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在院長的帶領下,我們一行人爬了清源山,回來后第一個感覺就是:腿似乎不是自己的了!清源山是國家4A級重點風景名勝,那天我們主要參觀了清源洞、彌陀巖、碧霄巖、瑞象巖、虎乳泉、南臺巖、天湖等景點。因為院長常爬清源山,所以我們不走尋常路,以前也去過一次,但遠遠沒有這次沿途看到的景致多。爬過、領略過的風景太多,一時也記不大清,挑幾處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跟大家一起分享吧。
給我印象最深的首先是碧霄巖的“三世佛”造像。

“三世佛”為摩崖石刻,是我國現(xiàn)存年代最早、保護最好、位于最東南的喇嘛教“三世佛”石雕造像。三尊佛像并排坐于蓮花座上,主像稍高些。佛像保存完好,皆為土蕃式樣。中尊為現(xiàn)在佛,主司現(xiàn)在的世界,其像一手向下?lián)岬,一手向上。左尊為過去佛,主管過去的世界。他也是一手向下,一手向上,但左掌托缽。右尊即未來佛,雙手交疊置于腹部。自然、險要的石壁上刻造出三尊佛像,無不讓每一個參觀者嘖嘖稱奇。不過我對佛學沒什么研究,也無法說出“三世佛”的來歷。之所以對“三世佛”印象最深刻,大概是因為自己總對過去、現(xiàn)在、未來無法很好把握的緣故吧。做人啊,最要緊的是立足現(xiàn)在,適當展望未來,對于過去的事就能放下就放下吧。
沿路往上爬,還可看見明代抗倭名將俞大猷手書“君恩山重”四個大字,刻于石上。一路上院長給我們出了很多問題,他說石頭上刻有錯別字,我們都有些詫異,沒能說得上來,院長給的答案原來俞大猷書的“書”字下面多了一橫。一會還有同事看出問題了,“君”字的“丿”出頭了。再一看,果然這兩處有待商榷。其實有一種心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同感,就是通常我們對一些有名的事物很少會帶懷疑的眼光去看待,就譬如這字,總認為它既然會出現(xiàn)在風景名勝地,又怎可能會出錯。不過,始終還是不明白刻字的人是有心或者無意弄錯。總之這一錯讓游人更有印象了!或許刻字者就是為了讓后世人們永遠銘記俞大猷將軍的事跡和信仰吧。
清源山中還有近代高僧弘一法師的舍利塔,這位“二十文章驚海內”的大師,既是才華橫溢的藝術家,又是一代高僧,他圓寂后的舍利子被供奉在清源山中,給清源山增添了一層人文意蘊。
好久沒運動的我,實在有些吃不消。好不容易一群人到了最高處,看著整個泉州就在腳下,真有點成就感。合影留念后,我們下山找東西吃。上山途中我們已經品嘗過清源山水泡出來的茶了(一般游人自帶茶葉,沿路會有簡陋的茶水店,提供茶桌,一瓶開水5元)、一路上也可看到賣鹵豆腐、茶葉蛋的小攤,因為山高再加上景點環(huán)保問題,吃得東西并不多,不過填飽肚子還是綽綽有余的。
簡單的吃過午飯后,我們下山返程了。下山遠沒想像中的輕松,腿疼的更厲害了,不過心里抱著快快下山回家休息的念頭,很快我們就來到了山下,紛紛在刻有“清源山”的石頭旁拍照留念。回到宿舍后,直到第二天,小腿還隱隱作痛。
不過爬山既能鍛煉身體,亦能領略那許多好景軼事,腿痛又算得了什么呢!
清源山位于泉州北郊,故俗稱北山;又因峰巒之間常有云霞繚繞,亦稱齊云山,主景區(qū)距泉州城市區(qū)3公里。主峰海拔498米,與泉州市山城相依,相互輝映,猶如名城泉州的一顆璀璨明珠,閃爍著耀眼的光芒,吸引了眾多的海外..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