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旅游 > 菲律賓 > 正文
每年五月的第二個周日,菲律賓小城盧克班的居民都會用一場五彩斑斕的盛宴來歡慶一年一度的豐收節(jié)。一番轟轟烈烈的裝扮之后,小城里原本素面朝天的棟棟小樓完成了“花枝招展”的變身,一場匪夷所思的視覺饕餮如花綻放。很湊巧,這個五月,我就闖進了這場“豐收”盛宴。
體驗對象:菲律賓小城盧克班的“豐收節(jié)” 體驗時間:五月中旬
饕餮之“前菜” 秀色可餐的大HOUSE
菜單:豇豆門簾、稻米燈籠 口感:新鮮、別致
來到盧克班,最先把我震住的是數(shù)百輛吉普,前簇后擁,匯成了一條鋼鐵長龍,每輛車都被抹上了鮮亮的油彩和夸張的卡通圖案,像是一座露天的前衛(wèi)畫廊。不過,它們絕非主角,一位奇裝異服的車主沖著我高喊,“PAHIYAS!”
PAHIYAS就是豐收節(jié),源自1583年的它是菲律賓最盛大的民間節(jié)慶。
這一天,菲律賓人的慶祝方式不僅僅是一桌噴香的大餐,他們施展魔法,將剛剛收獲來的稻米與果蔬巧妙地布置在自家房子上,拼出“PAHIYAS”的字樣——“將自己的屋子裝飾起來”,正是它的本意。
這些大HOUSE輕易俘虜了我的視覺神經(jīng):這廂里,綠油油的嫩豇豆門簾輕盈垂落,門簾上攀附著一只只憨態(tài)可鞠的考拉玩偶,吮著手指的小女孩透過門簾好奇地觀望;那廂里,顆粒飽滿的稻穗被串成各種喜慶樣式的穗邊墜在陽臺上,風頭遠遠蓋過了路邊披著蕾絲頭巾的法國老太太。
其間最惹眼的飾物,是那些垂掛在陽臺或門廊上,模樣酷似大燈籠的GABING,它們由一片片艷得叫人睜不開眼的大“樹葉”組成,起初還以為是塑料紙或牛皮紙,經(jīng)人點撥才恍然大悟——原來GABING的原料竟是大米,可以吃。
饕餮之“主菜” 一場返璞歸真的真人秀
菜單:菲式“草裙舞” 口感:嫵媚、麻辣
節(jié)日不能沒有動感。華服加身的私家宅院如同一輛輛停泊的絢麗彩車,固然美不勝收,但終究少了些靈動。盧克班人早就想到了這一點,下午三點,一場聲勢浩大的環(huán)城巡游如期而至。
人潮洶涌,包括我在內(nèi)的無數(shù)雙眼睛死死盯著進行曲傳來的方向,大伙都惦記著樂隊過后真正主角的登場。他們來了,十五對同樣華服加身的絕色男女手挽手款款走來,盡管早就知道菲律賓由于西班牙長時間的殖民統(tǒng)治而盛產(chǎn)俊男美女,但一個人口不足四萬人的小城竟能這般“臥虎藏龍”,還是讓人唏噓不已。更絕的是,俊男靚女們那一身身足以讓人聯(lián)想到法國宮廷樂舞的華服,其原料竟是當?shù)刈钕∷善匠2贿^的棕櫚葉、菠蘿纖維、椰子纖維……在經(jīng)過設計師的大膽構(gòu)思與穿針引線后,才有了非凡的線條與質(zhì)感。
其實,這是一項由豐收節(jié)組織者特地安排的服裝設計大賽,純天然的衣料顯然是對“豐收”兩字的最好詮釋。在圍觀者艷羨的目光下,十五條“草裙”在阡陌縱橫的盧克班“花!敝新祜w舞,男伴們撐開油紙傘(不用說,還是純天然的),為身旁的天使抵擋37度高溫,盡管自己已經(jīng)是滿頭汗水。
下午五時,主辦方公布了比賽優(yōu)勝者的名單,一襲“孔雀翎”憑借裙擺的象形設計拔得頭籌,麥克風里這樣說:“穿著它,你沒有不飛翔的理由!蹦敲,我們一起飛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