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個人都是一盞燈
有著獨獨屬于自己的光芒
或許微弱 或許光亮
或許溫暖 或許清涼
可是卻總能照耀身邊方寸之地

從來沒有想過,第一次到新疆,竟是這一次略顯匆忙實際卻無比閑適的模樣。
我和D先生計劃過至少三次新疆了,一次秋天,一次夏天,一次春天,結(jié)果卻次次都因其他事情而放棄。我們的旅行因為工作關(guān)系大多時候都不會提前太久預(yù)定機票,所以也總是會因臨時的事情而終止,但是這些也都沒有關(guān)系。


對于旅行,對于許許多多的人與事,我并無執(zhí)念,因為我是真的相信順其自然。順其自然不是放棄也不是原地等待,而是我始終都知道,該到來身邊的自然都會來,在自己的位置上安穩(wěn)的做好自己,在自己的道路上走的踏踏實實,沿途的風(fēng)光自然在變幻。
只是這一次的新疆之行未能與他同行,只能在這天山腳下告訴他,我在這里,在這個繽紛色彩的世界里做一場與你夢里相擁的夢。

??初見如故
你相信一見如故么?
我信。

我的旅途,不為美食,為的只是在茫茫人海中尋找和自己有眼緣,讓自己心動的人與事。可能只是一汪水渠,可能只是一顆大樹,可能只是一朵指甲花,可能只是一個陌生路人的微笑。
很多時候,遇到的一個人會讓人覺得似曾相識溫暖依舊;到過的地方會莫名落淚感覺自己很久之前就來過;遇到的物什會那么那么想立刻握在手中,因為那好像本就該屬于自己。這就是緣分,不知道結(jié)識于哪一世,不知道止于哪一刻,總歸在現(xiàn)今的一生里還會找到自己,或早或晚,了卻了塵緣,再無輪回。

雨中站在天山腳下的逸景營地門口,撐著一把并不足以遮住雨珠的傘,風(fēng)吹的有些冷,可是抬頭看到那片彩色的小木屋時卻覺得溫暖。有人說這里像瑞士,像歐洲…我卻覺得一點不像,我切切實實的感覺到這里就是新疆,就是天山腳下,這里就該有這樣一片彩色的小屋,承載著許多人絢麗的夢。

在前廳溫暖的火爐旁,兩杯溫潤清香的玫瑰花茶入肚,跟著工作人員沿著木質(zhì)棧道向上走去房間。雨中的棧道透著光,浸入雨水后的棧道走起來少了清脆多了深厚,混著雨水滴落的聲音尤其好聽。遠(yuǎn)山迷蒙,恍如仙境,真希望冷風(fēng)吹不透我,雨水滴不到我,讓我沿著這條路一直走下去。
我確切的知道,我是真的一眼愛上這里,愛上這片松林環(huán)繞的彩色小屋,愛上這片寂靜山林,愛上雨中的朦朧,愛上雨滴打濕額前發(fā)的清涼。
??天山下的江湖
文字有著魔力,好聽的名字更是讓人深情難忘。

記得十來歲的自己,坐在院子里看金庸,讀金庸書里江湖中的愛恨情仇,讀不懂,卻依然沉浸其中。到了如今我都忘記那個年紀(jì)的自己到底都讀到了什么,可是關(guān)于天山派,靈鷲宮,天山童姥……卻再也忘不掉。

從逸景營地到天山大峽谷只需要不到半小時的車程,我們到不了縹緲峰,也飛不上靈鷲宮,所以只能找一處山坳的草坪肆意玩耍。
每個人心里都有一個江湖,許多人的江湖大概都出自天山吧。

我深信自古以來的神話傳說都是真實存在的,所以山在我的心里就是天地之間的階梯,它們連接天地人,是神圣不可或缺的。我不喜歡人們總是喜歡用“征服”來描述關(guān)于山關(guān)于雪山的任何。并非攀登了雪山就是征服了它征服了自己,如果面對自然之巔沒有謙卑和感恩的心,就妄談攀登,也沒有資格攀登。

