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名遐邇的成都美食,讓無數(shù)旅人產(chǎn)生無窮期待,從火鍋到麻辣燙,從地道川菜到燒烤還有數(shù)不盡的巴國小吃……想到火辣辣的四川美食,冬天腸胃中積累的陰濕之氣簡直一掃而空。無數(shù)美食成就了成都無數(shù)網(wǎng)紅店,現(xiàn)在跟著丫丫為你探店最接成都美食地氣的六家網(wǎng)紅店吧!
傳統(tǒng)老火鍋:大龍燚(yì),請跟我讀三遍
大龍燚就在太古里邊上,見字如面,四個火堆疊在一起,遠遠就能感受到鍋子下面火焰的熱烈。

這家傳統(tǒng)四川火鍋,就是我想象中的火鍋樣子,吃起來更知道,傳統(tǒng)做到極致,也有大新意。大龍燚火鍋不僅在名字上先發(fā)制人震懾了我,對食材與口感盡善盡美的追求更是令人感動。

紅油鍋底用料十足,紅亮的辣椒在勺子的帶動下緩緩打轉(zhuǎn),仿佛是傳承千年的儀式,把毫不知內(nèi)斂的醇香與勁辣直接送入鼻腔,讓人滿腦子都是先吃什么好的念頭。

脆嫩的千層肚在服務(wù)員嚴格的時間把控中被撈起,放在獨家工藝制作的香油里,再沾上一點干料,辣香瞬間彌漫在整個舌尖。鋪滿干辣椒面的里脊肉被扔入翻滾的紅油辣椒中,很快又裹著一身嬌艷被撈起。有些怕怕地吃了一口,再一口,隨后是大半盤,實在是太嫩,太鮮,太難忘。


蝦滑被擺成一個心型,就差直接嚷出“我是真愛”了。這道菜很鮮美,但比想象中的幸福感覺多了一份短暫,因為味蕾開始變得挑剔,只能被最頂尖、最稍縱即逝的美味打動。所以我們只能一口接一口,一直吃下去。所幸,蝦滑不太占肚子。

人的潛力真是無窮,難怪老生常談?wù)f要多多挖掘。不然就吃不到大龍燚經(jīng)典的腦花、鴨腸、兔腰、鮮黃喉等等等等,那豈不是吃貨人生的一大憾事?
集漁:進擊的泰式火鍋
成都作為火鍋之省的首府,花樣繁多套路深,春熙路一帶更是火鍋店扎堆,讓人挑花眼。最后我們被一股清新酸辣的香氣所吸引,選擇了有顏值、有創(chuàng)意、有口碑的集漁泰式海鮮火鍋。

在傳統(tǒng)火鍋文化博大精深的巴蜀開泰式火鍋店,不僅需要勇氣,一定還要有過硬的本領(lǐng)。這一點,從門口壯觀的等位隊伍來看,就不必為集漁擔(dān)憂。

一上來是免費贈送的飲品小食,還有限量供應(yīng)且絕對超值的香檳、甜點,邊吃邊點餐,就把排隊等位和陰濕天氣帶來的煩悶平息了下去。
上菜速度很快,看著在泰式鍋底橙黃椰湯中翻滾的各種香料,以及擺盤精致、分量十足的海鮮拼盤,食客的饕餮之心迅速被燃起。

集漁的海鮮都是從泰國空運來的,新鮮、正宗、獨到。香氣四溢的酸辣鍋底可以先喝一碗,溫暖又開胃。
而品種豐富的蘸料能窮極你一切關(guān)于泰式火鍋的想象,然后把一頓火鍋吃出萬種風(fēng)情。

從外到內(nèi)甜蜜妥帖的網(wǎng)紅爆漿蛋糕雖是最后上的,卻被我們快速瓜分干凈,仿佛在吃撐的胃旁邊,多長出一備用的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集漁的服務(wù),每一桌都有熱情專業(yè)的服務(wù)生嚴格計算著食材下鍋的時間,該幾秒就是幾秒,保證顧客吃下的每一口都是味蕾最美妙的體驗。

集漁的爆紅不是偶然,除了口感和服務(wù),高顏值Ins風(fēng)用餐環(huán)境已然成為成都網(wǎng)紅打卡地標。難怪等我們吃完離去時,晚上十點的冷風(fēng)里還有不少人在等位。用一頓泰式海鮮火鍋當宵夜,想著就覺得溫暖又有愛。
連吃兩頓火鍋有些疲了,決定來點不一樣。涼絲絲的冬天,還是想要吃熱氣騰騰的東西,于是第三家探店選了紅遍四川的正宗火盆燒烤店,醉西昌。

早早趕過去,鴻云路上的醉西昌已經(jīng)有人等位了,和想象中煙熏火燎的燒烤店不同,醉西昌的店堂干凈明亮,且設(shè)計時尚有民族特色。桌子上方的玻璃吸煙罩美觀給力,不但聞不到什么油煙味,拍照時還能增加食材的顏值。

特色當然是各種烤肉,大竹簽串起的涼山小豬肉分量十足,把我們嚇了一跳,還好服務(wù)員過來麻利地揮揮剪刀,肥瘦均勻的一大塊肉就切割出了一大盤。
聞著烤肉香味,聽著滋滋的烤肉出油聲,肚子就咕咕叫起來。吃了這道小豬肉后,不禁感嘆豬肉原來也可以這么好吃。

