嬌嫩的莼菜
五月,春天帶來的那些嬌滴滴嫩生生的感覺眼看就要被夏季的蓬勃奔放所取代,忍不住地悵然,幸虧還有新采的太湖莼菜,抓住它滑溜溜令人心醉的味道,就抓住了春天的尾巴。
第一次看到剛剛采摘的嬌嫩的莼菜,是在一個潮濕的早晨,太陽還沒有發(fā)揮它的威力,照著眼前火柴大小的植物亮晶晶地發(fā)著光。墨綠色嬌嫩的葉子像熟睡嬰兒的拳頭般緊緊裹在一起,只露出背面紫紅色的邊緣和細小的莖,紫紅越接近中心又轉(zhuǎn)成綠色,這些顏色被一層清澈明亮的膠質(zhì)包裹著,顫顫的,折射著春水的光,顯得矜貴又充滿詩意,想用荷葉尖或者龍井新茶來形容都缺乏靈氣。這就是在太湖新摘的嫩莼菜了。得月樓的屈師傅特意拿出來給我看,它們是太湖上的女子在臨晨采摘了送過來的。據(jù)說采莼菜是不能劃船的,因為莼菜是像睡蓮一樣生長的,劃船引起的水紋會令細小的莼菜漂走,只有一人坐在一個大木桶里漂過去,緩緩地靠近,在那些已經(jīng)展開的圓形葉片中間尋找還沒有露出水面的嫩芽,然后指尖一掠,把這像泥鰍一樣滑的東西摘下來,她們指尖的感覺極及其細膩精準,沒有嫩芽會“從指縫間溜走還說再見”,然后浸在潔凈的湖水中被盡快送到廚師這里來。
莼菜野生于長江以南的湖泊和池塘中,蘇南太湖、杭州西湖是最著名的產(chǎn)地,屈師傅說四月底到五月中下旬是吃太湖莼菜最好的季節(jié),盡管莼菜可以一直采摘到十月,但春末正是莼菜開始從湖底逐漸發(fā)芽生長的時候,這時候采的最嫩最新鮮,過了這段時間天氣變熱,莼菜就會大量繁殖生長,更多地展開來成為鋪在水面上綠色的圓點,那些沒露頭的也會變得細長而多少失去這一季的柔嫩口感了。雖然以前都認為莼菜是秋天吃的,但既然對食材殫精竭慮但求最好的蘇州人會選擇這個時節(jié)的莼菜來吃,那簡直完全有必要重新來考慮一下這個問題了。
莼菜本身是沒有味道的,就算葉圣陶說“嫩綠的顏色與豐富的詩意,無味之味真足令人心醉”,但無論如何還是需要搭配葷食才能體會到其中的妙處。一般蘇州的人家,在莼菜剛上市的時候,都會買些回家去,加春筍絲、雞絲和肉絲做個湯,是最家常的吃法。春天虛火旺,莼菜正好可以降火明目,是春末最好的飲食?粗裉斓妮徊巳绱诵迈r,屈師傅用了最傳統(tǒng)的蘇州做法—雞火莼菜羹。選雞脯肉最嫩的一塊牙簽肉,這塊肉煮過也不會柴,用精美細膩的刀工切成比火柴棍還細的絲,火腿也切成細絲,一紅一白,搭配碧綠的莼菜,煞是漂亮。而屈師傅說最好的太湖三白羹,用最有名的白魚白蝦銀魚加上春天的莼菜一起做羹,在四月底到五月中這是最美味的一道菜。除了做羹,莼菜也可以炒,蘇州名菜莼菜炒芙蓉,用雞蛋清放水淀粉,在油鍋里炒成芙蓉狀,快起鍋的時候把燙過的莼菜放進去就成了。屈師傅說因為春莼菜特別幼嫩,不論是做羹還是炒,都最好先用開水燙一遍。一來可以除去野菜的苦澀,二來如果火候把握不好,莼菜的顏色就會變黑變黃,如果放在漏勺中用開水澆一遍,就可以得到碧綠的顏色,而莼菜也剛好熟了,等菜就要起鍋把這樣處理好的莼菜放進去,不必再過分加工了。
眼看著剛剛新鮮的莼菜被做成了羹湯,碧綠清爽的樣子絲毫也沒有改變,依然是緊緊裹起來的紡錘形,就像碧螺春一樣有婀娜的形態(tài),吃起來在舌尖有些微的彈性,火腿和雞肉濃郁的香氣和鮮美之間,是莼菜滑溜的口感和清香微苦的味道,果然是令人心醉。如果是保鮮的莼菜,多半會失去那個力氣,葉片一入口就完全散開了,像嚼一片茶葉,樂趣全無。
幸虧吃到了這樣美好的莼菜,任憑那裹在膠質(zhì)中噗噗吱吱的感覺在口中蔓延,不然我畢生也不會理解“莼鱸之思”那份心情的迫切了。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wù)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