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前,泰順這個地方是不太“順 利”的,因?yàn)樗且粋€“山區(qū) 縣”,山高路遠(yuǎn),群巒起伏,森林覆蓋率達(dá)96.2%,人跡罕至。

人們形容姑娘眼睛大大的很好看,常說“一張臉有半張臉都是眼”,而泰順則是一座城有大半個城都是山,素稱為“九山半水半分田”。

一直以來的很長一段時間里,這里的交通都不太便利,好山好水無人問津,倒是有很多雅者文人為了避 亂,到這里隱 居。
也正是因?yàn)樗摹安环奖恪保赃@里的生態(tài)保護(hù)得特別好;也正是因?yàn)樗牟恢?,所以才有了?dú)特的人文,留下了無比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

一旦交通便利了,金子就開始發(fā)光了,如今的泰順,成了一個原生態(tài)的觀光旅游區(qū)。

在泰順,有一個特別特別重要的“寶貝”,也是泰順歷史文化遺產(chǎn)中最杰出的代表,就是廊橋。
廊橋是一種打造得像“小房子”一樣的橋,有頂子有屋檐,可遮陽,可避雨,甚至還可以有供人居住的小房間。

廊橋這樣獨(dú)特的建筑,其實(shí)一般都存在于交通偏僻、村落分散的“十幾里內(nèi)渺無人煙”之地,所以沿著大路隔上一段里程就修砌一座廊橋供人歇腳,也是泰順 先 祖?zhèn)兊摹敖?通 規(guī) 劃”。

說起廊橋,就不得不提一句,目前被認(rèn)定為重 點(diǎn)文 物 保 護(hù) 單 位的廊橋,整個中國有34座,而泰順就有16座,所以這里被稱為“廊橋之鄉(xiāng)”。

泰順有一條400年的廊橋,叫北澗橋,橋邊上有兩棵樹,一棵是榕樹,一棵是香樟樹,都已經(jīng)1000多歲了,這里的人們,數(shù)百年來靠橋而生,依水而活,只有他們自己知道,這條“世界最美廊橋”在他們的生命中有多么重要的位置。

實(shí)際上泰順不只有廊橋,這里有各種各樣的橋梁900多座,其中不乏絕 世 而 立的巧妙結(jié)構(gòu),凝聚著勞動人民的精 工睿 智,令人嘆為觀止。這里的人們出行串親訪好友,走個碇步橋,穿個廊橋,那是家常便飯。

有一個作家說:我總是想去泰順那里待著,做幾天 干干 凈凈 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