獨家配方腌制的牛肉、酥肉、豬鼻筋,還有木里耗牛舌、酸菜五花肉也不能錯過。
來醉西昌自然要醉上一回,雖喝不了酒,吃一盤西昌邛海醉蝦也一樣。自邛海捕撈的小青蝦端上來時還在蹦跶,悶在酒香撲鼻的調(diào)料汁里,很快被染成嬌艷的紅色。一口咬下去,鮮嫩蝦肉還有一絲彈力,很快融化在嘴里。或許這就是你銷魂,我也銷魂吧。


值得一提的還有口感豐富的特色包漿豆腐,勁道十足的西昌手工小糍粑,有點創(chuàng)意的蛋糕紙杯鵪鶉蛋,開胃下火的涼山雪酸奶等等。

吃著烤肉,喝著酸奶,想象涼山、邛海、彝族風(fēng)光,不禁蝦不醉人人自醉。
鍋兒匠:讓我一次辣個夠
在這家名叫鍋兒匠辣子雞的店里,對著紅艷艷一桌菜,絕對可以先體會什么叫辣眼睛,再領(lǐng)會成都美食的麻辣新高度。

主推的青紅椒辣子雞,一斤辣椒兩斤雞,黃金比例天然辣,堅持辣子里找雞的樂趣,每天限量一百份。好吃的秘方是,小米辣增辣,二荊條增鮮,且秘方研制四小時才能下鍋煸炒。
這家食材都堅持原產(chǎn)地采購,選用農(nóng)家仔公雞搭配云南小米椒、貴州青米椒,只此一家,難怪限量供應(yīng)。


吃差不多了下兩根通心面,一根面長一米多。
為了對比,我們還嘗了嘗店里的傳統(tǒng)辣子雞,也非常好吃,各有獨到之處。
另外推薦泡椒酸辣味的肥腸興旺、耙軟入味的雞哥招牌鳳爪、外脆里嫩的糖醋土豆,還有聽起來有些火燒屁股的烤雞屁股。

什么?實在辣到吃不消了?來一碗秘制紅豆羹或八寶茶吧。啟開蓋碗,飄出紅豆的甜香和淡淡的陳皮味,是解辣神器哦。

成都吃客:不只名字靠譜
致民路的成都吃客,門簾很小,排隊很長。不過,只要味道好,這些吃客們都不在乎。里面其實不小,且店內(nèi)處處是風(fēng)景,因為成都著名的景點都畫在墻上了。菜名實在太好玩了,比如絕情蛙、裸奔坨坨蝦,很香艷。

這兩道菜也是這里的主打推薦菜。絕情蛙其實一點不絕情,裝在紅酒瓶造型的盤子里,模樣很嬌美。牛蛙鮮辣,很適合做開胃小菜。
裸奔坨坨蝦并不傷風(fēng)敗俗,它是個小貼心。去掉蝦殼的坨坨蝦不但更加入味,吃起來還十分方便,一口一串不臟手,實在是妙。這道菜分量很足,可以慢慢吃,浸在熱油里的蝦過很久還是熱乎的。所以我說是小貼心吧。


服務(wù)員接著又端上來一個鳥窩,雀巢掌中寶,造型絕對萌,吃起啦嘎嘣脆。
另外幾道菜也很不錯,紙上焗鮮鮑填肚子,川式咖喱匯三鮮在別處可吃不到。還有古早感熱水瓶裝的銀耳雪梨湯,暖手、開胃、解辣多重功能,一壺肯定是不夠的。

想著下次來成都,一定要試試這里的其它菜式。果然,成都的吃客們是不騙人的。
馬路邊邊:小串串有大夢想
入冬時節(jié),想在馬路邊體會地道老街路邊攤麻辣燙?那就來馬路邊邊,這家用串串涮出一個時代的情懷麻辣燙。

當然并不是真的在馬路邊,但一走進馬路邊邊,瞬間覺得自己變小了,仿佛回到了只剩一個模糊影子的童年,甚至是傳說中的上一輩人的童年。這種返老還童的感覺讓人覺得開心,因為好玩,把身體縮小彎曲,然后坐在小板凳上吃飯似乎也變得不委屈了。
不算很大的店鋪空間里,小賣部、浴池、理發(fā)店、大郵筒、老房子一應(yīng)俱全,當然,主要都是畫出來的,濃郁的懷舊氣息撲面而來,不在馬路邊尤勝馬路邊。手里的串串也變得不一般了起來。


當然,這里人氣火爆并不只因為環(huán)境吸引眼球,菜品也是經(jīng)得起考驗的。嫩牛肉串真的嫩,滾一下?lián)破饋?,入口酥軟帶著一絲嚼勁。
串串雖然還是那些串串,但用小籮筐一裝,往小桌子上一擺,就顯得特別有童趣,仿佛吃到嘴里就是童年的味道了。閨蜜這種讀大學(xué)才開始吃麻辣燙的上海人,則吃出了大學(xué)時代的校園情懷。

特色冒菜系列也很地道,冒腦花是必點。此外還有火冒三丈兔腰、路邊嫩牛肉,也要試一試。

這里每一種特色菜都浸在紅色辣油里,再涮到滾燙的紅油鍋中,最后撈起放在鋪著辣椒面的碟子上,辣得我們頭上都快冒熱氣。不過,這樣也就不會忘記點一碗涼粉。懷舊搪瓷碗里果凍似的一坨,甜蜜清爽,心情頓時像小的時候偷偷吃了糖。


有人傷感:“成都,帶不走的,只有你。”好像離開就是訣別,帶不走的就是失去。對于吃貨們來說,我只想說:“成都,別折騰,既然有這么多無法割舍的美食,那么下回我還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