫出來也無非是給個人一個回憶的出口,一個想象的空間。
(來源:新浪論壇)
寧靜的林蔭道上,偶遇溫文儒雅的教授,碰撞風(fēng)采飛揚的青春,恍若與世隔絕... |
酒店是很多電影的重要場景,通常男女主角在里面發(fā)生最浪漫的故事,或者成為兇殺懸疑電影的重要證據(jù)場所... |
|||
墨爾本,是個奇妙的地方:一邊依偎著蔚藍(lán)的大海,一邊枕靠著滄桑的巖石;懸崖峭壁之間可以開辟出世界上最美麗的公路... |
空姐,很多人認(rèn)為是一份即輕松又令人羨慕的職業(yè)。其實空姐的工作卻是非常辛苦的。例如,遇到挑剔的乘客時,也必須要保持微笑等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