看關(guān)于攀登藏區(qū)雪山的紀(jì)錄片,終其一生用身心虔誠守護(hù)雪山的喇嘛看著一隊隊歡唱著勇敢著來攀登雪山的人,眼眶里有淚,他合十的雙手發(fā)著抖,我滿眼含淚看到他的心也在發(fā)著抖。那些來來往往的人沒有人真正關(guān)心座座雪山在當(dāng)?shù)厝诵睦锸呛畏N崇高的地位。

所以,我喜歡那些走過許許多多地方內(nèi)心寬闊眼神謙卑從不把履歷當(dāng)作驕傲侃侃而談的人。一個人行走的長度真的代表不了一個人內(nèi)心的深度,這是在自己行走十年后得悟的最本真最簡單的道理。


我內(nèi)心也有一個江湖,那里的人與人敢愛敢恨,快意灑脫,眼睛里真誠澄澈,沒有欺騙與利用。

??南山逸景的晨
第一天到這里的時候營地的袁總說,這里的日出要九點再起來看,我們都是十點后才吃早餐呢。夜里睡的晚,還真的以為自己可以睡到九點呢,沒想到的是,清晨六點多自然醒來,看窗簾已經(jīng)透著蒙蒙亮色,下床瞇瞇眼撩開窗簾看到遠(yuǎn)方雪山已經(jīng)有了一道紅色。

我在許多地方拍過日出,可是到了后來開始在許多地方放棄拍日出。因為我就發(fā)現(xiàn),日出和日出拍出來大體是相同的,而在不同的地方靜靜看日出等太陽騰空那種感覺卻是大不同的。

所以,我燒上熱水,裹了一件厚的衣服開門坐在了清冷冷的露臺上,甚至都沒有戴我那度數(shù)不算很高的近視眼鏡,就這樣看著眼前些許朦朧卻夢幻美麗的自然世界。
營地正對著天山東的博格達(dá)峰,可清晨的霧氣看不到最高的點,連綿的山脈起伏不定,除了山脈上方一條紅線,其他的地方還是暗夜。我喜歡此時此刻的寂靜,這種面對自然世界只有自己一個人的寂靜,與山川對話,與自己對話,所思所想所感所悟都只是自己。

所有形式的愛,都需要獨立空間。
所有形式的遺忘,都需要時間。
其實在生活中我很粘人,認(rèn)識我和D先生的人總是會覺得不可思議,兩個在一起11年的人在一起時讓人覺得像是剛剛相識不久,像一個整體不可分離,可是只認(rèn)識我一個人的朋友又會覺得我孤離,因為我總是喜歡自己一個人走走停停,不被擾不擾人。

這都是我,我想我的內(nèi)心在某個層面是缺乏安全感的,每個人都需要妥帖的安全感來讓自己感受到自己的重要,但是我們每個人又都需要適當(dāng)?shù)莫毩⒖臻g,就像我們分開出差旅行時不得不自己面對自己而又可以坦然并享受的時候。

在親密的愛人友人間找尋到自己妥帖切實的位置,在獨處時可以安然面對自己面對人群與自然,才是一個穩(wěn)穩(wěn)當(dāng)當(dāng)完整的自己。
所以,那時那刻看著太陽從連綿的遙遠(yuǎn)的天山山脈一點一點紅透東方天空,耀眼的光線突然奪目,帶著清涼暖意的光投射到眼睛里臉蛋上時,我甚至感動的想哭。在許多時候放下相機,用眼睛用心去看,比得來幾張圖片要讓自己感覺圓滿的多的多。

這個清晨,看日初升,從涼意到暖,然后用手機隨手拍下一張后回房間洗澡換衣,此時大地清晰,吃幾粒房間準(zhǔn)備的干果,背上相機和小包,打算去營地附近的山坡逛逛。這個時候,從暗夜里靜坐回到自己另一個模樣,另一個舉起相機不忍放棄許多大美畫面的自己。

