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旅游 > 正文
1961年11月18日,世界上一個最大金融帝國的繼承人邁克·洛克菲勒在新幾內亞的海濱一帶神秘失蹤,他的失蹤至今仍是一個尚未解開的謎團。前不久剛從大洋洲岸邊回來的俄羅斯研究人員得出一個令人震驚的結論:是當地的土著人為了獲得具有魔力的戰(zhàn)利品,獵取了他的頭顱。
于是當地人就有這么一個印象,村里的戰(zhàn)士只要能弄來邁克的頭顱并掛在家門口,就能獲得空前的力量,戰(zhàn)勝所有來犯的敵人。邁克還很粗心,把自己的名字也告訴了阿斯馬答族人。他們非常了解邁克,但如果不知道被殺死人的名字,所獵來的頭顱根本就不會具有魔力。而且邁克在這一帶到過的村子不下50個,所到之處并不總是那么“溫良恭儉讓”。有一次,邁克及其旅伴到過奧茨扎涅普村,幾年前荷蘭的巡邏隊曾在那里開槍打死當地居民。奧茨扎涅普離海岸不遠,按說邁克1961年11月18日那天會到了那里。
據后來被印度尼西亞人殺害的荷蘭籍傳教士揚·斯密特指證,他是最后一個同邁克·洛克菲勒接觸的人。他的傳教士團挨奧茨扎涅普最近,所以他看見了手拿邁克·洛克菲勒衣服的島民,他們還讓他看了似乎是屬于年輕美國人的骨頭。當然,也不能排除衣服是邁克·洛克菲勒上次來奧茨扎涅普留下的。至于那些骨頭,要想確定是誰的就很難了。
1962年3月,也就是開始搜尋邁克·洛克菲勒4個月之后,另一個荷蘭籍傳教士威廉·赫克曼口氣相當堅決地肯定,邁克是剛爬上岸就讓奧茨扎涅普的戰(zhàn)士抓到后殺死的。赫克曼還說,這個村莊的居民告訴了他事情發(fā)生的經過,還說邁克的顱骨在他們手里。
后來,有關邁克·洛克菲勒的消息還時有所聞。1964年,從阿斯馬答族人居住地逃出來的難民逃到了澳大利亞巴布亞的商業(yè)和行政中心達魯。有近30人都異口同聲地說,好像在阿斯馬答族人中廣泛流傳一種說法,說邁克·洛克菲勒是讓奧茨扎涅普的戰(zhàn)士殺死后煮來吃了。他的顱骨顯然是作為一種魔力帶回了村里,起到一種在遭遇鄰村戰(zhàn)士進攻時的壯膽作用。
阿斯馬答族人仍在繼續(xù)獵取人頭。
阿爾馮索·索瓦達主教曾讓俄羅斯的一支探險隊看過傳教士團收藏的一份文件,并說:“1958年4月政府的巡邏隊在追捕獵頭獵人時,曾開槍打死了奧茨扎涅普的幾位首領。很可能這就是3年后邁克·洛克菲勒遇害的原因!
盡管當局一再三令五申,對獵人頭者要嚴加懲罰,但新幾內亞仍屢禁不止,邁克·洛克菲勒顯然便成了他們的刀下鬼。
原來阿斯馬答族人有一個自開天辟地來就存在的傳統:凡男子成年之后都得經歷一個考驗,那就是獵取一顆人頭,然后才能去求婚。他們到現在仍在相信,沒有經歷這個過程的男人就不配有后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