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柘寺秋意正濃
潭柘寺始建于西晉永嘉元年(公元307年),寺院初名“嘉福寺”,清代康熙皇帝賜名為“岫云寺”,但因寺后有龍?zhí),山上有柘樹,故民間一直稱為“潭柘寺”。它距今已有近1700年的歷史,素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的民諺。
潭柘寺位于北京西部門頭溝區(qū)東南部的潭柘山麓,距市中心30余公里。寺院坐北朝南,背倚寶珠峰,周圍有九座高大的山峰呈馬蹄形環(huán)護,宛如在九條巨龍的擁立之下。高大的山峰擋住了從西北方襲來的寒流,因此這里氣候溫暖、濕潤,寺內(nèi)古樹參天,佛塔林立,殿宇巍峨整座寺院建筑依地勢而巧妙布局,錯落有致,更有翠竹名花點綴期間,環(huán)境極為優(yōu)美。
潭柘寺內(nèi)
潭柘寺規(guī)模宏大,寺內(nèi)占地2.5公頃,寺外占地11.2公頃,再加上周圍由潭柘寺所管轄的森林和山場,總面積達121公頃以上。殿堂隨山勢高低而建,錯落有致。北京城的故宮有房9999間半,潭柘寺在鼎盛時期的清代有房999間半,儼然故宮的縮影,據(jù)說明朝初期修建紫禁城時,就是仿照潭柘寺而建成的。現(xiàn)潭柘寺共有房舍943間,其中古建殿堂638間,建筑保持著明清時期的風(fēng)貌,是北京郊區(qū)最大的一處寺廟古建筑群。
整個建筑群充分體現(xiàn)了中國古建筑的美學(xué)原則,以一條中軸線縱貫當中,左右兩側(cè)基本對稱,使整個建筑群顯得規(guī)矩、嚴整、主次分明、層次清晰。其建筑形式有殿、堂、閣、齋、軒、亭、樓、壇等,多種多樣。
寺外有上下塔院、東西觀音洞、安樂延壽堂、龍?zhí)兜缺姸嗟慕ㄖ途包c,宛如眾星捧月,散布其間,組成了一個方圓數(shù)里、景點眾多,樣式多樣,情趣各異的旅游名勝景區(qū)。潭柘寺不但人文景觀豐富,而且自然景觀也十分優(yōu)美,春夏秋冬各有美景,晨午晚夜情趣各異,早在清代,“潭柘十景”就已經(jīng)名揚京華。
今天的潭柘寺,殿宇巍峨、庭院清幽,殿、堂、壇、室各具特色,樓、閣、亭、齋景色超凡,古樹名木、鮮花翠竹遍布寺中,假山疊翠、曲水流觴相映成趣,紅墻碧瓦、飛檐翹角掩映在輕松翠柏之中,殿堂整齊、莊嚴宏偉。已故中國佛教協(xié)會會長趙樸初先生曾寫聯(lián)贊曰:“氣攝太行半,地辟幽州先!
門票價格
主景區(qū)門票:35元 半價票:17元(須持老年證或?qū)W生證)
東觀音洞門票:3元
西觀音洞門票:3元
塔林門票:3元
通票:40元 (含主景區(qū)、東觀音洞、西觀音洞、塔林) 半價通票:22元
離休干部、現(xiàn)役軍人、傷殘軍人免費。1.1米一下兒童免票
開放時間
夏季:8:00——17:00 冬季:8:00——16:30
交通線路:從前門、阜城門、乘游7,或在蘋果園轉(zhuǎn)931路可直達。從市區(qū)出發(fā),可在五孔橋沿阜石路西行走108國道可直達潭柘寺。從野三坡景區(qū)出來上108國道,經(jīng)馬各莊、霞云嶺、佛子莊直達潭柘寺。
寧靜的林蔭道上,偶遇溫文儒雅的教授,碰撞風(fēng)采飛揚的青春,恍若與世隔絕... |
酒店是很多電影的重要場景,通常男女主角在里面發(fā)生最浪漫的故事,或者成為兇殺懸疑電影的重要證據(jù)場所... |
|||
墨爾本,是個奇妙的地方:一邊依偎著蔚藍的大海,一邊枕靠著滄桑的巖石;懸崖峭壁之間可以開辟出世界上最美麗的公路... |
空姐,很多人認為是一份即輕松又令人羨慕的職業(yè)。其實空姐的工作卻是非常辛苦的。例如,遇到挑剔的乘客時,也必須要保持微笑等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