營地建在山坳里,背風(fēng),下來后風(fēng)吹清涼,可陽光高升又有暖意,沿著小路向著山里走去,越深入越發(fā)現(xiàn),這里藏著許多美麗秘境。


很遠(yuǎn)時就看到一群小馬駒小羊羔跟著媽媽在吃草,慢悠悠的牛抬頭看看我們再低下頭去;還有星星點點的白色氈房,一個斜坡上還有一間小屋,護(hù)林員的婦人帶著紅色的圍巾把被褥晾曬在太陽下的草坪上,真羨慕她夜里入眠時滿鼻陽光味道;此時霧氣消散,遠(yuǎn)方的博格達(dá)峰探出頭,銀光爍爍,帶著天生的高貴與神圣。

每一個角度都是最天然的畫卷,濃淡相宜,它不像人為的藝術(shù)也不像人為的偽藝術(shù),它無爭不貪,靜靜自處,無聲卻動聽。
??那夜的星光 那夜的迷霧
在逸景營地,白日有繽紛的色彩,而夜里也有璀璨的驚喜。


山里的氣候多變,在這里的第一個夜晚是雨夜,淅淅瀝瀝的雨滴打在露臺,等夜半時分出門抬頭望天,清晰的銀河橫亙天際,靜靜地山林連鳥叫聲都無,因為太困只是抬頭感嘆大美后又回房間繼續(xù)睡了。

本想第二晚可以拍星空了,可第二晚好不容易十二點天全部暗黑,云朵朵在天遮住許多星星,只好拍張營地的燈光??梢膊贿z憾,因為在我心里星空最美的真的不是圖片,而是內(nèi)心里對它的印象。在許多地方拍過星空圖片,可卻很少發(fā)星空圖,一是因為拍的不夠好,還因為我終歸還是喜歡有人有故事的圖片,星空是自然賜予,于自己來說最美最難忘的是抬頭望天身子慢慢轉(zhuǎn)著圈眼睛一眨不眨內(nèi)心持續(xù)的震撼 。

我的執(zhí)拗有時候會讓身邊人頭疼,可是許多時候我不想改,在我還不需要改的時候。
而我們在營地的最后一夜,我們在露臺吃燒烤火鍋紅酒聊天,吃到下雨轉(zhuǎn)到室內(nèi)吧臺,再轉(zhuǎn)到別墅區(qū)房間內(nèi)繼續(xù),直至12點多外面的雨滴滴答答滴滴答答完全停止…打算回屋睡的時候,出門就被眼前的朦朧如仙境的霧氣迷住了,那暖黃色的燈光就如一盞盞的夜里的小太陽。

走在濕漉漉的木棧道上,寧靜如世初,只有鞋底走過的“噠噠”聲,那時那刻,想起了小時候無數(shù)次在大霧中歡歡喜行走,好像看不到周邊所有東西的世界是更大更闊的,鼻尖是潤潤的,呼吸是清冷卻舒暢的。

現(xiàn)在的家鄉(xiāng)幾乎再沒了這種干干凈凈只是細(xì)小水滴的濃霧,而成了不敢深呼吸的霧霾,想到這些內(nèi)心又有些堵。遠(yuǎn)在天山腳下,感覺站的好高,遙想東方世界我們的國土如果都是此地的空氣該有多好。

最初識得逸景,甚至還沒有到過營地也沒有見過圖片時,就開始喜愛,就是被其對待大自然的心態(tài)和理念所打動。盡最大的心保持自然原貌,在建造的時候雖然不可避免有所失衡和破壞,可是有這樣一份保護(hù)自然與其和諧而非掠奪的心,在這里的一步一行間就可以切身的感受到。



天山腳下南山區(qū),一幅斑斕畫卷順勢展開,在這里,一日一日,做一場塵世繽紛的夢,夢里春芽漫山,夏花盛放,秋葉紅透,雪花飄灑。
心若波瀾,雪似飛花;蒼山負(fù)雪,浮生未歇。



我是極微細(xì)色
環(huán)球旅行
倡導(dǎo)素食 喜愛慢行
偏愛文字與色彩
鐘愛佛教國家
喜歡隨心所欲的行走
于我來說,旅行和攝影都是很私人的事情
是向內(nèi)尋找大千世界的過程
讓愛與溫暖
浸透生活的點點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