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旅游> 娛樂 > 北京 > 正文
御亭流杯
猗玕亭俗稱流杯亭,位于行宮院內(nèi),是當(dāng)年清代乾隆皇帝為得"曲水流觴"之趣而建。這種建筑僅在中南海、故宮乾隆花園等少數(shù)幾座皇家御園以及恭王府才可以見到,潭柘寺的流杯亭可算是在民間稀有的一座了。這里旁有竹林,伴以古松,環(huán)境清幽,是個消暑納涼的好去處。流杯亭的地面用巨大的漢白玉鋪砌而成,上面刻有蜿蜒曲折的水槽,巧妙地構(gòu)成了一幅南龍北虎的圖案。泉水從亭東北角的石雕龍口中吐出,順石槽水道流入亭內(nèi),前后回旋,左盤右轉(zhuǎn),緩緩流過。游人閑坐亭邊,效仿古?quot;曲水流觴"的雅俗,飲酒賦詩,你唱我和,悠哉樂哉。乾隆皇帝曾作有題為《猗玕亭》的七言絕句一首:"掃徑猗猗有綠筠,頻伽鳥語說經(jīng)頻。引流何必浮觴效,豈是蘭亭修禊人。"不過這種美景在百年以前,一般的游人是享受不到的,因為這里是皇帝的行宮,無人敢越雷池。辛亥革命以后,流杯亭才準(zhǔn)許游人賞玩,得到"曲水流觴"的樂趣。民國時期的著名旅行家田樹藩有詩贊曰:"猗玕亭畔景殊出,修竹風(fēng)清送晚秋。隔院鐘聲傳耳底,石間泉水入亭留。"這就是潭柘寺十景之六,"御亭流杯"。如今的流杯亭是最吸引游人的地方之一。
從讓黃金周的寶島游遭遇意外波折的臺風(fēng)“薔薇”,到如今華航班機的亂流急墜事件,內(nèi)地游客和臺灣的黃金... |
隨著十一黃金周的來臨,秋色也漸濃了。俗話說“一葉知秋”,又到了賞紅葉的時節(jié),周末不妨駕車出游,看層林浸染,領(lǐng)略秋的韻味... |
|||
在一個國家的文明體系中,博物館文化是其十分重要的一緯。一個日益重視公眾文化權(quán)益的社會,其文化設(shè)施理應(yīng)盡可能消除各種門檻... |
第二屆揚州世界運河名城博覽會暨運河名城專家論壇在江蘇揚州舉行,期間將舉辦嘉賓水上入城儀式、專家論壇等多項活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