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遍千山萬水,還是家鄉(xiāng)最美。不論是冬是春,家鄉(xiāng)的風景總讓人留戀。我不是石家莊土著,但從小在這里長大,這里算是我第二個故鄉(xiāng)。作為一座“火車拉來”的城市,石家莊一直被很多人嘲笑歷史乏陳,事實上,他們根本不了解這座省城的厚重,更沒有看到這座城市成長和日新月異。幾十年間,這座城從沒有高樓到現(xiàn)在燈火燦爛,從寥寥幾座公園到現(xiàn)在處處綠地,真的越變越美,也越來越讓人不想離開。

而作為經(jīng)常行走在外的石家莊人,每到冬天,我便不愛出門,就喜歡貓在莊里,在附近轉轉,尋找自己喜歡的風景,鹿泉就是最常去的地方。

這幾年旅游業(yè)很是火爆,每到節(jié)假日,似乎每個景點都是人滿為患,而石家莊借著這個東風,在原本以山為主的環(huán)境中,也興建起了幾座水系古鎮(zhèn),鹿泉的德明古鎮(zhèn)便是其中楚翹。剛聽說這個古鎮(zhèn)時,其實我也是抱著試試看的想法去看看,畢竟這幾年看過很多有名的古鎮(zhèn),其中有真正存在幾千年的,也有近些年興建的,各有各的味道。

初到德明古鎮(zhèn),不知導航是怎么導的,車直接開到了半山腰,眺目遠看,似乎整個古鎮(zhèn)就在腳下。官方資料說,西部長青·德明古鎮(zhèn)全長兩公里,借鑒了中國傳世名畫《清明上河圖》的構建形式,打造具有風俗民情的街區(qū)古建,包括興業(yè)苑、美食苑、百樂苑、民宿苑、書院、梨園六個區(qū)域,建造有書院、酒肆、茶樓、驛站、作坊等古代建筑,體驗清明上河圖的古韻古風。

真正來到這里,才感覺這座小鎮(zhèn)其實挺有自己的風格,整座小鎮(zhèn)依山而建,中間有水流隔開,水流也是沿著山勢一層一層分割開的,錯落有致,雖然已經(jīng)是冬天,水流并沒有結冰,依舊波光粼粼,潺潺從山上傾瀉而下,讓整個小鎮(zhèn)充滿了生機。靜下心來,河邊坐坐,不僅能聽到潺潺的水聲,還伴有古典緩慢的音樂,那感覺真是恍若隔世。

從德明古鎮(zhèn)的東入口,下陡坡,走幾十米,就會看到一座院落:樂山院,門墻上掛著“河北省元曲研究會”的牌子。為什么這里會有省元曲研究會呢?

據(jù)鹿泉縣志記載,一代大文豪元好問,晚年曾在白鹿泉居呂氏園居住時(當時的鹿泉名西寧州),他走遍寧州山水,并在龍泉寺都留下了他的詩文和傳說。他六十七歲時在白鹿泉病逝,現(xiàn)其墓志銘文對其居住鹿泉七年,并卒于鹿泉均有詳細記載。而古鎮(zhèn)取名“德明”,名字便取自元好問的父親“元德明”。

河北元曲研究會在此掛牌,意將元曲文化引入德明古鎮(zhèn)的設計,因史就勢,增加西部長青景區(qū)的文化底蘊。事實也證明,古鎮(zhèn)的設計巧妙結合了元曲的基本要素,依山傍水,就勢錯落,宛如元曲的起、承、轉、合。而戲臺、書院、茶肆、酒樓、驛站、作坊、民宿有很多的名字也來源于元曲,對于此一點,邊走邊看會有更多體會。

過了懸有德明小鎮(zhèn)的關閣,漸漸熱鬧起來。一家一家的店鋪,沿山路依次排開,全國各地的名吃、特色產(chǎn)品,在這里都可以找到。雖然與各地的小鎮(zhèn)店鋪多有類似,但也有自己的風格。比如一過關閣的郵局,裝飾的既古老又現(xiàn)代,。雖然它是還是編制內(nèi)的,但是其風格卻很時尚。在這里不僅能看到很多年前的首日封什么的,還可以買到德明古鎮(zhèn)特有的明信片,并可以自己扣上德明古鎮(zhèn)各代表景點的印章,郵寄給想郵寄的人。

出了郵局,沿著古鎮(zhèn)的石板路一路向前,發(fā)現(xiàn)這里的建筑,大多是仿明清的硬山式建筑,單層或高樓,都依著地勢而立。很多建筑的來源于元曲。

比如陽春樓,陽春應該曲子元曲牌:元春曲。再比如,清風樓,應該取自元好問的《黃鐘·人月圓》: “十年種木,一年種谷,都付兒童。老夫惟有,醒來明月,醉后清風?!?/p>

但是行進其中,最引人注目的還是一面墻,寫著元曲奠基人元好問整首:摸魚兒·雁丘詞。尤其是那句“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若干年前讀金庸先生的《神雕俠侶》時,第一次看到,曾迷戀到不行?,F(xiàn)在想想這種愛情依舊讓人羨慕。

雖然已經(jīng)是冬天,但是古鎮(zhèn)卻有春日的氣息,路邊裝點著假桃花遠遠看,依舊是桃紅柳綠,打卡拍照很是漂亮。而古鎮(zhèn)的整體設計,一步一景,曲徑通幽。時不時會遇到一些別致的店鋪,很是驚喜。在整個古鎮(zhèn)的制高點好問閣旁,就有一家這樣的店鋪。走進去時,有人正在拓印一幅字,完全手工,很有意思。如果喜歡,也可以自己嘗試拓印的樂趣。

不知不覺,時間就到了中午,各家店鋪也越發(fā)熱鬧起來。全國各地的小吃輪番上陣,肉夾饃,驢肉火燒,北京鹵煮,海鮮,香豆腐,小麻花,霸道面筋,一根面……感覺啥都有,雖然價格不算便宜,但是味道還真不錯,分量也很足。飯后再來個小甜點,冰激凌,紅薯片,糖葫蘆什么的,真是太幸福了。

午后的陽光暖暖的,正沉醉在糖葫蘆的美味中,忽然聽到打更聲,有點兒懵。然后一個扎著大辮子的人從身邊走過,吆喝著:“糖葫蘆,冰糖葫蘆!”那一瞬間,真是不是今夕是何夕。

當思想重新回到正軌來,身體變選擇繼續(xù)前行,不知不覺便走到了大元戲樓前,戲臺上有人在表演,咿咿呀呀的,一人扮演兩角兒,下面的觀眾,喝著茶水,曬著太陽真是愜意。我也忍不住去湊個熱鬧,大概是太舒適了,忍不住想睡一覺,時間不等人啊,還是繼續(xù)走吧。

返回去走的另一條路,經(jīng)過水邊長廊。長廊真的好美啊,蜿蜒曲折,遠遠看,很多彩色的燈籠掛在長廊頂上。走在其間,紅色的廊柱上繪有各種元曲雜劇故事,并配了詩。繪圖人物線條流暢生動,題詩字跡飄逸靈動,可以慢慢品味。越過欄桿向外看,流水蕩漾,紅亭獨立,一派江南風韻

慢慢走出明德古鎮(zhèn),一路風景無限,所以很是不舍。不由得想,德明古鎮(zhèn)雖然新建沒幾年,卻依山而建,亭臺樓閣,宛如江南。不僅擁有六苑八巷十二景,吃穿住行,樣樣俱全。還可以觸摸到元代盛世時期的風姿,更可以在山水間放松心情。不如下次,呼朋喚友,同游可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